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关内关外》最新章节。
第10章1987年(1)
各种空虚冷冷冷吹起吹起风里梦
过去的心火般灼热今天已变了冰冻
记忆中突然又痛只因空虚再作弄
你似北风吹走我梦就让一切随风
——《让一切随风》钟镇涛1987
1.
盘下富贵录像厅到底不是小数目,李富需要一些时日凑钱。这期间,陈仁达与陈家贵在家中差点爆发全武行。但陈仁达要脸面,干不出去外面打砸的事,而陈家贵得避免激怒陈仁达,留足时间保住他的录像厅。最终,父子俩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表面皮笑肉不笑,内心咬牙又切齿。
富贵录像厅里,和明朗不太确定地问道:“贵哥真的要这样吗?一个月损失不少的。”
“嗯,去吧。”陈家贵说道。
和明朗讷讷地写好小黑板,放到录像厅门口,不一会门口围了一圈人,站在前面的男人念道:“为了回馈广大顾客,丰富邻里生活,富贵录像厅即日起,为大家提供两小时免费放映,时间为下午六点到八点间,欢迎大家前来观看,座位先到先得。”
“真的假的?以前看一场电影一块钱呢,现在免费,天上难道会掉馅饼?”
“不会是把人骗过来再收钱吧。”
“这个时间才下工,赶过来只能看一半了。”
“免费看一点是一点,没收你钱还要求上了?”
……
众人在外面议论纷纷,有信的,有不信的,但大多打算晚上过来一探究竟。
差不多下午五点半左右,富贵录像厅大门敞开,电视机从里间挪到外间,长条凳换成小板凳,可以坐得下更多人,墙壁上衣着暴露的电影海报被取下,换成了白色的留言板。
快到六点的时候,第一波观众陆陆续续到来,是不用进厂打工的老人儿童和家庭妇女,他们找了凳子坐下,聊天的聊天,吃水果的吃水果,甚至有人不耽误家务,篮子里掏出菜来摘,搞得集市一般吵吵嚷嚷。和明朗看着心疼极了,自己一早上辛辛苦苦打扫,才几分钟就一地果皮菜叶。
音乐响起,众人惊呼后安静下来,是珠江台收视率最高的短剧《乐叔与虾仔》。一个从茶楼退休的乐叔,整日手拄一把雨伞,带着一个卷发儿童虾仔,穿梭于广州的街头为人抱打不平。故事每集25分钟,一集一事,在本地收视率极高。
原本珠江台只有周末档才播出该剧,陈家贵却不知道怎么搞到录像,一次不间断放够两小时,看得男女老幼直呼过瘾。待免费放映结束,和明朗还会招呼观众在留言板上留下想看的内容,受欢迎的片名,接下来的日子就会出现在屏幕上。
如此一来,富贵录像厅的观众越来越多,常常是店里坐不下,一直站到了门外,甚至挤到了左右的店铺。但人老板并不恼,陈家贵提前打好了招呼,要他们准备一些零食饮料兜售,几日下来,虽然位置被占用了一点,但收入翻了几番,十分划算。
陈仁达正加速推进富贵录像厅的关门大吉,却不想频繁有村民跑到自己面前夸陈家贵,溢美之词听得陈仁达心慌。于是这个周末,陈家贵前脚才出门,陈仁达就悄悄跟了上去。
商业街上,两个阿婆正在吵架,陈家贵只是路过,就被两人一把扯住。
“阿贵,我从小看你长大,你来给我评评理。我们俩说好,一起买一筐梨,钱对半,梨也对半。你看她分的,把小的都给我,自己留大的。”穿红衣服的刘阿婆说着,抬手就想伸到对方的塑料袋里掏梨。
穿黄衣服的张阿婆虽然胖,但眼疾手快,立马就按住伸过来的手,说道:“哎,你这人年纪一把,怎么这样不讲理,对半分不就是按个数分,我还多给你俩,你怎么不识好人心。
“小的都给我,你还真是个好人!”刘阿婆说道。
眼看两个阿婆就要你拽我头发,我扯你衣服,扭打成一盘番茄炒鸡蛋。陈家贵突然喊了声长长的“停”,然后说道:“这样,两位阿婆先冷静下,我来看看怎么分,好吗?”
两人看了陈家贵一眼,以难得的默契说:“怎么分?你来分?”
“不不不,两位是长辈,手掂掂就知道几斤几两,我没那水平,”陈家贵连连摆手说:“这样,刘阿婆由你来分成两份,哪份多哪份少随你,但是,选的时候张阿婆先来。”
两个阿婆想想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同意了陈家贵的提议。张阿婆眼睛瞪得像铜铃,认真判断哪一堆更好。刘阿婆左右手逐一掂重,努力让两堆绝对均匀,生怕留给自己一堆不好的。最后,两人不吵不闹,满意地拿了一袋走了。
两个阿婆说话声音洪亮,陈仁达在后面听得一清二楚。易地而处,自己恐怕会苦口婆心地劝两位阿婆,乡里乡亲的,不要这般计较。这只是件小事,两位阿婆吵累了,自然就解决了,但绝对不会像陈家贵这般处理而令对方满意。
过去陈仁达自认了解儿子的很多事,这一瞬间他犹豫了,或许他不了解儿子更多事。转念一想,自己忧心忡忡许多年,可陈家贵虽然言行无状,除了那次集体斗殴,终究也没有闯过什么大祸。左右最近太忙,陈仁达瞬间没了教子心思,目送陈家贵离去,扭头回家了。
一周后,一个港商投资团访问深圳,顺道到南岭村考察。这个投资团,由电器组装、纺织玩具和食品加工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构成,投产快,周期短,可以快速提拉当地的就业和收入。
这样百益而无一害的好事,陈仁达自然不会放过。介绍词背了一遍又一遍,参观路线走了一回又一回。当天,陈仁达五十多岁的人,跟在市领导后面陪了一路。到他介绍村里情况时,声音洪亮得都不需要话筒,发言那叫一个激情澎湃,恨不得在投资团面前为南岭村吆喝起来。
一天下来,陈仁达忙得嗓子冒烟,腰腿哆嗦,好在辛苦没有浪费,当即就有两家企业表现出在南岭村建厂的意向。把投资团送上返程大巴后,陈仁达打算接下来先集中精力跟进后续事宜,暂时放陈家贵一马。
陈家贵并不知道陈仁达的手下留情,一心发动他的支持者拯救录像厅。他每天下午杵在人群中看电视,不时和身边的男女老少话几句家常。然后他会在大家看得最上瘾的时候,叹两口气,抱歉说富贵录像厅可能坚持不了多久了,因为他老窦说他伤风败俗,要他关门大吉。这时,任谁都会义愤填膺地替他抱不平,表示如果村长一意孤行,自己一定不会袖手旁观,定要叫上所有人去村委会抗议。
今天放的是《少林与咏春》,少林是拳法刚烈,咏春是以柔克刚,对攻起来,精彩异常。看到兴起,陈家贵跟身旁的几个猪朋狗友说起自己学过武术,师傅是七娘沟的一个罗姓老人,声称是隋朝大将罗士信的后裔,身怀三拳四棍七套绝技。
陈家贵本来打算做他最后一个关门弟子,可惜偷偷练拳被陈仁达发现了,挨了一顿打后被迫和罗师傅断了联系,最终只习得“开四门”“单兵救主”和“父子同拳”三套拳术的皮毛。
几人大笑起来,打趣说陈家贵吹牛,会武术还能被老窦打,再说七娘沟这个名字这么奇怪,自己根本没听说过。
陈家贵气不忿,正要以拳脚服人,身后一个声音怯生生问道:“你知道七娘沟?”
陈家贵回头,就看到一男孩,十六七岁的样子,长得细皮嫩肉,花骨朵一般,明显不是风吹日晒长出的本地人。
“知道啊,怎么了?”陈家贵退出人群,靠近男孩说道。
“能带我去吗?我可以付报酬。”男孩说道。
“你还没成年吧?干嘛不找大人带你去?”陈家贵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