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策

第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东周策》最新章节。

闻及此言,卫、陈、蔡三公,面面相觑,尽皆摇头不止。

见之此状,周王姬林笑颜续言道:“诸君亦不必过于为此忧心,一人之力不足以敌郑,然众人合力则未可知也!

郑室地处中原腹地,虽可四面发展,亦可说是四面掣肘,只需我等合力击之,郑室必败!”

得之此言,卫公姬晋大喜,率先拱手拜道:“若要伐郑,卫军甘当先锋!”

说罢,转头望向陈、蔡。

陈公会意,亦拱手拜日:“愿盟!”

蔡侯姬封人则问道:“伐郑非同小可,敢问王上如何谋划耶?”

周王姬林见之三人,意愿联军伐郑,心中大是欣慰,见蔡侯有问,由是回道:“郑室之良臣猛将,可信手拈来,军强粮富士气高昂,加之郑伯,又乃百世难遇之明君,与之相争着实不易。然我联军亦有数万人马,四家之粮亦可堆积如山,其胜负之数各占一半。再者,联军占尽先机,辅以良策妙计,伐郑当是剩券在握也!”

闻这番话语,卫、陈、蔡三公,频频点头称是。

周王姬林则趁热打铁,再次走向周室疆域图前,指图言日:“寡人拟做如下部署,诸君试听之,卫室居郑东北,权为左军,南下取郑共城、延津;陈、蔡居郑东南,权为右军,北上取郑颖城、鄢陵;寡人自领中军破虎牢,东进取京城,继而长驱直入,三军合而为一,兵围新郑!其时,郑室败局已定,任他郑伯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无力回天矣!”

闻之此言,三人心下大定,卫室觊觎共城已久,今见可托联军之威取得共城,何乐不为?由是当先回道:“王上此策甚善,卫军愿为先锋,率先发难,攻取共城!”

蔡候与之同愿,遂附议取颖城。

唯陈公陈鲍心有不定,问道:“依王上之言,以四敌一,自是胜券在握,传言郑室与齐、鲁交好,若其参战助郑,胜负之数,天可怜见矣!”

闻其所言,卫工姬晋故作镇静,身行立于原地不动,蔡候姬封人则自顾点头称是,言语间透出退盟之意。

见之此状,周王姬林冷颜笑道:“诸君所虑甚是,齐、鲁与郑交好亦为之实情,然寡人所知,鲁公姬允仅继位三年之久,加之伐杞一战,灰头土脸无功而返,以致军心不稳,民心不附,由是寡人断定,三五年内,鲁公姬允志不在外,必是潜心治内!为稳妥起见,寡人另派太宰渠伯纠,使鲁利诱劝请鲁公姬允,勿涉郑室之事!”

众人闻得此言方才定心。而后蔡候又续问道:“齐室又当如何处置耶?联军伐郑,即便鲁室如王上所言,不涉战事,然若齐室举兵南下助之,我等亦难有胜算也!”

未等众人回过神来,周王姬林紧接话音言道:“齐公高喊尊王攘夷,寡人亦已诏告天下赞其忠诚,并寄言天下,当效齐公姜禄甫,有违其意叛周者,天下共讨之!若其举兵助郑,则是与我王师相抗,是为叛周!己所倡言,己先破立,其时,四海之内,再无诸侯,敢认是其盟邦,寡人则只需一纸诏令,即可兼领天下诸侯伐齐!此间种种,想必齐公了然于心,是以诸君大可放心,寡人料定,齐室亦将不会出兵南下助郑!”

三人心结皆已解开,遂拱手而拜,齐声言道:“愿遵王命,悉凭差遣!”

闻之此言,周王姬林亦是心中大定,喜而言道:“兴周大业,还当仰仗诸君之力,诸君亦将青史留命,万世传颂!”

三人再拜,谢过周王。

而后四人又聚拢商议,伐郑作战细节,并约期来年举兵,至夜方散。

次日,卫、陈、蔡三公辞别周王,各自摆架还都。再说太宰渠伯纠奉王命使鲁,此刻也已抵达鲁都曲阜。

欲往谒见鲁公,以达上意,然被告知鲁公此时正在郎地狩猎,归期未定。

太宰渠伯纠迫于无奈,于曲阜苦等七日,仍未见有鲁公音迅传回,太宰渠伯纠实无他法之下,是以决定驱车前往郎城谒见鲁公。

又是数日奔波,太宰渠伯纠等人临抵郎城,行于官道上观之,只见漫野寂静,全无车马穿插过野,狩猎之时热烈场景。

太宰渠伯纠正自心中范疑,不觉车马已行至城门前,未待上前喊话,只见城门缓缓开启,城门守将行至车前,言道:“君上料到太宰不日即至,着末将在此等候,今已迎得尊驾,且请随末将前往觐见!”说罢,轻拍跨下座骑,于前头领路。

见之此景,太宰渠伯纠心中疑惑更甚,引车移驾郎城一事,并未与人提及,鲁公如何知晓其行程?太宰渠伯纠无暇细想,既已到得郎城,且待见到鲁公再做打算,遂令随从紧跟城门守将。

半柱香后,城门守将领其来到鲁公行宫门前,谓其言道:“君命在先,言道太宰若至,可直行入内,不必禀报!”说罢,对其供手一礼,随即退去。

太宰渠伯纠愣立门前,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总觉得似乎暗处有人盯着,令其浑身不自在。

然若就此退却,入鲁使命未能达成,即是有负王命,亦难逃渎职之罪。

思之再三,太宰渠伯纠抬起双手平推开去,闻得吱扭一声,房门为之半开,只见其内尘烟弥漫,鲁公姬允披头散发背对房门,负手立于书案前方。

闻之声响,鲁公姬允问道:“门外可是周使太宰?”

太宰渠伯纠不敢怠慢,拱手回道:“正是外臣,奉诏使鲁,曲阜苦等七日,未能与君谋面,闻公郎城狩猎,遂至此处求见,望恕唐突之罪!”说罢,躬身下拜。

鲁公姬允转过身来,单出右手,虚请一回,谓其言道:“太宰使鲁,孤本当出城相迎,确教太宰独自入内,已是失礼在先,何敢以此加罪他人耶?”

闻言,太宰渠伯纠供手礼谢,起身入内,行至客位落座。

待其座定,鲁公姬允缓步渡向门前,举目望向门外,谓其言道:“孤自即位以来,无一日可得安睡,每行一步,皆是如屡薄冰,羽父在世之日,有其为孤稳住朝堂众臣,孤还可暂寄庙堂,如今羽父弃世而去,百姓对孤即任大位颇有争议,先君旧臣亦是蠢蠢欲动,意欲弑君夺位,为其所迫,孤只得以狩猎之名,寄居郎城,纵观古今君王,似孤者,当只孤一人耳!”

闻及此言,太宰渠伯纠心中疑惑尽皆释然,继而又想到入鲁使命,见之鲁公此等状态,对其达成使命颇有益助,不由得心中暗喜,遂缓慢起身,拱手言道:“古来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鲁公本非储君,并有弑君夺位之嫌,今高居庙堂,百官定难心服,军民不附,亦属意料之中!”

待其言罢,鲁公姬允一声叹息,默然无声。太宰渠伯纠续言道:“然古往今来,弑君夺位者,不在少数,亦有贤君明主,鲁公可愿成其一员否?”

鲁公姬允为其一语惊醒,随即猛然转身,拱手请言道:“太宰如是说法,定是胸藏良策,可助孤解当下之难,恳请太宰不吝赐教!”

太宰渠伯纠回道:“古之贤君,不论是天命所受,亦或是篡逆谋位,皆为先正其名,而后求进,施展文治武功!”

鲁公姬允紧接话语,问道:“何谓正名?”

太宰渠伯纠回道:“鲁公继位至今亦有三载,越盟郑、武伐杞、姻连齐,所行政事无不是为社稷所虑,臣民为何不记君之功,而记君之过耶?只因未行正名之道,臣民只知公乃弑君之徒耳,不知公乃心系社稷之明君也!”

待其说罢,鲁公姬允心中豁然开朗,行近太太宰渠伯纠身前,言道:“孤得幸遇太宰,犹如久病遇良医也,万望卿策为孤解难!”说罢,拱手相请。

太宰渠伯纠弯腰回礼,接其言道:“正名之道,亦非难事,谓君八字,公当谨记,惩奸除恶,敬天求封!”

见说,鲁公姬允又再问道:“卿之八字,孤当刻骨铭心,然其内涵,孤不甚理解,还望太宰拆字解句,明示与孤!”

太宰渠伯纠沉思片刻,谓之言道:“臣之所言,或将触犯君上,但请君先恕无罪,臣方才敢言!”

鲁公姬允急切求谋,闻之回道:“太宰但说无妨,恕汝无罪!”

太宰渠伯纠闻言心定,遂款款道来:“所谓惩奸除恶,即为惩处忤逆朝堂之奸臣,剪除弑君犯上之恶臣,忤逆朝堂者,勿需臣言,君上心中自有定论,只需以雷霆手段肃清则可,单说这弑君犯上者,其意乃指刺杀隐公者,务必擒拿正法以平民愤,据闻当年行刺隐公乃羽父所谋,君上当降罪与斯,流放其三族,还万民之公道!”

闻其所言,鲁公姬允愣立当场良久,而后回言道:“余皆不说,唯独羽父,于孤有再生之恩,若非羽父当年所谋,孤岂能有命,活至今日,如汝所言,今需流放其三族,孤何忍为之耶?”

太宰渠伯纠拱手回言道:“自古薄情最是帝王家,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悉凭君上决断!”

鲁公姬允犹豫一阵,而后问道:“此事非同小可,孤当三思慎行,且请太宰为孤解之何谓敬天求封?”

太宰渠道伯纠续回道:“所谓敬天求封,即为职忠王室,敬事天子,求请敕封诏书,用以正名,周室建国以来,诸侯君位更替,皆需天子敕封,方得天下公认,如公行得此步,则公之君位,即为得天所受,臣民亦就再无异言矣!”

闻得此言,鲁公姬允大喜,言道:“太宰此说,乃孤数月所得,唯一良言也!然,敬天求封如何可得?还请太宰明示!”

太宰渠伯纠回道:“臣此次使鲁,即为此事也,王上授命与臣入鲁,劝说君上近王畿,远嚣逆,如鲁公亦有此意,臣则省去一番口舌说教,待臣返至王畿,即向王上奏明,请下敕封诏书!”

闻言,鲁公姬允喜上眉梢,言道:“如此有劳太宰矣!待孤稳坐君位之后,必当携礼亲至府邸拜谢!”

闻言,太宰渠伯纠连连摆手,回言道:“此皆鲁公明识之举,并非臣之功也,何敢当公如此大礼耶?”说罢,二人相视而笑。

末了,太宰渠伯纠续言道:“临行时,王上另有嘱托,有一微末之事,还请鲁公相助!”

见说,鲁公姬允亦大方回言道:“王命所示,莫说一件,即是万件,鲁室亦当尊言而行,太宰直言即可!”

太宰渠伯纠拱手致谢,言道:“只是近年来,郑室大肆扩张,封候不过三代,即成中原列强之首,更有郑伯恃强凌弱,朝堂之上蔑视天子,大有称霸天下之势,为免公道丧之人心,王上欲合卫、陈、蔡等,联军伐郑,命臣入鲁知会一声,若有可能,当请鲁公袖手旁观!”

闻言,鲁公思之一阵,心下权衡利弊后,回言道:“郑室欺王,王要伐之,天之公也,孤何敢与天相争耶?”

得其所言,太宰渠伯纠再拜致谢。

鲁公姬允见之,上前将其扶起,加之心结已解,心中甚是欢喜,遂邀其共进晚宴,二人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鲁公姬允日日向其请教治国良策,太宰渠伯纠亦将己之所知倾囊相授。

如此连宴数日后,太宰渠伯纠告言需返洛复命,鲁公姬允亦不便强留,遂亲引卫队送其出城,二人共辇,一路缓行。

辞别之时,太渠纠再次提醒鲁公,望其谨记八字谏言。

鲁公拱手拜谢,言日矢志不忘也!

送走周使,鲁公姬允亦于次日下令班师回朝。

还都曲阜后,鲁公姬允依太宰之言而行,以雷霆手段肃清朝堂逆臣,但闻忤逆之言,或见僭越之举,即行抓捕关押。

三日内,接连抓捕关押达三百余人,连坐流放则近千人之多。

一时间,鲁室臣民人心惶惶,再无人敢对鲁公姬允之君位有所质疑。

又过得半月,得太宰渠伯纠返朝表奏其功,周王姬林颁下诏书,敕封姬允继承鲁君,为其正名。

然臣民对之隐公遇刺,仍旧耿耿于心,时至今日,行刺凶徒仍未捉拿正法,对之鲁公不满之情,溢于言表。见之此状,鲁公姬允忆及太宰渠伯纠之八子谏言,遂心下一横,发布降罪檄文,表告羽父行刺之罪,流放其三族。

此事过后,百姓悦服,军心大震。

由此,鲁公姬允亦得以稳居庙堂,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鲁公姬允若可借此契机,伺机扩张,进而图霸天下,定成就一番伟业!

然流放羽父三族后,鲁公姬允性情亦随之大变,对之任何人,皆存怀疑之心,忠奸不辩几至半疯之境,以致错失称霸天下之良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一名边军侦查夜不收传奇的一生。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一场场阴谋,一场场争斗,一次次的情报。这里有大漠孤烟的豪情,塞外江湖的云烟。夜不收,游走在塞外的孤魂亦是这万里长城的守望者。黄沙漫漫,千里大漠,落日塞外,一人一马、一雁翎。世间孤寞,夜不收齐风只能紧握雁翎刀,看向那遥不可及的庙台。
写作需坚持
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
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
关于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后室]+[梗]+[DNA]+[怪谈]后室,那片只能通过卡bug才能进入,并且几乎完全脱离现实的地方。在那里,危险几乎无处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在那里也显得无比的渺小不幸误入的人类也只能聚集在几块稍微安全的区域苟延残喘。但是有一位来自龙国的秀儿在用电脑刷b站时却卡入此地,跟他一同进入的,还有一个奇怪的系统。此刻后室的秩序将因他而改写。
不会停下来的奥尔如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穿越成了朱祁镇,发现土木堡之变,竟然是一场多方势力围猎皇帝的大阴谋!随后朱祁镇靠着系统开始暴走!“陛下!您睡了也先媳妇,他打过来了!朱祁镇:“慌什么!大明之巅,傲世间,有朕朱祁镇便有天!“陛下!您要清丈田亩,南方士族造反了!朱祁镇:“怕什么!朕身驼江山社稷,一手擎天地日月,朕之大明无敌世间!“陛下!和亲吧!朱祁镇:“来人!拖出阉了!“陛下!南迁吧!朱祁镇:“阉了!竖着阉!“昏君!残
笔触金鱼
原神:携带巨人之力在提瓦特塔塔
原神:携带巨人之力在提瓦特塔塔
关于原神:携带巨人之力在提瓦特塔塔:一名人类携带巨人之力穿越提瓦特,而且名字叫艾伦,结识了众多角色,降魔大圣魈是我的师傅后面成为愚人众执行官第十二席。神秘的黑暗之权柄,无数秘密的提瓦特,惊天的阴谋,天空之上,王冠之人是死是生,谁又才是阴谋的推动着,谁又是阴谋的执行者。凝光:你想不想成为新的岩神。艾伦,我不想,但是我推荐个人,钟离,这个人不错,肯定能当好岩神。简介无力,移步正文
言捷
港片:开局结拜靓坤,上位铜锣湾
港片:开局结拜靓坤,上位铜锣湾
关于港片:开局结拜靓坤,上位铜锣湾:港综回忆杀+热血+杀伐+系统+穿越意外穿越到九十年代的港综世界,获得了一个坑爹系统,只能先猥琐发育。结拜靓坤之后顺利当上话事人,从此开启了从铜锣湾到一统江湖之路!
番茄小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