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朱由校一听来了兴趣,说道:“江兄,这对联写什么好呢?”
江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贪生畏死,莫入此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横批嘛,陛下您自己想吧。”
朱由校站起身来,念道:“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莫入此门。
好好好,真是好。
江兄,你真是大才呀!”
江宁赶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陛下,这是前人所着,可不是臣,臣没那么大本事。”
朱由校笑了笑,随后开口说:“横批的话,让朕好好想一想。”
片刻之后,朱由校猛地一拍桌子,说:“横批就写‘精忠报国’,以此来鼓励学子。”
江宁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
随后,朱由校赶忙铺开宣纸,提笔书写起来。
不一会儿,一副对联便写好。
朱由校看着,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说:“江兄,你也来看看朕写得如何?”
江宁走上前看了看,笑着说:“陛下的字刚劲有力,尽显王者风范。”
朱由校听后更加兴奋,笑着说:“朕今晚不睡觉了,加班加点也要把它雕刻出来。”
随后,朱由校转头笑着问身旁的傅冠:“傅卿,今日之事,你可要如实记载。”
傅冠赶忙点头:“陛下放心,臣必如实记载。”
随后提笔边写边念:“天启三年,六月初八,忠义侯入宫面圣,奏明大明皇家讲武堂建造完毕。
帝大喜,欲笔写下‘升官发财,前往他处;贪生畏死,莫入此门’,横批‘精忠报国’,门贴一对,并亲手雕刻,以此来鼓励学子,莫忘初心,一心为国。”
朱由校听完,满意地点点头。
对此,江宁也习以为常。
这位傅冠是天启元年新科进士的探花郎,后来被授予翰林修撰,正六品官职。
原本史官这个位子轮不到他,但朱由校登基后,对朝堂上的文官极其不信任,于是便提拔了这位探花郎。
傅冠很有才华,为人十分圆滑,并非那种认死理的书呆子,所以朱由校便把他调到身旁担任史官,时常给自己讲课。
傅冠也十分精明能干,颇得朱由校信任。他很有眼力劲,时常在史书上对朱由校大写特写,偶尔记点小错,对此朱由校也不在意,只要不黑自己就行。
对于这位探花郎,江宁也比较熟悉,虽说出身翰林院,但却没有文人的傲慢与清高。
简单来讲,他和温体仁属于一路人,唯一的区别就是老温一心想进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而傅冠却明显没有老温那么想进步,反而非常好酒,有几次给朱由校讲课,都是喝得醉醺醺的。
对此,朱由校也只是象征性地责备了几句,毕竟傅冠的才华摆在那儿。
原本朱由校打算点他为状元郎,但因为傅冠的口碑风评两极分化,最后便点了名气才干更加出众的文震孟为状元,但却把傅冠调到自己身旁,担任史官和侍讲官。
看着傅冠奋笔疾书、如实记载,一字未改,江宁对此倒也毫不在意。
毕竟在穿越到大明朝之前,江宁对历史书上的记载还深信不疑。
可自打来到大明朝后,他便再也不信那些了。
就说这天启朝吧,许多人和事与史书所记简直倒反天罡了。
要是还盲目相信史书古籍,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别的不说,就拿杨涟和左光斗这两位铁骨头和硬汉子来讲,按史书所记,他们是为国为民的大忠臣,可实际呢,分明就是两个二百五,大明朝的“一级抬杠运动员”。
要不是自己这个“大明第一举重冠军”有点本事,早就被这俩愣头青拉下马了。
不过如今的结局倒也不错。
杨涟改行进了锦衣卫,虽成了自己曾经最痛恨的那类人,却也实实在在地为朝廷惩处了不少贪官污吏,而且他还干的更加卖了了,也乐在其中。
左光斗也不用每天在朝堂上当“大明一级抬杠运动员了”,今天顶这个,明天顶那个。
现在他在北方主持兴修水利工程,造福百姓,也算是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
杨涟和左光斗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为朝廷效力,而自己坐镇京师,同样也是为百姓服务,这样的局面倒也没什么不好。
关键在于,杨涟和左光斗不会再如原本历史记载那般,非得跟老魏死磕到底,最后连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
就在此刻,江宁突然想起,若没记错历史的话,杨涟和左光斗二人最终似乎都是被许显纯给搞死的。
然而再瞧瞧眼下的情形,前段时间,杨涟还和许显纯天天在一起喝酒,两人关系好得就差磕头拜把子了。
想到这儿,江宁不禁心生感慨,这人生啊,真是变幻莫测,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