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

第1764章 边方朝堂论是非(三)(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庆中兴》最新章节。

而在土默特部,蒙古人也在讨论朱载坖的诏书,朱载坖回复了蒙古人之前的奏疏,甚至赏赐了顺义王不他失礼等人,但是朱载坖也下诏命令顺义王不他失礼到京师朝见,对于要不要去京师朝见,蒙古人内部还是有一定争议的,顺义王不他失礼毕竟还不大,如果他前往京师朝见大明皇帝的话,忠顺夫人三娘子肯定是一同前往的,这样就使得朝廷土默特的首领去到京师了,万一大明将顺义王和忠顺夫人扣留了怎么办?

所以一些土默特部的首领认为不能够轻易前往京师朝见天子,但是顺义王不去朝见大明天子,就是公然抗旨了,以大明现在的强势,估计是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的,到时候势必要问罪于顺义王,甚至可能因此得罪大明,得不偿失,而且现在大明和蒙古关系良好,既然是天子下诏,顺义王自然是应该前往京师朝见大明天子的。

两派意见互不相让,让三娘子也很头疼,她是很了解大明皇帝的,绝不是一个好说话的人,这是突然下诏让不他失礼去京师朝见,是否是在有意测试土默特部,在思虑再三之后,三娘子说道:“天朝所以待我者甚厚,岁通贡市,坐享全利,而无后忧。孰与夫冒矢石,出万死,幸不可知掠获也。今圣天子既有所召,当往之!”

三娘子随即以顺义王的名义上朝廷上疏称准备朝见天子,由于顺义王还小,忠顺夫人向朱载坖请求与顺义王一道朝廷大明天子,在收到了顺义王的上疏之后,朱载坖同意了顺义王的请求,同时考虑到顺义王还小,朱载坖命令赐顺义王亲王仪仗一副,命提督蓟辽军务总兵官英国公张元功亲率步骑五万前往迎接护卫,同时顺义王不走大同,而是直接从归化城到大宁然后走京宁直道赴京师朝见。

朱载坖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奉诏前来的右都御史兼工部尚书总督河道潘季驯也抵达了京师,朱载坖当即召见了潘季驯,内阁、太子一道参与召见,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次朱载坖召见潘季驯的原因,主要就是为了黄河大桥的事情,潘季驯上疏想要在黄河孟津段修建黄河大桥,这事引起了整个朝廷上的讨论,不少人认为潘季驯这是异想天开,在黄河上修桥,怎么可能嘛。

为此朱载坖专门召见了潘季驯,想要直接从他口中了解相关的情况,朱载坖直接问道:“潘司空,黄河之上修筑大桥,确实可行吗?”

这点是朱载坖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如果真的能够在黄河上修筑大桥,对于朝廷来说将会有极大的好处,能够提高直道的通行效率,这点也是朱载坖最关心的问题,潘季驯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潘季驯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对于朝廷来说,在黄河上修筑桥梁显然是必要的。

尤其是在孟津,这里西依秦岭,东岳嵩山,北望太行,扼守黄河天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称“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是日后大明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能够有黄河大桥,对于大明的交通肯定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朱载坖当然也知道在黄河上修筑大桥的意义,但是朱载坖关心的是能否修筑这个问题。

首辅张居正也说道:“潘司空,朝廷当然知道修筑黄河大桥的好处,但是变天堑为铜途,岂有那么容易的?尤其是黄河之上修筑桥梁,何其难也?潘司空到底有无把握?”

潘季驯认为这事是很有把握的,首先黄河孟津段确实是可以修筑桥梁的,黄河上游水流湍急,想要在这些地方修桥梁是很难的,下游则是地上悬河,要修桥梁的难度更大,而在孟津段,特点是河槽宽浅,主流位置经常变化,河心沙滩众多,水流显得散乱无章。虽然对于修筑桥梁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已经是最好的地段了。

潘季驯认为可以利用枯水期和黄河河道中的这些沙滩作为修筑桥墩的地点,采用联拱石桥的修筑办法,在此地修筑大桥,至于围堰筑岛和沉井法修筑桥墩,潘季驯也详细画图向朱载坖和太子、内阁辅臣们解释具体的施工办法,不过黄河孟津段也并不是什么善茬。

据朱载坖所知,孟津段黄河属于游荡型河道,这种河道的变化非常迅速且幅度大,主要成因包括两岸土质疏松易受冲刷、水流含沙量高易淤积,以及洪水流量变幅大等。这种类型的河道对防洪工作构成极大挑战,因为其容易引发险情,威胁堤防的安全。

以孟津段为例,在丰水期,整个河道的宽度通常在二十里左右,水面宽则一般在4至8里之间。由于主流变化不定,有时甚至在一昼夜内能左右摆动十里。这种宽浅且水流散乱的河道,常常出现斜河、横河等危险情况,直接冲击堤防和险工,若不及时抢护,就有可能导致堤防溃决的严重后果。所以要在这样的河床上修筑大桥,难度并不小。

不过潘季驯也有办法,作为老河工了,潘季驯对于黄河比他对他夫人还要熟悉了,孟津段黄河的情况,潘季驯肯定是清楚的,他向朱载坖提出办法就是修筑内堤,也就是在黄河河道之内再修筑一道堤坝,用于限制河道,不让其任意改道,这个其实是潘季驯在束水冲沙的实践中所发明的。

因为束水攻沙与蓄清刷黄的目的是要把河床中的泥沙冲走。潘季驯后来又总结了一个利用泥沙的措施,这就是淤滩固堤。这个想法,是从总结格堤经验开始的。格堤最初是用来保护遥堤堤根不受洪水冲刷。后来发现,水退,本格之水仍复归槽,淤留地高,最为便宜,所以形成了黄河两道堤防的形式,能够更好的控制黄河的河道,使得其稳定下来。

潘季驯认为可以用内堤来控制河道,协助修建黄河大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开元之治后,晚年的唐玄宗纵情声色,荒废朝政,附属诸国,不但久不纳贡,而且屡扰边境,再加上各地藩王拥兵自重,雄据一方,种种原因,导致大唐每况愈下,大有分崩离析之象。易林重获新生,有好多事情想要做……他想要纵横大唐,即使开局不顺也要力挽狂澜。梁羽游历天下,寻找心中明主……他想要一展抱负,践行纵横之道。卷入历史洪流的易林和梁羽,在与诸多势力的周旋角逐中,是否能逆天改命……
聚散流云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