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第73章 一字长蛇阵(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最新章节。

父子二人安抚了武昌的百姓之后,就满心欢喜的回应天了。

回到应天,朱标就开始研制水泥。他要造成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让天选之子张无忌小朋友看看,他并不是吹牛逼,他真的要造出一座比黄鹤楼还高的建筑。

造玻璃和造水泥的主要原料都是沙子,但是一个是轻工业,一个是重工业。

烧水泥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要研磨。在没有研磨机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造水泥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在朱标忙着造水泥的时候,老朱就开始着手处理东方劲敌张士诚了。

先前因为丝绸贸易双方起了不少的摩擦,为了对付陈友谅所以暂时议和,现在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时候了。

江南三大诸侯中,张士诚虽然实力最弱,也不是没有机会。陈友谅在龙湾战败后,战略收缩,深感朱元璋太强势,就约张士诚夹击朱元璋。

被朱元璋打出阴影的张士诚也没有敢直接和老朱开战,而是攻打老朱名义上的主子小明王,趁机攻占淮北。

虽然占的地盘不小,可他占领的都是江苏地区,连座山都没有,一望无垠都是平原,很容易被洞穿。

就像是砧板上鱼肉,什么时候宰割,就看心情了。

果然,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挟大胜余威,挥师东进,猛攻张士诚。

虽然定都平江(苏州),可杭州诸地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张士诚把重兵放在这里,其次才是苏州,偌大的江北占地最广,可是军队却最少。

这是典型的一字长蛇阵,表面上可以首尾遥相呼应,攻打平江淮北和浙江都可以前来支援。

攻打蛇头,则蛇腹和蛇尾也可以增援,攻打蛇尾的时候也一样。

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个说书人,给张士诚做的谋划,完全是采用评书《隋唐演义》里的情节。

他们两位是当世大才,写作赋诗或许还行,出谋划策,用兵打仗,就差远了,完全是纸上谈兵。

这一阵长蛇阵在战场上或许可以用,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就不合时宜了。

战线太长,千里奔袭,根本就顾不过来。

张士诚是要引诱朱元璋到浙西或者是平江城决战,棋高一筹的朱元璋自然是能看出其中的关节,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老朱直接攻打占地最广,兵力却最少的淮北之地。

这里地域广大,兵力却很少,是所谓的蛇尾地区。

淮北原本还是小明王的地盘,是张士诚和陈友谅夹击朱元璋的时候,趁机攻打小明王占领的土地。

朱元璋当时为了全力对付陈友谅,就没有和张士诚开战,而是把小明王接到自己的辖区,把土地全部让给张士诚暂时保管。

臣服小明王多年,作为小明王的臣子,是时候为小明王把失地抢回来了。

老朱派出徐达先去攻打泰州,通州,这是要拦腰斩断蛇的尾巴,截断徐州、济宁诸地和张士诚的联系。

徐达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三天就攻下了泰州,接着两天攻下通州,进军高邮。

如果高邮也被拿下,就掐断了江南和江北的联系。这样张士诚在江北的势力,就都会落入老朱的囊中。

一口气咬下那么一大块肥肉,老朱高兴的虎合不拢嘴,晚上行周公之礼的时候,也是精神焕发。

只是苦了孙鲁育和孙乐阳姐妹,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现在却成了一件苦差事。

这一日,老朱看完奏报,说是徐达又攻克一城,老朱不由得心花怒放,当即就去找孙乐阳姐妹,把这好消息和她们分享。

张士诚摆下这一字长蛇阵,本来是要引诱朱元璋到平江城下。只要朱元璋来攻,长蛇首尾相呼应,再加上平江城的坚固,就能把朱元璋绞杀在城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史上最强勇敢系统
广宗城里的一个小子,家中无权无势,卖了唯一的房产凑了点钱准备去衙门谋个差事,可钱也使了,职位却被他人占了,拼爹,没有;拼钱,没有;拼人,也就自己。无奈之下,他只好在大户人家打着短工供养家中老母。有一次回家途中,偶遇一少女买东西没给钱,被老板抓着要送官,鬼使神差之下,他居然用身上那为数不多的钱替少女付了账。本以为少女只是自己的人生过客,没成想,他却稀里糊涂的成了张角的女婿。
茂龄老爹
明末黑太子
明末黑太子
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奸相主政,党争不断,勋贵贪腐,藩王暴敛,国库告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边塞危急,风卷狼烟,强虏铁蹄,频频叩关,朝廷兢惧,社稷将倾,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行将覆灭……
牛笔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