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鸾嫁》最新章节。
可早些年他清高啊!
他视功名如粪土,谁让他做官,他就觉得谁臭不可闻,觉得人家是想害死他,然后继承他的遗产。
他胡闹了太多次,以至于家里人都对他死心了,想着没权势好歹还有金银傍身,就对他在外边一个又一个的开铺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人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他现在才认识到这句话的真谛,可惜,晚了。
他现在进入御林军,一时半刻立不了功,身上就不会有一官半职。
没官没职、还是次子,还想求娶大权在握的肃王捧在手掌心的掌珠,那和白日做梦有什么区别?
李骋狂抓头发,把自己的脑袋抓成个鸡窝。
“我是这么考虑的,既然一年半载内都不能有官职,那我是不是表现的好一些,让大家都看到我浪子回头了,且能吃苦能耐劳,要准备真的拼一把了?”
这个“大家”,重点指肃王。
那还有比去羽林卫当差,让肃王亲自看看自己的态度,更有利于转变肃王对他的看法的么?
李骋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和秦孝章说的。
可惜,秦孝章并不看好他如此作为。
一来,宛瑜还小,今年不过十四岁,她的亲事,在姝姝成亲之后。
而他与赵灵姝成亲,等走完六礼,最早也在年底。
转了年,宛瑜及笄,许是那个时候肃王会考虑她的亲事,但也不急。
宛瑜身上除了丧母这一瑕疵外,包括她的脾性,她的长相,甚至与她的身份,都为人推崇。
她的亲事不会作难,难的是肃王要在众多天子骄子中,选一个最合适的给宛瑜。
也就是说,一年半载之内,李骋实不必担心宛瑜被定下来。
二来,肃王叔带兵军纪是出了名的严明,对人对事也丁是丁、卯是卯,从不允许属下抢功、占功。
他不觉得李骋能在一年半载内,能够升职,更不觉得李骋能受得了,在肃王叔手下当差的苦。
可若李骋进了御林军,父皇多少会有偏爱,这是不是又不同?
李骋听完表弟的分析,突然不安的动了动,“这样么……会不会太无耻了些?”
“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正人君子,这件事没人会威逼你。只是,等你出人头地,怕是要三年五载……”
三年五载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李骋左思右想,到底是咬着牙说,“我不去羽林卫,我去御林军。”
“你自己去和大哥打招呼,这件事我就不插手了。”
“我这就去。”
李骋话落音,就迫不及待的从马车上跳下来。
他原不想进宫了,谁想这宫门今天非进不可。
也好在他经常出入宫门,宫里的人都熟识他,又有秦孝章开口,说让他去东宫帮忙送个口信,守宫门的御林军二话不说,便放了他进去。
不说李骋进了东宫,如何与太子说想进御林军的事情,只说这厢秦孝章回到秦王府后,看见屋内摆着红艳艳的樱桃,便问,“这是庄子上的樱桃?”
徐桥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是咱们庄子上的樱桃,管庄子的王叔今天送来的,不多,也就一篓子。说是过几天会多些,到时候殿下想往各处送,也尽够。”
秦孝章应了一声,抬脚往内室走,准备换身家常衣裳。
可才迈开腿,他就陡然顿在原地。
“把樱桃分三份儿,一份送宫里,一份送到肃王府。”另外一部分自然是要留在府里,以防赵灵姝过来。
徐桥心领神会,应了一声便交代人去办差了。
很快他端了茶水进来,略等了片刻,便见殿下从净室出来了。
秦孝章坐下喝了一口茶,又开口交代,“明日游湖,你安排吧。”
徐桥想问,安排什么?
是安排吃的用的,还是安排伺候的人,亦或是安排在船上观赏的节目?
但是,徐桥不敢问出口,怕坏了殿下的兴致。
秦孝章又说,“后天去珍膳坊用膳,你包一层来。”
徐桥:“……殿下,您想说的是定一间包厢吧?”
“我还不到分不清一间与一层的地步,定一层,免得扰了她的雅兴。”
徐桥垂首,嘴角撇了撇。
谁能扰了大姑娘的雅兴啊,大姑娘是个人来疯,人多了,她反而更兴奋好么?
但这些话徐桥不敢说,他趁着殿下没吩咐更多东西,赶紧去办差了。
徐桥有预感,以后这种在各个地方奔波的事情,便是他的日常了。
他不敢说大姑娘折腾他,毕竟这本也不是大姑娘吩咐他的,可确实是因为大姑娘之故,他的日子变得繁忙,甚至是水深火热起来。
徐桥窜到了门口,眼见就要消失在庭院中,挂在树上的暗卫突然喊他,“跑那么快做什么,殿下唤你。”
徐桥又赶紧跑回去,“殿下,您还有什么吩咐?”
“把府里的图纸找出来,往肃王府送一份。”
“啊,这不妥吧?”
秦王府的整体建造中规中矩,没什么需要掩人耳目的地方。但是,在马厩的下边,以及各处院子的边角,都有哨塔……这些事情也让大姑娘知道,万一大姑娘传出去了呢?
“她有分寸,这点你放心。”
他让送这东西过去,其实主要是看这府里有没有什么地方,是她非常看不惯的。趁着婚期还远,他让人修缮了,免得婚后她再因为此事与他闹别扭。
可别说这是无理取闹,这样无理取闹的事情,赵灵姝绝对办的出来。
徐桥领命而去,在走到街角时,碰上了出宫的李骋。
李骋该是去衙门找过承恩公了,于是,便连承恩公也一起坐在马车上。
徐桥下马见礼,承恩公见是他,便问了一句,“这是作甚?可是要去宫里?”
徐桥含糊的说,“殿下交代了事情要去办,有些急。”
“那你快去,等得了空,让殿下来府里吃酒。”
徐桥颔首,“属下一定将口信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