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不可能会灭亡

第145章 谋河东(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季汉不可能会灭亡》最新章节。

“子瑜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刘谌问道。

关瑾思虑沉吟片刻,说道:“臣的想法与平襄侯相同,潼关、武关防备深刻,而河东居高临下,进可入河北,退可守关中,是个好选择。”

“嗯?”

刘谌抚须看向关瑾,说道:“子瑜,这有什么依据,或者说是因为什么?”

关瑾很清楚未来历史上的所有行进方式,东出的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潼关~三秦~南阳这一条路。

也是刘邦、秦朝东出之路,但如今这条路几乎被摸透了。

于是说道:“高祖东出之路,世人皆知,天下未有人不知者,而如今潼关有山岭地势,有重兵四五万人,而且距离弘农近太多了,晋军进退有路,非用兵之上选。”

“而观看河东郡,蒲坂津、安邑先有白波贼乱,后有威侯(马超)三攻河东,导致如今河东破败,虽然晋亦有陈兵,但相较三秦之地,河东更易尔。”

“善!”

刘谌轻抚桌面,说道:“既如此,当与大将军书信支持,让其按照先前,攻打河东。”

随后又拿起一封军报,上面是新立越州的情况,再看一次信息,还是让他眉头紧皱。

“霍督今年以来时常多病,他上书说恐怕不能再为大汉尽功了,越州五郡有十万俘虏,又有蛮夷无数,东吴虎视眈眈,若是霍督真不假天年,恐怕越州如今情况当被毁于一旦。”

言语当中是对越州的无尽担心。

关瑾一时也沉默异常,霍戈今年以来病的多这个情况,他也很清楚的,相较于历史上的霍戈,如今他还是多了几年的寿数了。

可人总有一死,当今汉室二代确实没有能接任霍戈的人存在。

“霍督可有言,他之后南中越州何人可承担重任?”

刘谌将手中竹简递给了关瑾。

拉开一看,确实有几个人,一个如今的庲降副都督孟琰,一个事龙编太守杨稷,还有一个是马融(马忠二子,马修之弟)

“越州五郡,新立不过半年,其中内情的复杂,可超过整个大汉的复杂情况,毕竟又是俘虏,又是蛮夷,又是东吴的,说是内忧外患也不为过了……”

“霍督威仪具备,所以汉夷皆服,今此三人后继者,历事情少,不老成持重,东吴不出今年,恐怕还会来犯,到是恐怕会出大问题。”

刘谌点了点头,他和关瑾的想法差不多,三人能力不够,“三人之中,孟琰有先大蛮王之风,行事威而严平。”

“杨稷则有霍督之风,处事却有威亦仁,可惜资历有些不够。”

关瑾捏了捏眉心,深思之后说道,“南越总督,不如在霍督百年之后,将其裁撤了,重启庲降都督、新立越州都督,让孟琰、杨稷分之,以平情况。”

刘谌点了点头,这再他的备选之中,等后面过尚书台再说,他接着关瑾的话说道。

“至于马融,能力不如前二位,以仁儒而治,是治世的能臣,可惜东吴虎视眈眈,马融绝对制不住东吴虎狼的……”

君臣二人对东吴攻打越州已经成了定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