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告鬼王,你家天师在地府杀疯了

第121章 求救信件(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禀告鬼王,你家天师在地府杀疯了》最新章节。

魏休看她,女人已经是当奶奶的年纪,手指粗糙,脸上也满是皱纹,但身上却打理的很干净,指甲缝里都清清爽爽的。

他顿了下,笑道:“真是巧了,我正好在找您。我喜欢喝您煲的汤,您愿意来我这里做事吗?我给您涨工资。”

张妈瞬间乐开了花,“哎呀,谢谢小少爷!我愿意去!不过,您不用给我涨工资,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您给我一半的工资就行!我会用心做事的,我会的汤很多,保证您吃一年都不重样。”

魏休笑了笑,“那咱们就各退一步吧,给您原工资,您看可以吗?”

“这、这……”张妈有些不好意思,又觉得再推辞就过了,“那,那您要是哪里不满意,跟我说,我肯定改。”

魏休安抚的点点头,给管家发了条信息,让他准备好合同,回去就能签。

张妈喜不自胜半天,才想起魏休刚才说的话,问道:“小少爷,您回来拿什么?您走了之后,老爷去您房间待了很久,好像把很多东西都搬走了。”

魏休:“我不拿房间里的东西,是新寄来的,你知道放在哪里吗?”

张妈啊了一声,“最近一个月新寄来的东西都在收寄箱,管家他们走了之后,就没人管过了。我知道钥匙放在哪里,我带您去看看。”

她拿了钥匙,带魏休来到庄园西北角门的收寄箱。

这个看起来挺大的箱子已经塞得爆满,入口处团着几张宣传单。

张妈把箱子打开,里面的东西一下子涌出来,哗啦啦掉了一地。

魏休一眼就看见最上面的通知书,他拿起来放好,又看了看其他东西。

把一些杂志、宣传单和写着莫秋水名字的信件扔到一边,他捡了两封乐乐同学写给她的信,正好下次见面给小姑娘带过去。

正想着,他忽然看见了写着自己名字的信封。拿起来一看,信封是最普通的牛皮纸,上面写着“魏休大师收”,旁边还有一个编号:4

魏休继续在那堆纸张里翻,发现同样的信封一共有九封,都写着编号,寄信时间从半年前开始,一直到上个月停止。

大概是没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才会写信,所以林管家不怎么重视这个收寄箱,导致魏休才看见这些信。

他挨个看去,信封很轻,里面应该只有一张薄薄的纸。

他打开了编号为1的信。

上面只写了一句话:“魏大师,请您告诉我,恶鬼真的存在吗?它们会不会占据人的身体?”

然后是编号2:“魏大师,我确定他被鬼附身了!我该怎么做?”

编号3:“魏大师!我到底该怎么才能摆脱他!”

……

编号9:“大师,人应该信命。”

而在第九封信的信纸上,有一道长长的棕黑色痕迹,痕迹上还有明显的指纹。

就好像是有人用脏了的手指拿信纸,不小心留下的。

魏休看着那痕迹皱了皱眉,放到鼻尖一闻……人血。

他再次回看信封,上面只写了收件地址,却没写寄件地址。

他将九封信收起来,带着张妈上了车。

路上,他拍了信封发给郭涛,“帮我查一下写信人。”

郭涛立刻回复道:“可以查,但是信息太少了,不一定能查到。这是怎么了,有人给你写恐吓信?”

魏休:“能查到个联系方式也可以,这人有事求我帮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