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206章 截断汉水,再淹樊城(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最新章节。

又过两日,围堰内的水已全部流干,之前破损了的堤坝,都已经修整完好。

再次引水淹城的时机到了。

……

这一次,负责引水的又是刘封。

刘封按照之前的办法,在汉水高高的堤坝上,打开一处口子。

上次这样做时,大雨刚停,汉水洪水还没有退去。

堤坝上开口,大水就会从河槽中流出来,朝着低洼的樊城而去。

不过这次的引水,却不成功。

由于雨季已过去多日,原本暴涨的江水,已日渐平静。

汉水的水位变浅,用原来的办法已经不行。

怎么办?

刘封找庞统。

一进庞统的营帐,刘封就焦急地问。

“庞军师,雨季已过,江水不够淹城,这该如何是好?”

庞统正在写字,看刘封进来后这样说,庞统便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刘封。

“善为将者,水火皆可为兵。”

庞统说着站起身来,走到刘封身边,又说道:“江水多,有水多的用法,水少有少的用法,不必着急。”

“水少要怎么用?”刘封还是不明白。

庞统没有直接回答刘封,而是唤来属官问道:“之前魏将军带来的草袋,还有多少?”

属官答:“修筑围堰,用去大半,现在还有小半。”

“足够了。”

庞统满意地点了一下头,随后他对刘封说:“将军可知韩信胜龙且之计?韩信用沙袋截断渭水,最后大获成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此处,刘封终于明白了。

江中水少,正中截断水流,上游的水不就变多了?

“我懂了,庞军师,我这就去用草袋截断汉水。”

庞统点点头。

随后他又嘱咐刘封,要随机应变。

……

回到江边,刘封先让士兵们,在草袋中装上泥土。

接着,选定下游水面狭窄的一处,从两侧江岸,把草袋投入江中,开始筑堤坝。

两边的堤坝一点点向前,相对修建,最后计划在中间合拢。

不过,毕竟还不是枯水期。

汉水的水势虽然不大,但也不小,合拢堤坝的计划无法达成。

可是这也足够了。

堤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再挖开江岸时,大水涌出来,又奔着樊城冲去。

……

一而再,再而三。

再坚固的城墙,也顶不住多次水流的冲刷。

何况此时的城墙,还都是夯土筑成。

在大水的冲刷下,樊城东南方向的城墙,最先被冲垮一角。

接着是西南,一处西南方向的城墙,也承受不住长期的水淹,出现垮塌。

看到城墙被毁之后,曹仁大惊失色。

曹仁急忙命手下将校,抢修城墙。

可是,在水流之中修城,哪那么容易?

荆州军又乘船而来,对着修城的曹军,一通猛射。

曹仁的修城计划,只能宣告失败。

……

接着,水势渐缓,荆州军马从两个方向杀来。

从两处城池的缺口,张飞和魏延,分别攻入城内。

襄樊战役。

迎来最后的决战。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