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唐伯虎

第3章 吴门喜事(上)(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邂逅唐伯虎》最新章节。

小半坛大白,我和先生一阵喝得畅快淋漓。

我不知道自己也会跟着先生如此喝法。我只知道一件事情,能够有如此机会亲近他,聆听他的身世感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当然,在这幸运中,我必须要了解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他在年轻时的生活,包括他的个人交往。先生早年曾有个文化小圈子,叫做什么“江南四大才子”?这四个人,又是如何聚到一块儿的?

其实每个人在这世上一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触,一个人一辈子,大概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挚友。何为挚友?是那种可以说出心里话,可以凑在一块儿喝顿烂醉的小酒,可以在你困顿之时无私地帮助你,甚至在你精神疲惫之时,可以用他的心灵来温暖你的心房,帮你排解忧愁。

哦!先生一生挚友到底有多少呢?无论正史还是民间野史,似乎所有人认可的至少有两个吧?一个是祝允明,因其右手六指,世称祝枝山,以书法见长,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之一。先生少年时,亦曾在书法上受他指点。另一个便是文徵明,画艺书法同时了得,又以画艺著称。再有一个是徐公祯卿,一本诗学理论著作《谈艺录》,不但震惊大明朝野,甚至连后来反复古的钱谦益先生也尊崇倍至。

另外还有一个叫张灵的小子,字梦晋,亦是吴趋里人。这个人,应是与他私交甚笃,但世传故事不多,止有几个小段。两人在十多岁时,还曾一齐光着屁股在吴县城南门外的池塘里泼水嬉戏,惹得少妇姑娘远远躲避而行,甚至连赖大娘这等老年女人看到,竟也皱起眉头道头:“唐家小子虽有少年才智,但此等有伤风化之事,怎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做出来?”后来长大成人,两个谈诗论文,无不投机,甚至画风都有相似之处。只是因他一生专情,陷入镜中花水中月的故事,过度悲伤终致大病夭亡,无人能够回天。

再后来,又添了一个忘年之交,那个王宠,他比先生要小二十多岁吧?因为是老祝一时收的学生,他们之间也相熟了。四十多岁的他,与王宠竟也惺惺相惜打得火热,自己有个心爱的女儿,索性指定给他的儿子为亲,心事一了,人生自然畅快无比。

再有一个,先生似乎半生再未提及。这个人,说起来有名,史上亦可考,似乎后人对他的评价不薄,说他在大明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与先生交往这段公案上,却有许多疑点。比如先生一生遭受最大打击的那次科考,似乎告发人就是他。甚至后来先生再娶的一个夫人何氏,本来希望先生高中魁榜安享世禄,但先生意外沾上冤狱,他的这位同科好友却得中进士。于是,何氏索性投奔人家而去。先生当时也属绝望加无奈吧!一纸休书,干脆成全了人家。自此之后,他与这位朋友完全断绝关系。

先生似乎还有一些好友,比如……

之前了解到这些情况时,我竟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试想,以先生的先天聪慧和才气,交一二朋友完全正常,但他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挚友?不错,他们之间,除了诚挚的友谊,应该还有着对明中期吴门文学艺术的担当。比如“吴门四杰”,比如“吴门四子”,“四杰”是指绘画艺术,“四子”是指诗书学问,二者有所不同。

这些事情,都是我所关心的。因为在我所处的环境中,就有这种困惑存在。我的生活中,只是三两普通同事,只有很普通的交往,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够达到先生和老祝、徵明、梦晋、王宠那样的关系吧?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原因,最大的原因,当然是我的性格使然。比如我一直自以为精通些什么,但在我生活之中,与我相近,甚至可以与之交流的对象却没有。我的爱好,令我无暇分心大量精力去应酬,再加上酒力所限,有时候,坐到那种酒酣耳热的场所甚至是一种煎熬。

但现代的社会,人际的交往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你不去结交别人,别人久而久之,也会冷落你。时间长了,别人便会有一个生活的圈子,而你就会是一个孤独的落魄者,一个别人眼中的异物。到那时候,你只能一个人享受属于自己的孤独,慢慢习惯,慢慢老去。

所以,对于性格本来高傲的先生能够有如此众多的好友,我开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索性就问:“先生,您的交涉颇为广阔,似乎他们也都愿意和您深交,这样的朋友,一定不会少吧?”

“嗯!他们倒都愿意和我交往。这个,你感觉奇怪吗?”先生现在似乎带些醉意了,两眼直瞪着我,似乎要了解我问话的意图。

“不是,我只是羡慕罢了。您要知道,在交往人方面,我是个弱项,我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只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存在,一度我也曾苦恼,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但似乎我并无更好的办法,所以我才会对先生嫉妒,因为你和你的朋友都是感情至深,你们的友情,真的令我佩服之至。或者通过对您的了解,我可以学到一点什么吧?”

“关于交往的问题,你能学到什么呢?”先生听到这儿微微笑了,大概他也以自己的朋友为骄傲吧?不错,他应该满足的。他所交往的这些朋友,第一是朋友,第二是文友,第三还有兄长,还有兄弟。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巨大,但他们就是这样奇怪地聚到了一块儿,而且创造了一代文学艺术的历史。他们的成就对后人影响巨大,已经成为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中不可回避的领地。

“看样子,你还是想听我讲我的身世啊!不错,我的身世,就是我一生交往的故事。这其中,我首先得感谢老祝,他可是大我整整十岁呢!当我还是小顽童的时候,他姥爷就已经领着我上他家学习书法。他姥爷的书法,可是我们吴门中最有名的。当然,后来与街坊小辈一同入学,我又结识了徵明老弟,他和我是同年,只是生日比我小。还有梦晋,他也要比我小些,我们上徵明家玩,徵明他爹文林先生偏要逼他读书,他本来是想找我们玩的,后来竟也成了学友……”

先生的叙述中,除了以上提及的人物,还有哪些与他情谊至深的好友呢?似乎挺多,而且许多都是吴门名士。比如刘协中,与沈周、都穆、允明、徵明等为友,与先生却是密友,为人“温厚静默,对长者无一剩语,居家庭孝慈肫笃”。先生曾用“勤、义、孝、知”四个字概括他的品行,甚至用了“是知义则朋友,情犹骨肉”之辞表达与他的关系。此种骨肉之情,又岂普通的朋友关系?

再有一个袁臣器,游遍江山大川,返家后,将其所经历山川陵陆和冲隘名胜绘成一图。先生闻之,亲往拜访,二人竟成密友。再有富甲一方的丁文祥,谈诗校书的俞弁,乃至相见恨晚的后生辈王宠和袁永之,这两个人,一个成为他的儿女亲家,另外一个则是第一个整理先生一生文集,并刻印成书的人。至于文集的序,也是袁永之所写。此种关系,想来又是非同一般吧?

至于共同喜好藏书旅游的黄云、同样喜爱藏书的朱承爵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又一幅江南清新秀丽的水墨画面,开始缓缓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画中的主角,当然是时在八九岁的小伯虎,在他身边,是十八九岁的允明,是同年的徵明和梦晋,那个徐祯卿,现在大概还在他娘肚子里吧?徵明和梦晋,分明跟着小伯虎从小玩耍,小伯虎上学,他二人天天跟随……

哦!似乎看过一些史料,说是小伯虎和允明以及徵明是十四五岁后才开始交往的。但我一直有个疑问,其实沈周先生与允明的祖父两家本为姻亲关系,二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那么允明从小接受沈周先生的指点亦不为过。恰恰也是史料中的记载,小伯虎随沈周先生学习书画时年方九岁,显而易见,他跟允明的认识,不应到十四五岁吧?

现在唯一可以推断的是,那时的小伯虎还只是一个稍带顽皮的小屁孩儿,那时的允明可是已经中过秀才准备进苏州府学读书的生员了,他的眼中,应该尚未对这个小屁孩儿产生特别的印象吧?……

“先生,您和允明的关系算是一生中最深厚的了。您和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您到底能告诉我多少人生的故事呢?”

现在先生就在我面前,我相信,如果他可以告诉我,一定就是历史的真相。只可惜,我完全感觉不到这是在梦中,我只知道我在同他实实在在地喝酒,实实在在地交流着互相之间需要知道的一些东西。

“好小子,你这次找我,事儿可是不少。你是想了解我的一生吧?其实许多年来,社会上根本没有多少人了解我,他们只知道我的风流和快活,并不知道我内心的忧伤和痛苦……”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开元之治后,晚年的唐玄宗纵情声色,荒废朝政,附属诸国,不但久不纳贡,而且屡扰边境,再加上各地藩王拥兵自重,雄据一方,种种原因,导致大唐每况愈下,大有分崩离析之象。易林重获新生,有好多事情想要做……他想要纵横大唐,即使开局不顺也要力挽狂澜。梁羽游历天下,寻找心中明主……他想要一展抱负,践行纵横之道。卷入历史洪流的易林和梁羽,在与诸多势力的周旋角逐中,是否能逆天改命……
聚散流云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原神:生于魔神战争前
某个原批在某个肝原神的深夜突然猝死,来到了提瓦特大陆。在这个双子还未降临的时代,在这个七神还未出现的时代,在这个剧情还未开始的时代,在这个群魔并起,诸神争霸的时代。原批中的肝帝疯狂成长,在这个新的世界谱写篇章。烛螭:老婆们我来了当魔神战争开始,身为魔神中的一员,是偏安一方,还是争夺七神的宝座。
李艾玉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