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战吧!我的王》最新章节。
赵仁川迷迷糊糊从睡梦中醒来,听到的第一句话便是:楚王打进燕京了。
“什么?”
“怎么回事?”
“楚王从谷城方向打过来啦!”
“谷城?”
……
“他不是被挡在郑州吗?”
“小的不清楚。”
“现在城外情况怎么样?”
“安王正在西门抵抗叛军。”
“快、快去传宰相。”
赵仁川神色紧张的来到龙台宫,下面的官员稀稀拉拉站成一团,讨论什么的都有,有战有降有叫援兵的,还有让赵仁川亲自上阵鼓舞士气的。
一旁的姚嵩也是眉头紧皱,因为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刚得到的奏报,南方五镇只有山南、淮南两镇出兵勤王,剑南、江南、岭南三镇均按兵不动。
至于北方三镇就更不用指望了,因为赵仁杰指挥的大部就是北方三镇的兵,加上袁志勇是北方三镇总督,所以北方三镇根本不会听赵仁杰的命令。
姚嵩站出来制止住了群臣的讨论,而后禀报道:“陛下,山南、淮南两镇勤王之兵昨日已到。”
“是吗?他们来了多少人?”赵仁川急切地问道。
“山南来了五万,淮南来了两万,加上燕京守军,咱们现在与城外的叛军势均力敌。”
“他们攻城了吗?”赵仁川接着问道。
姚嵩道:“还没有,我燕京城墙坚固,他们没有大型攻城器械是不敢贸然进攻的。”
赵仁川稍稍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可赵仁川转念一想,虽然他们现在攻不下,但这样长久拖下去只会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必须得想法子击败他们。
于是他想到离燕京两百里外的邓县、唐县,如果让他发兵救援,岂不是可以来个南北夹击,到时定能击败城外的叛军。
可是他的这个想法在底下大臣们看来简直是妄想天开,且不说现在还能不能出城,就算传令兵把命令传到了邓县、唐县。可这两个县的驻军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三千人,他们赶来能起什么作用呢?
姚嵩刚刚提拔的兵部尚书酆盛第一时间反驳了赵仁川的想法,他结合当前的局势,提出固守待援的建议。同时又提出派人去催促剑南、江南、岭南三镇的总兵立刻出兵。酆盛分析,三镇不出兵只不过是担心站错队,一旦燕京能稳住,城外叛军久攻不下,士气必衰。到那时,望风而动的三镇总兵一定会出兵的。
所有人都赞成酆盛的建议,纷纷向赵仁川请奏附议,赵仁川听了也是连连点头,于是一边下令让安王赵嘉做好防守,一边派出使者前往剑南、江南、岭南三镇催促他们出兵。
此刻燕京西门城墙上,赵嘉严阵以待,他看着城下这个侄孙辈的赵仁杰,心中甚是满意。因为赵仁杰的这招暗度离山之计在赵嘉看来实在是高明,他内心感叹道:“此子在兵法上的造诣已在自己之上。”
赵嘉乃仁宗皇帝一母同胞的弟弟,在灭陈和灭夏的战争中,协助赵凯统率燕国军队立下了无数军功。而且作为一个历经三朝并且战功赫赫的亲王,他的影响力是无人能比的。
赵仁杰也深知自己这位皇叔祖父的厉害,有他在,燕京城必定是固若金汤。
眼下该如何破局呢?
赵仁杰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大义来说服,可是赵嘉此人从来不搞山头,拉帮结派,他只忠于大燕国。至于谁坐在那个位置上,他并不在意,只要是赵家人当皇帝,这个天下就永远是赵家的。在赵嘉心里,既然赵仁川已经登基,并且祭告天地、祖先,颁诏天下,那么他就是大燕国的合法皇帝。至于这中间的过程,无关紧要。
赵仁杰好话说尽,赵嘉依然不为所动,既然不能和平解决,那么就只能武力解决了。
赵仁杰站在造好的楼车高台上,对城内守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赵嘉夺过一旁士兵的弓箭,全力拉弓。伴随着一阵犀利的破风声,箭头从赵仁杰的头盔旁穿过,钉在身后楼车的木桩之上。
这多亏了赵仁杰反应快,要不然那一箭将正中眉心。赵仁杰心中暗叫一声:“好险。”
赵仁杰强装镇定,片刻之后,他下达了进攻命令。
“全军进攻。”
随着战鼓声响起,这场因为皇位而发生的战争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
数十架投石车不间断的投出巨石砸向城墙,巨弩床射出的利箭几乎可以穿透任何防护器具,战争一开始,城上的守军就被打的抬不起头。
即使是三丈宽的护城河也没能阻止城下大军的攻势,十架架桥车一字排开,楞是将河面变成了结实的地面,步兵们推着冲车疯狂地撞击城门,而后又在云梯的助力下举着盾牌如洪水般朝城头上涌去。
就在赵仁杰认为自己将势如破竹的攻下燕京时,他看到了城上士兵拿出了足以让人魂飞魄灭的东西——火油。一坛坛火油罐子砸在正在攻城的士兵们身上,只需要一个小火苗就能让城下所有士兵葬身火海。
赵仁杰紧急下令让军队撤退,可终究还是晚了,上千名士兵在烈火中痛苦挣扎,跳进护城河,损失惨重。
第一回合交手,赵嘉就让赵仁杰体会了什么是三朝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