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恭送大汉!

第284章 少年有成(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弘农杨氏,恭送大汉!》最新章节。

忽然,秦言抬手一指远处树林,沉稳说道:“徐大哥,你瞧河边那些树木,咱们砍伐一些,扎成木筏,渡河过去。”

其实,他心中也没底,不知这竹筏能不能安全渡过这条河,也不知制作木筏的过程是否顺利。

“诺!”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砍树的士兵们举起长刀,奋力砍向树干。

可没砍几下,就有人发现树木的材质十分坚硬,砍起来极为费力。

而且,树林中蚊虫肆虐,不断叮咬着众人,不少士兵被叮得浑身是包,奇痒难耐,动作也渐渐慢了下来。

扎木筏的士兵们也遇到了难题,木筏并不好扎,一旦扎不紧,一个浪头过来,就会散架。

就在众人手忙脚乱之时,秦言一边指挥,一边亲自上手帮忙。

他心中暗自担忧,若是不能制成木筏渡河,便只能修改命令了,虽然会对自己的威信造成打击,但也是没办法的。

还好,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一只只简易木筏终于艰难地制作完成。

秦言率先踏上一只木筏,心中默默祈祷木筏能够承受众人的重量。

确定可以了之后,秦言率先向河对岸划去,河水湍急,木筏在水中摇摇晃晃,好几次险些被浪打翻,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知道秦言成功渡河后,秦言这才回来指挥着众人过河。

过了河后,众人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继续朝着犀牛坡全力冲刺。

终于,秦言所率队伍准时抵达犀牛坡。

众人虽累得气喘吁吁,胸膛剧烈起伏,但无一人发出抱怨之声。

秦言站在高处,俯瞰着瘫软在地上的士兵们,心中满是自豪。

“兄弟们,大家辛苦了!” 秦言高声说道,“此番急行军,不只是对我军体魄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炼。我坚信,从今往后,我军定能成为主公帐下战功最为显赫的!”

士兵们眼中闪烁着光芒,已然开始相信,这个年轻的千夫长,或许真能带领他们建功立业。

徐杰走上前,用力拍了拍秦言的肩膀,笑着说道:“看来我小瞧你了,幸亏上头有令,让我们这些副将不准插手,不然我之前真想帮你一把。”

秦言微微一笑,说道:“多谢徐大哥,若不是徐大哥一直以来的信任,我纵有天大本事,怕也只能灰溜溜离去。”

徐杰再次拍了拍秦言的肩膀,没有再多言语,他心中明白,这个年轻人未来不可限量。

而在长安城中,杨风依旧密切关注着各地动态。

手中一封封书信,详细记录着各个军校毕业生的表现。

当看到秦言的那份书信报告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这小子,有点意思。”

除了秦言,不少人已成功收服手下,也有不少人还在苦苦挣扎,更有甚者直接选择了放弃。

对于那些放弃之人,将会被送往荀彧麾下,负责大军后勤事务。毕竟这些人虽不适合领兵作战,但也并非一无是处,皆有些许本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