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第231章 杀(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最新章节。

多日来被火炮压制的怒气,以及先前被火药罐的打击,使得宋军怒气直接拉满。

“杀”。韩行大叫道,众军士跟着嘶喊,开始列阵,随后向太原城发起反冲锋。

到了此时,打成这个样子,倒不是韩行依旧不忘太原,而是太原出来的军士看起来好欺负些。

无关于军容面貌,这是一种在战场上,厮杀久了,培养出来的一种感觉。

先对付弱的,杀光他们后,专心对付强的。

总比和强敌硬拼之时,被前后夹击的强。

这时索恩看着冲锋而来的宋军大叫道:“御”。

随着传令官挥舞令旗。

索恩部迅速结成防御阵型,依旧是刀盾手在前,长枪手在后,弩手压阵。

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前道:“杀杀杀。”

与先前不同,所有的刀盾手手中的战刀皆变成饼锤,而长枪手手中的长枪,枪头头则多了一道利刃,看起来更像戈。

“准备”

弓弩手开始蓄力,随着双方越靠越近。

原本冲锋的宋军也停下了冲锋的脚步。

以扇行向着索恩部包来,所有军士都拿出身后的弩。

他们的装备只有战刀,弩重甲,盾牌不在考虑范围内。

即使先前有,也早就丢在大营之中。

五千人几乎人手一支弩,以半圆形态包围着索恩部。

刘升站在在城头上,看的直皱眉道:“火炮还能打么?”

鲁岩道:“在冷却,在打下去恐有炸膛的风险。”

刘升道:“直接用冷水降温,不顾一切代价,在支援一番,打乱宋军的部署。”

“这个距离摆明了是欺负索恩的弓弩手没有他们多,想以放风筝的形式放死他们。”

这也是宋军惯用的手段,不让敌军靠近。

宋军弓弩的厉害无需多言,宋国还没被灭国,主要靠的就是弩与甲。

又道:“令牛大向前推进,逼他们与索恩近战。”

宋军已经耗费大量的体力,只要靠近几番轮战下来,即使打不过,耗也耗死他们,但不能被他们当靶子射。

索恩也不傻,看出宋军的意图。

下令让刀盾手与长枪兵上前,逼迫宋军与他们交战。

“杀。”

刀盾手与长枪兵开始向前冲锋,紧跟随后的是弓弩手的箭阵。

随着弓弩手扣动扳机,一同射进宋军军阵的还有太原城头的火炮。

弓弩对宋军的伤害有限,但火炮击出的弹丸,却狠狠砸进了宋军军阵中,顿时引起不小的骚乱,在但在各自长官的弹压之下,很快平息了。

骚乱停止后,韩行下令放箭,

随后在心中默数太原城头的火炮间隙时长到底是多少?

是否如同折可求所言有四五十个呼吸?

听到命令宋军前三排军士直接对准前方扣动扳机,而后看也不看,直接向左移动,空出位置,又向后退去,第二梯队开始,接着是第三梯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