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刀行

第113章 倭贼(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阉刀行》最新章节。

被急报如此一搅,离风再哪能继续进行洞房?

前院文武百官都在就宴,作为监国太子,此时不顾边防紧急自顾快乐,那可是遭天下悠悠众口的讨伐不可。

“夫君,军情如此之急,还是去和大臣们商议个办法吧!”

听出了门道的玥珏,也在寝室里着急了起来。

虽然是这春宵一刻值千金时的主角新娘,但出身将门的她,更懂海岸防务的重要性。

来到前院,本来在席桌上的苏嵩岚,已经带着六部的尚书们,齐齐站在习政殿门口候着。

“太子殿下!”

一打照面,苏嵩岚拱手礼道:“海防告急,老臣不敢武断,只好打搅太子殿下了!”

与书房相连的习政殿,自从离风被封为太子后,还没正式在习政殿处理过任何的政务。

没配置任何署官的习政殿,在这东宫里就是个建筑物而已。

“里边说!”

离风目不斜视,昂首挺胸就进了习政殿,在案桌后面坐了,这才指着左右的椅子,道:“打搅诸位大人吃席了,坐下说。”

“殿下,方才司礼监送来东南省的八百里急奏,老臣不敢怠慢,特恳请皇后娘娘告知太子殿下。”

苏嵩岚有节有礼,沉稳得不显一丝慌乱。

倒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林书翰,神情紧张地说道:“太子殿下,东南省海防告急,可从北防线急调十万大军开赴东南省汕水郡。”

“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离风摆摆手,摇头道:“东南省离北方线,几乎横跨我大渭全境,如此长的距离,等筹备齐了,汕水防线早都破了。”

“那如何是好?”

急得团团转的林书翰,思忖片刻又道:“如是调集北线,西线的兵马,还真延误战机,京畿道直线可通东南,越秦岭,过淮河,路线较为短距,唯有千羽军可用。”

千羽军?

这可是京畿地界保卫皇城的最大一支兵马,属于皇家六卫之列,不再兵部管辖的常规军队范围。

离风直接摆手,摇头道:“千羽军乃是父皇的六卫之一,其责任是确保京畿地界安危,就是借用,那也得有个万全之策。”

说完,离风把目光投向户部尚书陈一默,道:“无论调集何种部队,粮草那是必不可少的,户部只管拨出银子先行到达东南,至于兵马,容本宫再好好想想!”

如今内阁只剩苏嵩岚一人,等于这个最高的权力部门已经失去了作用,六部的尚书就成了核心人员直接参与国事。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如此一来,最终的决议就倾斜在监国太子身上。

众人就着东南现有的条件,纷纷攘攘地讨论一番后,议程也就散了。

以苏嵩岚为首的朝臣离开东宫殿,剩下的文武百官也是很有眼色,说了一些祝福的客套话后,就算结束了这场喜宴。

离风没有急着再去婚房,而是重新坐在习政殿的案桌后面。

掌灯后,钦点的一些官员到了。

离风望着从六部抽调过来的十二名官员,道:“即刻起,你等就是习政殿的署官,替本宫打理一应政务。”

“下官谨遵太子殿下旨意!”

十二名署官,异口同声,开始才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准备起来关于东南省的一应资料。

看到大家忙碌起来,离风这才来到与习政殿相连的书房里,满脸毛大叔带着孙耀庭,已经等候有一会了。

“末将见过太子殿下!”

一打照面,孙耀庭双膝跪地,拱手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
关于火影之开局附身带土:夺舍带土后的林枫,而一般的人面对宇智波斑应该束手无策,而林枫却把宇智波斑吓死了,接下来还要应对着心怀不轨的黑绝,但幸好……
优眠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