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兵王归回》最新章节。
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
“这箱子有故事啊!”
“建议刷成迷彩漆,肯定火!”
“我爷爷也有个这样的箱子,装着他的军功章……”
李渊看着女儿认真回复评论的样子,忽然觉得,她举着手机的背影,跟当年自己举着扳手的样子,也没那么不一样——都是想把手里的事做好,都是想让日子过得更像样。
回到汽修铺,李阳已经找好了砂纸和油漆。他把铁皮箱挨个打磨干净,李悦则在网上查了迷彩漆的调配比例,苏瑶蹲在旁边,用李渊的旧军装剪着五角星贴纸。
“爸,你看这样行不行?”李阳指着其中一只箱子,“我在隔板上钻了几个孔,能插扳手和螺丝刀,拿取方便。”
李渊凑近一看,孔位打得很准,刚好能卡住工具的手柄。他忽然想起李阳电脑里的维修图纸,那些精确到毫米的标注,原来也能用到这旧箱子上。
“我来吧。”李渊拿起支画笔,蘸着李悦调好的迷彩漆,在箱子盖上画了个五角星。星角的线条有点歪,却比任何时候都要亮。
四、繁叶下的根
一周后的清晨,改造好的铁皮箱整整齐齐地摆在汽修铺的墙角。箱子盖被李阳装了液压杆,轻轻一按就能弹开;里面的隔板被苏瑶铺了层绒布,防止工具碰撞出声;李悦则在每个箱子上贴了张二维码,扫开就是里面工具的使用说明和保养方法。
第一个来修车的是位老太太,推着辆掉了链条的三轮车。李渊刚要弯腰,李阳已经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着链条盒,说:“爸,你看这里,齿轮磨损有点严重,得换个新的。”
李渊点点头,从铁皮箱里拿出把尖嘴钳。钳子的手柄上,缠着李悦直播间卖的防滑胶带,是她特意选的迷彩色。“这胶带不错,不打滑。”他的声音里带着点不好意思。
老太太看着墙角的铁皮箱,忽然笑了:“这箱子跟我家老头子当年的一样,他是修鞋的,用个铁皮箱装锥子和线,用了一辈子。”
李悦举着手机走过来,镜头对着老太太:“阿姨,您家老头子的工具箱还在吗?我们最近在做‘老物件新故事’的专题,想采访采访您。”
老太太乐呵呵地答应了,临走时,李阳帮她把三轮车的链条修好了,李渊则往链条盒里滴了点机油——是他按王班长的方子,用机油混着煤油调的,说“这样润滑效果最好”。
傍晚关店时,李渊从床底拖出了那只锈死的铁皮箱。李阳找来了扳手,李悦举着手机照明,苏瑶则递过那罐混着蜂蜡的黄油。四个人围着箱子忙活,影子在墙上晃成一团,像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
箱子打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樟脑味飘了出来。里面的旧军装叠得整整齐齐,军功章用红布包着,《机械维修手册》的扉页上,王班长的签名依然清晰。
“爸,这是……”李阳指着手册里夹着的张照片,上面是群穿着军装的年轻人,蹲在辆卡车前,其中一个举着扳手的,正是年轻时的李渊。
“这是我们连队修卡车的照片,”李渊的手指划过照片上的人,“那个戴眼镜的是王班长,他后来牺牲在抗洪一线了。”
李悦悄悄关掉了手机直播,把镜头对准了箱子里的物件。“爸,明天我把这些拍成视频吧,”她的声音很轻,“就叫‘工具箱里的春天’,告诉大家,有些东西看着旧了,其实里面藏着能长出新日子的种子。”
李渊没说话,只是拿起那本《机械维修手册》,递给李阳。“里面有些维修窍门,可能对你的电脑图纸有帮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也教教我怎么看那些数字,省得我总说你‘不懂’。”
李阳接过手册,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摩挲。李悦靠在苏瑶肩上,看着父亲和哥哥凑在一起研究手册的样子,忽然觉得,直播间的点赞数再高,也不如此刻汽修铺里的灯光暖。
夜色漫上来时,铁皮箱被重新摆在了墙角,里面的旧物件旁边,多了李阳的新扳手、李悦的直播支架,还有苏瑶的记账本。月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在箱子上投下片温柔的光晕,像给这家人的日子,镀上了层永远不会褪色的军绿色。
李渊坐在门槛上,看着对面老槐树上的叶子。秋风吹过,叶子沙沙作响,有老叶落下,却也有新的嫩芽在枝桠间悄悄冒头。他忽然明白,所谓“繁叶”,从来不是孤零零的茂盛。是工具箱里的旧物件能派上新用场,是老辈人的道理能融进年轻人的想法,是一家人的日子能像槐树枝蔓那样,缠缠绕绕,却始终向着阳光生长。
就像这军绿色的铁皮箱子,装的哪里是工具,分明是能长出春天的种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