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恭送大汉!

第196章 袁术的孤注一掷(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弘农杨氏,恭送大汉!》最新章节。

如今的袁术,可以说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袁术虽有数十万大军,但奈何除了杨风之外,徐州的陶谦,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都已经发兵,不同程度的蚕食着袁术的地盘。

而袁术这边,但凡有大能力的谋士,都因反对袁术称帝,被袁术杀的杀,赶走的赶走了。

这导致袁术这边的战略规划出现了极大的问题,而且因为袁术现在的独断专行,根本无法得到改善。

之前杨风被阻挡于新蔡之外,袁术便以为杨风定然难以攻陷新蔡,所以将兵力抽调去南边,攻打背叛自己的孙策。

眼见孙策顶不住了,新蔡忽然被攻破,袁术又急匆匆的将兵力调往了北方抵挡杨风的进攻。

至于丢了新蔡的张勋,则是完全失踪了,显然也是害怕受到袁术的责罚。

即使张勋逃了,袁术手下还是有可以一用的大将的。

但因为张勋的事情,袁术已经不再信任这些将领,当即决定亲自领军!

“陛下,此事需慎重,臣以为,桥蕤将军可为主将,陛下只需坐镇寿春即可。”杨弘拱手道。

袁术却未听杨弘进言,执意要亲自领军。

“无需多言,朕当年也是领兵征战过的,上次是朕太过于信任张勋了,这一次,朕亲自统兵布阵,定能挫败杨风的大军!”

眼见身披甲胄的袁术一脸坚定,杨弘张了张嘴也不敢再劝谏。

如今的袁术,那可是只要不符自己心意的臣子,就能直接除了。

不过袁术还是启用了桥蕤,并任命桥蕤为先锋,领兵五万,前往戈阳郡抵挡杨风的大军。

自己则是等召集好了大军之后,在挥军前往戈阳。

这一次,袁术可谓是孤注一掷。

为了对付杨风,袁术派人去找陶谦和刘表谈和,并且许以重诺,甚至是割地。

只为了能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全力以赴的与杨风展开决战。

袁术的这一决策无疑是当下比较正确的,如此决策,既能摆脱多面受敌的困局,又能集中兵力对抗杨风。

其实讨伐袁术的各路大军中,只有杨风是真正的为汉室天子讨伐袁术,。

至于其他各路大军,只是想要趁机抢夺袁术的地盘,所以这些势力在看到杨风大胜之后,才出兵讨伐袁术。

袁术也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所以才派出人去和谈。

而且也正如袁术所想,当袁术许以重诺之后,陶谦和刘表都停止了进攻。

只有孙策,没有被袁术考虑在和谈的对象中,毕竟在袁术看来,孙策就是一个叛徒,若是与叛徒和谈,那自己手下的这些人,岂不是会纷纷效仿孙策。

袁术不仅没有与孙策和谈,也没有撤走太多的兵力,还派遣刘勋对孙策进行严防死守。

刘表与袁术和谈之后,刘表便命人将鲁肃赶了回去。

毕竟袁术现在已经许诺了自己想要的好处,就不必联合孙策了,更别说孙坚是死在自己手下手中,刘表也不是很信任孙策。

这可把孙策恶心坏了,在那不断辱骂着刘表,以宣泄心中的不满。

不过袁术的重心北移动,倒是给了孙策喘息的机会。

孙策虽然暂时无法发起反攻,但休养生息还是有足够的空间了。

就在袁术再次亲征时,杨风的大军还未开出新蔡,进入戈阳郡。

毕竟此战自己获利不多,既然如此,那又何须冒进,造成更大的损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