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杨氏,恭送大汉!

第110章 觐见皇帝,授封武安君!(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弘农杨氏,恭送大汉!》最新章节。

没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长安城门就打开了。

伍习率领着城内的人马,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赵云在大营中得知情况,惊得连忙召集大军,在城门前集结,还以为敌军要夜战。

然而,看到的是长安城外堆满了兵器,三千人马整齐的排列在城外,不由得一愣。

赵云驱马来到杨风旁边,“师兄,这是怎么回事?”

杨风龇着大牙笑道:“师兄我这一计名为烤肉计,你看,都不用等到明天,他们就出城投降了。”

赵云看了眼面前滋滋冒油的烤肉,没想到烤个野味,竟然比大军压境还有效。

这时,伍习小跑着跑了过来。

站在杨风面前拱手道:“启禀大人,全军三千人马已全部出城!”

杨风点了点头,扭头对赵云吩咐道:“去,告诉将士们,将随身带的肉干,分与他们。”

“诺!”赵云点了点头,转身去下令。

将兵器收缴好了之后,三千凉州军被安置在并州军原先的营地中,由两千人马看守。

其余三千人马,则是进城接管整个长安城。

这么一折腾下来,已经到了第二天清晨。

当太阳升起的一刻,杨风带着刺眼的阳光,从长安东城门,骑着战马进入了长安城。

杨风骑在战马上,看着城内冷冷清清的样子,不由得一阵唏嘘。

当年的黄巾之乱,都未能让长安城如此衰败,如今却被祸害成了这般样子。

杨风停下战马,问道:“城中还有多少百姓?”

一旁的伍习连忙拱手道:“回禀大人,如今城内尚有六万多百姓。”

听到这数字,杨风也不由得一阵感慨。

杨风记得,在灵帝在世时,长安城虽不是都城,但人口还是有十余万,这才过了几年,竟只有六万多了。

杨风沉重一叹,继续驱马前行。

杨风骑着战马,一路来到了长安宫门外。

百官矗立在宫门外,热泪盈眶的看着杨风。

在百官看来,杨风作为先帝宠臣,对朝廷的忠心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杨风身为弘农杨氏人,同为名门望族,定不会亏待了他们。

杨风一眼就看到了百官之中的杨彪,当即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去。

“爹!我回来了,您受苦了!”看着杨彪瘦了一大圈,杨风不由得一阵心痛。

杨彪看着儿子,心中无比的自豪。

天下能救大汉的,也终究只有他们杨家人。

从今以后,他们杨家已然是除了皇家以外的天下第一家!

杨彪伸手摸着杨风的头,笑道:“回来就好,赶紧进宫面见陛下吧,家事小,国事重。”

杨风点了点头,松开杨彪的手,看向一众官员,众官员纷纷拱手低头。

杨风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胄,握着腰间的佩剑,向着宫内走去。

“咔咔咔咔!”

数百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小跑着进入皇宫,护卫着通向未央宫的宫道。

杨风走在百官最前端,大步流星的向着未央宫走去。

宫内的太监和宫女,纷纷跪在侍卫身后,恭迎杨风与一众大臣进宫面见皇帝。

未央宫中,年纪尚小的皇帝刘协,在几个宫女太监手忙脚乱的服侍下,整理着身上并不合身的皇袍。

“陛下,待会并州刺史进宫来见您,您说话的时候,可要谨慎一些。”一旁的老太监对刘协提醒道。

刘协笑道:“你们多虑了,那杨博武,乃是我父皇的宠臣,对我大汉极为忠心,有他在,大汉便还是大汉!”

“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