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谚语故事大全

寒露口种小麦的故事(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民间谚语故事大全》最新章节。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丰裕村的小村庄,村子四周都是广袤的田野,田野间纵横交错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滋养着这片土地,让这里的庄稼长得格外茂盛。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他们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靠着这片土地的馈赠,过着虽不富裕却也安稳的日子。

村子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农夫,名叫陈老爹。他年逾古稀,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那双手更是粗糙得如同老树皮一般,可就是这双手,在土地里耕耘了一辈子,对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时节的农事都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经验。陈老爹有个孙子,名叫石头,是个虎头虎脑的十岁少年,对村子里的一切农活都充满了好奇,整天跟在陈老爹的身后,想要学个明白。

这一年,寒露时节快要到了。以往每到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人们都会开始为种麦做准备,可今年却有些不同。前些日子,村里来了个走南闯北的货郎,这人能说会道,带来了不少外面世界的新奇事儿,把村里的一些年轻人说得心里直痒痒,都想着去外面闯荡闯荡,别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了。这不,村里好些个壮劳力都犹豫着要不要去种麦了,想着万一出去能赚大钱呢,种地多辛苦呀,还不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陈老爹看着大家这样的心思,心里很是着急,他深知这土地的脾性,要是错过了最佳的种麦时节,那来年的收成可就没指望了。于是,他决定召集村里的人,好好讲讲这寒露种麦的重要性。

这天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子染成了橙红色,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袅袅炊烟。陈老爹站在村子中央的那棵老槐树下,敲响了挂在树上的那口老铜钟。“当当当”的钟声在村子里回荡着,不一会儿,村民们就陆陆续续地聚了过来,大家围坐在老槐树下,眼神里透着疑惑,不知道陈老爹这是要干啥。

陈老爹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说:“大家伙儿啊,我知道最近外面的事儿让咱们不少人动了心思,可咱这村子,祖祖辈辈都是靠着种地过活的呀,这土地可不会亏待咱们。眼瞅着寒露就要到了,这可是种麦的好时候,咱可不能误了时节啊。”

村里的年轻后生刘二牛嘟囔着说:“陈老爹,您老说的咱也知道,可咱年年种地,也没见发多大的财呀,说不定出去闯闯能有不一样的出路呢。”

陈老爹笑了笑,摇摇头说:“二牛啊,你这想法可不对。咱种地虽说不能一下子暴富,但只要用心,这土地里长出来的庄稼就是咱的保障,能让咱吃饱穿暖。就说这小麦吧,种麦的时节那可是大有讲究,有句老话说得好,‘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呀。”

村民们一听,都来了兴趣,纷纷让陈老爹讲讲这是啥意思。陈老爹便开始娓娓道来:“咱先说这寒露时节,这时候天气不冷不热,土壤的墒情也好,这就好比是给小麦种子铺了一层最舒服的温床呀。把小麦种在这个时候,种子在土里能很好地扎根发芽,就像小孩子在温暖的被窝里能茁壮成长一样。”

说着,陈老爹看向了石头,招手让他过来,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你们看啊,这寒露口种下的小麦,它的根能扎得很深很深,牢牢地抓住土里的养分,等来年春天暖和了,麦苗就蹭蹭地往上长,长得又壮又绿。而且呀,这个时节种下去的小麦,病虫害也少,因为那些害虫呀,在这个时候大多都还没怎么活跃起来呢,所以小麦能顺顺当当长大,到了收成的时候,那产量可就高了呀。”

石头在一旁听得眼睛都不眨一下,好奇地问:“爷爷,那为啥是点一碗,收三斗呢?”

陈老爹笑着摸了摸石头的头,继续说道:“这就是说咱种的时候看着只是撒下了一碗的麦种,可等到收获的时候,那就能收到三斗的麦子呢。这三斗麦子可不得了啊,够咱们一家人吃好久,还能剩下些拿去换些生活用品啥的。这就是咱土地的神奇之处,只要咱们按照时节来,它就会给咱们丰厚的回报。”

村民们听了,都在底下小声地议论起来。有的觉得陈老爹说得有道理,毕竟这么多年的经验在那呢;可也有的还是半信半疑,想着万一没这么好的收成,那不是白忙活了嘛。

陈老爹看出了大家的心思,又接着说:“我知道你们有人不信,这样吧,我家那块挨着小溪边的地,今年我就带头种,按照这寒露口种麦的法子来,到时候收了麦子,大家看看就知道了。”

听陈老爹这么一说,大家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各自回了家。日子一天天过去,寒露这天终于到了。天还没亮,陈老爹就带着石头起床了,爷孙俩扛着锄头,背着麦种,往溪边的那块地走去。

到了地里,陈老爹先是拿着锄头把地翻了一遍,那熟练的动作,一锄头下去,土就翻得松松软软的。石头在一旁帮忙捡着地里的石头,虽然累得小脸通红,可还是干得特别起劲。翻好地后,陈老爹又用耙子把地耙平,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碗麦种,均匀地撒在了地里。

石头好奇地问:“爷爷,为啥要撒这么均匀呀?”

陈老爹笑着说:“傻孩子,如果撒得不均匀,有的地方种子多,麦苗长起来就太密了,互相争抢养分,都长不好;有的地方种子少,那麦苗稀稀拉拉的,产量自然就低了呀。”

撒完麦种后,陈老爹又轻轻地给麦种盖上了一层薄土,嘴里念叨着:“麦种啊麦种,你在这土里好好睡一觉,等春天来了,可要使劲儿长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老爹每天都会到地里去看看,看看土壤的湿度够不够,有没有鸟儿来偷吃麦种。石头也跟着爷爷,每次去都特别认真地观察着地里的情况,盼着麦苗能早点长出来。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冬天就到了。一场大雪过后,整个村子都被白雪覆盖,陈老爹家的麦地里也是白茫茫的一片。石头担心地问:“爷爷,这雪会不会把麦苗压坏了呀?”

陈老爹笑着说:“不会的,孩子,这雪呀,就像是给麦苗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能保护它们不被冻坏呢,等雪化了,还能给麦苗提供水分,这可是好事儿呀。”

果不其然,等春天的阳光洒下来,雪慢慢融化了,麦苗开始从土里探出嫩绿的脑袋,一天天地茁壮成长起来。看着那绿油油的麦苗,陈老爹笑得合不拢嘴,石头也高兴得在地里跑来跑去,喊着:“爷爷,快看呀,麦苗长出来了,长得可真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苗越长越高,抽穗、灌浆,到了收获的季节,陈老爹家的麦地里一片金黄,麦浪滚滚,那麦穗一个个都沉甸甸的,饱满得很。

陈老爹叫上了村里的人来帮忙收割,大家一到地里,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刘二牛惊讶地说:“陈老爹,您这麦子长得也太好了吧,这一亩地的收成怕是比咱往年两亩地的都多呀。”

陈老爹笑着说:“这就是按照时节种麦的好处呀,你们看,当初我就说‘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可不是瞎话吧。”

大家纷纷点头,都对陈老爹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年,陈老爹家收的麦子不仅够自家吃,还剩下不少,卖给了村里的粮商,换了不少银子。

从那以后,丰裕村的村民们再也没有犹豫过种麦的时节了,每到寒露,大家都会早早地起床,扛着农具,带着麦种去地里忙活起来。这句“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的谚语也在村子里越传越广,周边的村子听说了,也都纷纷效仿。

而石头呢,经过这一遭,更是对种地充满了热情,跟着陈老爹学了一身的好本事,长大后也成了村里有名的庄稼把式,把这寒露种麦以及其他的农事经验,又传给了下一代,让这古老的农耕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一直延续下去,让每一年的田野里都能收获满满的希望和幸福呢。

年复一年,丰裕村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靠着遵循时令的智慧,收获着一茬又一茬的庄稼,过着富足而安稳的日子,那一片片金黄的麦浪,也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见证着人们与土地的深厚情谊,以及那传承不息的农耕文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
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
关于后室:我的系统有亿点大病:[后室]+[梗]+[DNA]+[怪谈]后室,那片只能通过卡bug才能进入,并且几乎完全脱离现实的地方。在那里,危险几乎无处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在那里也显得无比的渺小不幸误入的人类也只能聚集在几块稍微安全的区域苟延残喘。但是有一位来自龙国的秀儿在用电脑刷b站时却卡入此地,跟他一同进入的,还有一个奇怪的系统。此刻后室的秩序将因他而改写。
不会停下来的奥尔如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穿越成了朱祁镇,发现土木堡之变,竟然是一场多方势力围猎皇帝的大阴谋!随后朱祁镇靠着系统开始暴走!“陛下!您睡了也先媳妇,他打过来了!朱祁镇:“慌什么!大明之巅,傲世间,有朕朱祁镇便有天!“陛下!您要清丈田亩,南方士族造反了!朱祁镇:“怕什么!朕身驼江山社稷,一手擎天地日月,朕之大明无敌世间!“陛下!和亲吧!朱祁镇:“来人!拖出阉了!“陛下!南迁吧!朱祁镇:“阉了!竖着阉!“昏君!残
笔触金鱼
原神:携带巨人之力在提瓦特塔塔
原神:携带巨人之力在提瓦特塔塔
关于原神:携带巨人之力在提瓦特塔塔:一名人类携带巨人之力穿越提瓦特,而且名字叫艾伦,结识了众多角色,降魔大圣魈是我的师傅后面成为愚人众执行官第十二席。神秘的黑暗之权柄,无数秘密的提瓦特,惊天的阴谋,天空之上,王冠之人是死是生,谁又才是阴谋的推动着,谁又是阴谋的执行者。凝光:你想不想成为新的岩神。艾伦,我不想,但是我推荐个人,钟离,这个人不错,肯定能当好岩神。简介无力,移步正文
言捷
火影:从神威开始的新火影
火影:从神威开始的新火影
穿越+系统+单女主死亡后穿越到火影世界成为宇智波带土,解锁系统替他赎罪将火影忍者世界改变成梦中美好的样子开局先嘎团藏,最详细的火影时间线奉上
蜗食泥巴巴
归晋
归晋
关于归晋:五胡乱华,神州天倾,大厦已崩!一朝枭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然而,即将拔剑而起的人物还有太多,汉家劫难几时休?战鼓声声,铁马破关门。无人愿为汉人出头?他说:既然我来了!便让这神州之地,汪洋东海,万里西域,汉道再昌!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至,皆为汉之臣妾!
慕容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