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城

第466章 引雷(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问天城》最新章节。

洪堂主围着文墨转了一圈,看文墨并无大碍,他说:“你说你哪来那么大的胆子?还普通水,你给我消停点吧!你要是想试,就等到你跟着玄宗主修炼的时候再试。你先休息一下,等会儿再教你引雷术。”

文墨被谢洪洋拉到一旁的石凳上。坐了下来。谢洪洋问:“你真的没事?”

文墨摇头,说:“真没事,爆炸之前我有提前防范。你给我讲讲,爆炸的瞬间,你看到的情形是什么样的?”

谢洪洋想了想说:“倒是没看到什么特别的,不过那种爆炸感觉就像两个高手对战,灵力发生碰撞。”

文墨低头不语,他在沉思,刚才的爆炸的确如谢洪洋所说,是万重水和旋风在接触的瞬间并没有相融,而是发生的对抗。

他在想要怎么做才能做到风与水相融,就算用普通的水,也只是让爆炸没有刚才那么剧烈而已。

还没等文墨理出头绪,洪堂主便招呼他过去。洪堂主不想让文墨太过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文墨的这种行为太过危险,应该及时制止。

文墨起身,抖了抖衣袖,将心中念头暂且放下。他知晓洪堂主的用意,都是为了他好,还是应该先把今天的功课完成,然后再想其他。

洪堂主拿出一个卷轴,递给文墨。

“这是引雷术的口诀和心法,引雷术与唤风术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引雷术完全靠魂力施展。以你的灵魂境界,应该不成问题。关键是你能不能驱使雷霆,让它按照你的意愿行事。反正我是做不到,你天赋高,可以试试。”

洪堂主的一番话,听的谢洪洋直咧嘴,他心说:这老头,自己没做到的事就别往外说了,还让文墨试试。一个不留神,文墨就得挨雷劈。

文墨没拿洪堂主的话当调侃,他认真的研究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开始默念口诀。

“轰隆隆”

随着引雷术的心法运转,原本万里无云的碧空,霎时间阴云密布,闷雷滚滚。

“嚯”

谢洪洋从石凳上蹦了起来,大叫道:“小师叔的雷法天赋不会是与生俱来的吧?也没听说他用雷霆对敌啊!”

洪堂主抬头看天,感慨道:“老天爷赏饭吃,谁也嫉妒不来。”

说话间,此处空间微微震荡了一下,无极宗的护宗大阵毫无征兆的启动了。

玄煦在文墨运转引雷术心法时,就有所感应,立刻来到大阵中枢。当天上刚一出现阴云,玄煦当即开启护宗大阵。

无极宗的护宗大阵不仅能阻挡攻击,还能隔绝探查,大阵以外的人绝对看不到阵内的景象。

另外,玄煦在术法堂之外也布下一道隔绝阵法,在术法堂之外,除了他和吉镇海,谁也不知道术法堂里发生了什么?

“咔擦”

一道雷霆从天而降,劈在了术法堂的一面绣着银龙的旗幡之上。

这道雷霆虽然不算强大,但毕竟是雷霆,可是旗幡竟未损分毫。

文墨灵海里的雷击木变得躁动不安,跃跃欲试的想要出来被雷劈。好在有那片竹叶在体内形成压制,生生的将雷击木压在灵海里。

“轰隆隆”

天空中的雷霆蓄势待发,就像列阵的兵士等待冲锋的命令。

“咔嚓”,又一道雷霆落下。

文墨扬起右手,并指一点。那道比之前粗壮一些的雷霆,没有劈向银龙旗幡,而是劈在了文墨的高高扬起指尖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欲乘仙,法力无边
我欲乘仙,法力无边
关于我欲乘仙,法力无边:系统十年终觉醒,只要欲望足,一切皆可换。云曦撞上一件件诡事,比如夜半诡敲门,爬床送温暖;人面狗竟是人类所生。故系统检测宿主恐惧值达到100%,触发任务。……奇怪的是,云曦每次一晕倒后,周围都人烟寂灭,寸草不生,她原以为是系统失控,精神错乱。直到她知道自己被千年妖仙玄敕寄生,一路靠献祭族人友人爱人得机缘。她反而更加兴奋了,“我成仙,即众人成仙。
荞麦郎
渊鱼
渊鱼
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令狐志传
令狐志传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光羽潇潇
朝圣途
朝圣途
关于朝圣途:朝圣之途,百般坎坷,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何仙人就能遨游尘世,而凡人却只能做这井底之蛙,管中窥豹,任人宰割?慢热+无系统+传统玄幻简介无法体现一本好书的内容,请各位一起来品味人生一路的苦辣酸甜。若能成仙,究竟是抛弃红尘一路登天,还是为念心中七情六欲,谋福天地,开创盛世繁华。
雀雀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关于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有感情线,非后宫文,非第一人称,轻搞笑,且本书较为慢热,主角非圣母,非特殊情况下遇强敌能跑则跑,不会硬拼,有五大国国战情节,谢谢支持。)我穿越了,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世界里面。没想到我穿越一个国家的王子身体里面,这实在太棒了!终于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拥右抱的日子了。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自己穿越的这个国家两年后就要灭亡了。这可怎么办啊!……无意中我看到了一
万诗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