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悠闲度日》最新章节。
两天后,瘦老头趁着夜色摸到了王建军家里,轻轻叩门。
王建军开门,看到来人后将其拽入家中。
瘦老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压低声音道:
“王处长,东西都给您办妥了!”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
侨汇券二十张(每张可兑5元外汇商品,黑市价翻倍);
工业券十五张
(能买自行车、缝纫机等紧俏货);
茅台酒票五张。
(凭票可购茅台酒,市面难求,当时茅台8元/瓶,但凭票供应,普通人根本搞不到);
现金八十元(走的是“单位补助”名义,账面上干干净净)。
当时国营药店收购价约80-120元/株,黑市价至少翻倍。
王建军这参实际价值超500元,但为避免风险,只拿了部分回报。
瘦老头擦了擦汗,低声道:
“您那几株山参,买主看了直咂嘴,说是‘六品叶’的老参,至少五六十年往上!
他们不敢明着收,走的是‘特殊药材调拨’的名义。
账上做了‘革命医疗物资’,钱和票都在这儿了。”
王建军点点头,随手抽了两张侨汇券塞给瘦老头:
“辛苦你了。”
瘦老头连忙推辞:
“哎哟,这可不敢!买主说了,下回要有这样的参,直接找他。
价钱还能再商量!”
王建军笑了笑,没接话。
他心里清楚,这些参都是空间里长的,品质比外头的强了不止一星半点,真要敞开了卖,怕是能惊动药材公司的人。
但现在这年月,闷声发财才是王道。
王建军推门进屋时,聂文君正坐在炕沿上做小鞋子。
肚子里的小家伙也没几个月就要生了。
三个丫头挤在里屋炕上睡着了,小靖雯还抱着半块烤白薯。
“回来了?”
聂文君头也不抬,手里的锥子在鞋底上戳出个洞:
“小家伙们刚刚烧了个白薯,你要不要吃点?”
王建军从棉袄内兜掏出瘦老头给他的手布包,往炕桌上一放:
“这是卖参的收获。”
聂文君解开手绢,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八张大团结等票据。
她眼睛一亮,赶紧朝窗外张望了下,压低声音道:
“这么多票啊?”
聂文君从炕柜深处摸出个本子,里头记录着他们家这些年的积蓄。
当然,记录的数据也就她自己能看懂,王建军都不一定知道她怎么记的。
只见聂文君们满脸放光地嘀咕着:“现金?算上今天的,统共攒了两万三千六百七十二块八毛。
这些钱分三处藏着——饼干盒里八百,米缸底下八百。
剩下都存在东四、西单两个储蓄所,用的都是“远亲”亲戚的名字。
要不是王建军空间还藏着些,不然还能多出来万把块钱。
这些都是他去黑市买卖赚的。
另外的大头就是娄振华给他在港岛弄的那些地契和股票。
自从有了那些东西后,王建军总感觉自己打猎卖钱这些买卖来钱太慢了。
票证:工业券攒了六十五张,布票一百八十尺,全国粮票四百三十斤。
例如侨汇卷,茅台票等杂七杂八的票也有不少。
另外还有几张自行车票,黑市上能换小半扇猪肉。
硬货也是有着不少,小黄鱼,大黄鱼各有六根,三根(娄振华给的王建军没说)。
王建军1958年就当上保卫处长,那时候月工资就有一百多块。
后来兼了副厂长,涨到一百四十九块五。
聂文君在纺织厂当质检员,每月四十八块,前几年刚升了科长,又是一大笔钱。
但真正的大头,是王建军这些年“打猎”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