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医路人生:一位村医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
两人拖着行李往上官敏家院子走去,凛冽的西北风立刻灌进了许海兵的衣领,他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冷吧?"上官敏笑着帮他拢了拢围巾,"我们这儿冬天可比你们兰水冷多了。"
许海兵刚要说话,就听见远处传来一声洪亮的呼喊:"敏敏!是敏敏回来了吗?"
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正大步朝他们走来,身后跟着一位略显富态的妇女和一个年轻男子搀着个怀孕的妇女。
"爸!妈!哥!嫂子!"上官敏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扔下行李就冲了过去。
许海兵站在原地,看着女友与家人相拥的场景,心中既温暖又忐忑。他深吸一口气,提起两人的行李跟了上去。
"爸,妈,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许海兵。"上官敏抹着眼泪,拉过许海兵的手介绍道。
上官敏的父亲——上官得福上下打量着许海兵,向他伸出粗糙的大手:"小伙子,一路辛苦了!"
许海兵连忙握住那只布满老茧的手:"伯伯好,不辛苦,能陪小敏回家过年是我的荣幸。"
"哎哟,这小伙子嘴真甜!"上官母亲——骆桂芳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快进屋快进屋,外头冷得很!"
上官敏的哥哥上官强接过许海兵手中的行李:"我来拿吧,这一路够累的。"他身旁怀孕的妻子完颜庆玲也笑着点头示意。
一行人沿着村道往家走,许海兵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典型的西北村落。土坯房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红灯笼,贴着崭新的春联,年味十足。
"小许是哪里人啊?"上官得福边走边问。
"伯伯,我是江南省兰水县人。"
"哦!南方人啊!"上官得福声音洪亮,"难怪看着秀气,是个读书人的样子。"
骆桂芳插话道:"敏敏电话里说你是老师?"
"是的,阿姨,我在兰水县一所中学教语文。"
"老师好啊!"骆桂芳眼睛一亮,"咱们村就缺好老师,你要是能来咱们这儿教书就好了!"
上官敏赶紧打断:"妈,你说什么呢!人家在江南好好的。"
一家人都笑了起来,许海兵也跟着笑,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转过一个弯,一座宽敞的院落出现在眼前,大门上贴着崭新的"福"字,两侧春联红得耀眼。
"到了,这就是我们家。"上官敏开心的说道。
推开刷着红漆的大铁门,院子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正房五间,东西各有厢房,典型的西北农家院落。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和金黄的玉米,墙角堆着整齐的柴火垛,处处透着过年的喜庆和农家的朴实。
"快进屋暖和暖和!"骆桂芳拉着许海兵就往正屋走。
屋内暖意扑面而来,一个巨大的铁炉子烧得正旺,上面的水壶冒着热气。家具虽然陈旧但擦得锃亮,墙上挂着大幅的山水画和全家福照片。
"坐这儿,坐这儿。"骆桂芳把许海兵让到炕上,"炕烧得热乎着呢,你们南方没这个吧?"
许海兵好奇地摸了摸炕面:"确实没有,真暖和。"
上官得福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白酒和几个小杯子:"来,小伙子,先喝口酒暖暖身子!"
"爸!人家刚进门你就让人喝酒!"上官敏嗔怪道。
"没事没事,"许海兵连忙说,"应该我先敬伯伯一杯的。"
上官得福高兴地倒上酒:"好!爽快!我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两人碰杯,许海兵一口干了,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顿时觉得浑身发热。
"好酒量!"上官强也坐了过来,"妹夫,再来一杯!"
"哥!你乱叫什么!"上官敏脸红到了耳根。
完颜庆玲挺着肚子端来一盘瓜子花生:"先吃点东西垫垫,晚饭还得等会儿。敏敏,带你男朋友看看他的房间去。"
上官敏拉着许海兵来到东厢房:"这是我哥结婚前住的,现在收拾出来给你住。我住西厢房,以前是我的房间。"
房间不大但很整洁,一床新被褥叠得方方正正,窗台上还摆着一盆绿植。
"你爸妈真好。"许海兵低声说,"比我想象的热情多了。"
上官敏眼睛亮晶晶的:"我说了吧,他们最疼我了。"她突然压低声音,"不过我爸酒量很好,你小心点,别被他灌醉了。"
两人正说着,骆桂芳在院子里喊:"敏敏!来帮妈做饭!让小许休息会儿。"
上官敏吐了吐舌头:"我得去帮忙了,你自己收拾一下,等会儿见。"
许海兵刚把行李整理好,上官强就探头进来:"海兵兄弟,出来聊天啊,一个人闷着多没意思。"
回到主屋,上官得福正在和面,见许海兵出来,笑道:"今天我们包饺子,你也来学学?"
"好啊,我在家也常帮妈妈包饺子,不过可能没伯伯您包得好。"
上官得福哈哈大笑:"南方人包饺子?那我可得见识见识!"
许海兵洗了手,接过上官得福递来的擀面杖。他动作虽不熟练,但胜在认真,擀出的饺子皮圆圆的,博得上官德福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有模有样的。"上官得福转头朝厨房喊,"桂芳!你这准女婿还会包饺子呢!"
厨房里传来骆桂芳的笑骂声:"老头子你瞎喊什么!人家第一次来你可别臊着人家了咯。"
上官强在一旁挤眉弄眼:"我爸这是看上你了,平时可挑剔了。"
正说笑着,上官敏端着一盆饺子馅出来:"爸,你又欺负海兵了?"
"哪能啊!"上官得福一脸无辜,"我夸他还来不及呢!"
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前开始包饺子。许海兵注意到上官敏包饺子的手法娴熟,手指翻飞间一个个饱满的饺子就立在案板上了。
"小敏手艺不错啊。"许海兵赞叹道。
"那可不,"骆桂芳骄傲地说,"我家敏敏从小就能干,八岁就会擀面条了。"
完颜庆玲笑着说:"妈,您这是王婆卖瓜啊。"
"我说的是实话!"骆桂芳转向许海兵,"海兵啊,你在学校教什么来着?"
"阿姨,我教语文,带高一两个班。"
"语文老师好啊,"上官强在一边插话,"我当年读书时最喜欢语文课了,特别是古文,那个《岳阳楼记》我现在还能背几句呢!"
许海兵惊喜地说:"大哥记性真好,现在很多学生都背不下来呢。"
上官强有些得意地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子:"'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对吧?"
"对对对!"许海兵连连点头,"大哥真厉害!"
厨房里飘出阵阵香气,骆桂芳起身去查看炖的羊肉。上官敏凑到许海兵耳边小声说:"我爸就记得开头几句,后面的就接不上了。"
许海兵忍俊不禁,被上官强发现了:"敏敏,你是不是在说我什么坏话?"
"没有,哥我夸你记性好呢!"上官敏赶紧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