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恭送大汉!

第164章 虎骑冲阵(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弘农杨氏,恭送大汉!》最新章节。

袁军认为杨风不会在平原上设伏,所以再次大摇大摆的从平原上经过。

不过吃过亏的文丑,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斥候。

忽然,文丑看到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背上却没有人。

“去看看怎么回事!”

文丑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

“诺!”

侍卫很快将战马牵了回来。

文丑脸色一沉,一鞭子抽在了地上,“是让你去看看!前面发生了什么,谁叫你牵马回来的!”

“小的知错,小的这就去!”

侍卫哆嗦了一下,连忙拍马向前方跑去。

然而,刚没跑出几步,便脸色大变的跑了回来。

“将军!不好了!有伏兵!”侍卫一脸惊慌失措的喊道。

此时文丑也注意到了,地面似乎在震动,难道前方是有数万骑兵不起。

忽然,座下的战马也躁动了起来,看着全军战马都在躁动,文丑也是脸色一变再变。

“列阵迎敌!”文丑大喝一声。

袁军的训练还是很有素的,在文丑下令之后,便快速结阵,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随着雷霆般的声音越来越大,文丑手中铁枪也越来越紧。

然而,当敌军出现在面前的瞬间,文丑脸色猛地一变。

眼前的敌军,就像是快速移动的钢铁城墙,浩浩荡荡的迎面撞击而来。

“迎敌!”文丑高举铁枪,大声怒吼着壮胆气。

然而文丑坐下的战马,却在一步步的向后退去。

在两千重骑的威压下,袁军弓箭手竟被吓得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愣愣的看着钢铁洪流迎面冲来。

当两军接触的一瞬间,袁军如同纸糊的一般,瞬间被碾碎,根本无法抵抗提起速度来的重甲铁骑。

文丑大怒,怒喝一声,手中铁枪刺向重甲铁骑。

然而不仅无法破起防御,反而整个人被顶飞了出去,被后面的士卒接住。

“将军!快撤!”

面对这支钢铁洪流,文丑也是无可奈何,被士卒一路架着撤向后方。

在重甲铁骑的冲锋下,袁绍的前锋两万大军,被冲杀得七零八落,战死溃逃的人数不计其数。

当援军撤回到林中后,重甲铁骑便向两侧退去,并未追杀入林。

重甲铁骑的杀伤力,是仰仗于坚固的铁甲,巨大的重量在高速下形成的冲击力。

而山林的斜坡,会加重战马的负担,而树木则会限制住重甲骑兵不多的机动能力,所以也不得不撤退。

看着这支重甲铁骑撤去,文丑心中长松了一口气,但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而是一副不满被侍卫架着撤离的样子。

只是短短几息之间,自己的两万前锋军,竟然就被冲得七零八落。如此巨大的反差,让文丑一时间难以承受,险些晕了过去。

就在这时,一个传令兵骑着快马从身后赶来。

“文将军!主公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文丑一把推开身旁的士兵,将传令兵拉下马来,亲自骑着快马赶回中军汇报情况。

另一边,张绣带着重甲铁骑已经撤回,正在卸甲。

“师兄,这一战实在太畅快了!我感觉,就算是吕布在面前,我都能将其踏成肉泥!”

“虎骑虽然强大,却也不是无敌的,莫要太过于自大了,而且你其实并不适合率领虎骑,因为你的在虎骑之中,你难以发挥出你自身的枪法。”杨风单手托着厚重的甲胄说道。

张绣点了点头,并未反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