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237章 孔明打响经济战争(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最新章节。

让王累郁闷的不只是同刘备加深合作的事,还有刘巴和黄权的态度。

王累想不明白,原本两个人是坚决反刘备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渐渐立场转变。

……

其实,刘巴和黄权立场转变的原因也不复杂。

刘巴一直追求的,是能统一天下,能让百姓安居,能最终平定乱世的王者。

他原本以为,只有曹操才是王者。

现在看来,刘备势力的发展蒸蒸日上,刘备最可能成为最后的王者。

所以,刘巴对刘备态度好转,是顺理成章。

至于黄权的心态,就更好理解。

黄权代表益州的本土集团,他们不在乎天下大事,只在乎谁能保全他们在益州的利益。

同刘备合作,可以让益州经济发展更好,黄权代表的益州本土集团,也能跟着一同发财。

黄权渐渐倾心刘备,也是自然而然。

……

刘璋与群臣这次讨论到最后时,谯周又出来讲话。

谯周讲天象,什么某某星在哪,某某星在哪,什么星亮,什么星暗,这些寓意着刘备当兴。

话里话外,是让刘璋归顺刘备的意思。

听得王累想吐血。

……

视角拉回来,我们再说主角孔明。

孔明早就提升了刘备势力的农业水平,使得刘备势力的粮食连年丰收。

孔明又引入后世的粮食储存技术,让各地的大仓小仓都堆满粮草,以后打仗,再也不用为粮草发愁了。

农业科技发展后,就有富余的人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

孔明向民间传授各种技艺,全力扶持民间手工业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之刘备势力在冶铁,制盐,织锦等几大官方产业上的垄断优势,这让刘备势力的经济实力领先全国。

如果可以统计成GDP的话,此时刘备的GDP,已远远领先曹操和孙权两家之和。

……

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孔明当然不会浪费。

孔明计划运用己方的科技和经济力量,对曹操加以打击。

孔明把这个行动,命名为“经济战争”,孔明列出经济战争的几个方案,向刘备报告。

不过很遗憾,刘备对当代经济学并不太懂,但刘备完全相信孔明,他鼓励孔明放手去做。

如此,孔明开始打出自己的经济组合拳。

……

经济组合拳。

第一拳,盐业渗透。

前边说过,制盐业对各方势力都极为重要,盐税是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走到哪里都是官方制盐,禁止民间生产和贩卖私盐。

但是,规定是规定,贩卖私盐的行为,历朝历代都广泛存在。

只不过,限于私盐品质低下,很容易同官盐区分,生产和贩卖私盐都只能小规模存在。

可在孔明的安排下,几十名经济细作潜入曹操的统治区域,他们将品质好价格低的江阳井盐,贩卖给各地盐贩,在曹操的地盘上建立了一条私盐贩卖的渠道。

这令曹操的盐税收入大受损失。

曹操下令,加大力度,打击私盐,可是收效甚微。

没办法,谁让人家的私盐,比你们的官盐,品质还好,价格还低呢?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