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朝

第251章 大将军(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周王朝》最新章节。

这可能是历史以来最快的任命,也是历史以来看起来最穷的大将军。

两千轻骑还不如往常人家的一个前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西凉危在旦夕,只能用最快的方式先到达战场,若是在京都组织大量步兵及攻城器械,到了西凉,估计连林相的尸首都找不到了。

皇帝命令即刻出发,白覃匆匆回到家中,家里已经收到了消息,大门之上两个红樱大戟交叉插在门楣之上,代表着家中有大将军带兵在外。

“年大为带二十家将跟我去西凉,我不在家期间郡主的一切都由幼娘负责。”白覃很快安排好家中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小事无需他亲自安排。

郡主亲自为白覃穿上铠甲,送至侯府大门口屈膝相送祝早日凯旋,白覃带着二十家将头也不回的赶到军营,营中两千骑兵已经准备好,看到白覃到来,立即昂首挺胸紧勒马缰,白覃满意的围着两千骑兵转了一圈:

“打仗我不会,但我可以保证诸位的每一份功劳都能如实兑现,我也可以保证万一你们战死沙场,你们的父母妻儿将会受到本侯全力的保护,这是本侯对你们的承诺,下面咱们出发!”

两千骑兵轰隆隆的走过校场也足以震撼人心,白覃站在旁边看着从身旁经过的战士,眼神在他们脸上逐个滑过,试图记住每一个人的长相,但无疑是徒劳的,除了一双双坚定的眼神,他什么也没记住。

要去西凉必须经过卫城,所以冯坤成了他的前锋将军,卫城连接京都的长城第一次发挥了它最大的效用,平坦的水泥路可以快速的把大量的兵力送到他该去的地方。

“大为,传令下去全速前进。”

两千轻骑只带了简单的干粮,大部队后面数百辆自行车驮着各种补剂全力追赶,以前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完全翻了过来。

京都城墙之上,李将军看着远去的大部队不断点头,便利的交通和多样化的交通设备让战争也变的简单化,更加的快速,更加的精准,他无法想象如果二毛的火车投入到日常生活中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好像世界瞬间变的小了,承平也不再那么遥远,甚至西域也触手可及了,难怪陛下执意要白覃做主将,换成其他人,很难有这么大的改变。

没有了后勤补给的压力,两千轻骑的速度可以发挥到最快,沿途的县衙甚至还没把需要的粮草送到长城边上,大部队已经呼啸而过,只留下县丞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待看到后面数百辆驮着各色粮草的自行车时,才大笑着从地上爬起来,欢天喜地的嘘寒问暖。

“这位小兄弟,咱这大军都过去了,怎么物资还在后面?”

“咱也不知道,侯爷就这么安排的,累死咱了,你说人怎么能跑过马呢?有吃的没,赶紧来一口。”

县丞赶紧安排人把干粮和水拿了过来,小兄弟胡乱塞了两口又开始嚷嚷:“抓紧装车啊,一定要绑牢了,路上掉落了,咱可没时间去捡。”

朝堂上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唯有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手中的邸报,大军三日抵达卫城,老将冯坤上奏请罪,作为一个前锋,甚至还没出发便和主将碰到了一起,这是何等的失职。

“李将军,军部有什么想说的?”

李珲整理了下朝服,朝皇帝行了一礼道:“陛下,军部仔细研判了此次白侯的行军方略,发现若是补给若是能跟上,还可再提前半日到达,因此经过军部现场考察,只需在长城上每隔两百里设置一个补给站便可解决。日后大军出征,再也不会有后顾之忧。”

“李爱卿有何想法?”皇帝又转头问工部。

李大亮也同样理了理朝服道:“工部计划派人至各州府实地考察,研判各州府至京都新建弛道所需费用。”

“你工部有多少人?全部派出去又能跑多少?”

李大亮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双手递给太监才说到:“陛下,工部现有人员六十有三,有三成人员在北燕与卫城,其余分布在各州府参与当地的建设,所以工部现在已经无人可用,但微臣听说槐安城今年有一批学子即将肄业,所以微臣已经派人前往招揽,据臣私下考量,已经对一部分人做了评估,请陛下御览。”

李将军不着痕迹的四处看了看,吏部公孙尚书的一张脸是看不得了,独孤这个老狐狸的脸色也不好看,工部这招太狠了,淮安书院现在属于皇家书院,里面出来的学子理应由陛下委派吏部统一规划,但现在却被人一锅端了。

皇帝快速的把太监呈上去的奏折翻了一遍,然后又交给了太监。

“工部真正需要的是些能工巧匠,这些学子们似乎并不符合要求吧!”

“呵呵呵,陛下,微臣已经考察过了,学子们在学院中学的与微臣所需确实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可塑性很强,而且头脑灵活,善于机变,只需稍加培养,相信不用一年,这些人一定会成为得力干将。”李大亮微笑着说道。

“胡闹,李尚书这岂不是大材小用,书院的弟子怎么可以如此使用,吏部目前正在各地兴修县学,正是需要人才之时,怎么能允许你如此浪费?”公孙尚书闻言立即出来反对。

其他朝臣也熙熙攘攘的小声讨伐李大亮,如今大周高速发展下,哪部不急缺人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新鲜血液,又岂能让人连锅一起端了!

“公孙大人,县学的先生还不好找?您需要多少,工部自愿帮您去了请。”

“您工部请的先生吏部可不敢用,万一学子们肄业之后除了修桥铺路什么都不会,在下到哪里找那么多路桥供他们去修?”

李大亮闻言立刻就怒了,这话还要从工部的一名参事说起,陛下南巡时经过工部新建的跨江大桥,工部的一个参事被皇帝当面夸奖,当问需要什么奖赏时,参事说为了陛下能经常见到这么雄伟的桥梁,希望陛下批准其在宫内修建一座大桥,把陛下的寝宫与立政殿连接起来。

这件事情被人嘲笑了很长时间,李大亮很怀疑公孙这次还是在影射他。

“公孙大人,只会修桥铺路有何不好,总好过只会之乎者也噫兮啊呀的书呆子要好吧!”

“怎么?李大人的意思是说我等读书人只会读书,枉费了陛下的一番厚爱?”

“呵呵呵,不敢,公孙大人千万别对号入座,以免占了别人的名额!”李大亮丝毫不惯着他,都是当朝尚书、肱股之臣,最在意的就是脸面。

“别人是指谁?李尚书不妨指出来,我吏部一定前往考评!”

“公孙大人,您这就为难在老夫了,您也知道老夫喜欢喝茶,经常会在茶馆里听人谈论起哪个哪个县官新作了什么词,曲风婉转惹人怜,红颜鹤发共枕眠……都是道听途说,您要想知道,下了朝不妨寻一茶馆呆上一盏茶时光,保证您乐呵呵的回来。”

李珲嘴角轻扬会心一笑,重新挺了挺原本很直的腰背,双眼目视前方,仿佛没听见两人的对话。

“成何体统?”皇帝立即制止了两人的争论,也不知道是在说两人还是再说其他事情。

“李爱卿,这些人朕自有用处,但朕见你如此用心,允你十人,但半年之内,朕要见到你工部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