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袁术,诛宦从十常侍孙女开始》最新章节。
九月二十三,宫里传出消息,卫将军董卓孙女,小字董白,将与陈留王刘协约为婚姻,待年纪一到,便为陈留王妃。
消息一出,洛阳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九月好日子多,八成真如钦天监所说百年难得一遇。
不然怎么中旬袁家忽然娶亲,下旬陈留王便订婚?
也有人传说,董家女贵不可言,当为皇后,何大将军与太傅都想提议嫁给天子,奈何董将军不愿意掺和其中。
有人说董将军明哲保身,也有人说董卓边鄙武夫,入不得洛阳贵人的眼。
总之,好生热闹。
九月二十四,董家大摆宴席,洛阳权贵尽皆到场,熟悉与不熟悉,总得给这位即将升起的政治新星几分面子。
“将军,整个洛阳有头有脸的人物全到了。”
董卓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半晌,看向身边李儒。
“那荀慈明来了吗?”
“早早便来了。”李儒眼珠微动,“将军,不知,您为何专问他而不问其余人?”
董卓面带玩味,看向李儒。
“文儒,你莫非是在考校我吗?”
“不敢。”
“无妨,我且说说,看看我心中所想可有遗漏。”
“荀慈明几十年的名声,我不知其人本事,但所谓盛名之下无虚士,八龙的名声,可是响彻汝颖。”
“也正是这名声,所谓士人,一生求名,名声便能当饭吃,当五铢钱花,当政绩用!”
“我等不管如何行事,总要有些名人做背书,袁家不用,何进也不用,但我得用,给他个职位,就算他尸位素餐,也算我董卓千金买马骨!”
说完,董卓看向李儒,示意其说话。
“将军所想,极为妥当,只是……”
“只是什么?文儒随我多年,计无虚发,就是忒磨磨唧唧。快说快说!”
“只是,将军不可小瞧天下英雄,也不必高估朝中诸公。”
“荀爽来洛阳一事,我打听清楚,是其侄孙黄门侍郎荀攸一封书信所致,只是书信往来需要时间,而就是这时间,才有前后几日的惊天之变。”
“将军若是将荀爽看做投机谋利之辈,或许差了,其人六十有余,难说心思。”
董卓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
谁说年纪大便淡泊名利的,殊不知近几年还有人花了大价钱买了个三公之位。
没错,说的就是曹孟德他爹曹嵩!
荀爽恰好来京,无所图?
呵!
……
“公达兄,几日不见,甚是想念。”
袁术见到荀攸进门,推开董府下人,上前一把抓住荀攸双手。
这时代抓住双手可是极其亲密的关系了,荀攸一时没反应过来。
“今日天早,可曾吃过了?”袁术打趣一声,忽然看见荀攸身边一位老者笑吟吟地看着他。
“见过长者,不知……”
荀爽爽朗一笑。
“你便是袁公路吗?不错不错,早听闻你大名,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袁术一脸尴尬,自己的大名?老人家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吗?
一时间又没想到这人是谁,偷眼看向荀攸求救,荀攸正想开口介绍,只听旁边一人开口:
“晚辈袁基,携家弟公路,见过慈明先生。”
来人正是袁基,荀爽伸手虚扶。
“原来是太仆,老朽白身当不得如此礼节。”
“慈明先生折煞晚辈了。”
说完,又转向袁术。
“公路,这位是慈明先生,所谓荀氏八龙,慈明无双,你莫不是忘了?”
袁术一时间尴尬,不过这荀氏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
“晚辈失礼,多年未曾回颍川,方才便看慈明先生面善,原来是小时候见过。”
“见过见过,头些年缑氏县中也曾见你风采!”
袁术愈发尴尬,和刘备斗鸡走狗一事,或许是过不去了。
“叔祖,公路早不像当年荒唐了,如今官居后将军。”
荀攸提了一句,荀爽却仿佛才知道一般。
“不错不错,你兄长也是不惑之年才做了太仆,你年纪轻轻便是后将军,日后或许比你兄长还要出息几分。”
说完,也不理三人,径直向中堂走去,自有董家人早早迎接,好好款待。
“公达,你叔祖这是……”
荀攸也一头雾水,实在想不通自己这叔祖要干什么。
袁基却是若有所思,“慈明先生自去内堂,公达便与我等一同前去入席,如何?”
……
“原来是慈明先生,快来快来,这边有请。”
一中年人满脸笑意上前迎接。
“原来是……伯喈先生,快走快走,莫要挡路!”
蔡邕瞬间满脸通红,又无处可发作,只能跟着荀爽,一路走到后堂。
“卫将军,不知前日送礼到我家里可有何事?所谓无功不受禄,今日特意来此询问,又为何不允许我出京啊?”
董卓见到荀爽大步走来,急忙上前迎接,宽大的身躯配上满是喜气的笑脸,如同那佛家弥勒般可爱。
“慈明先生,慈明先生。”董卓仿佛见了什么至宝,不忍心去摸,只能叫两声快活快活。
“慈明先生……”
“老朽人便在这儿,卫将军为何叫了三次?”
“实在是久仰慈明先生大名,卓也是生于颍川,自幼便梦想拜于慈明先生门下,只是因缘际会,一直未曾相识。”
“入洛阳之后,听说慈明先生也来了京城,卓本想当时便去,奈何军务缠身,一时间脱身不得,于是派人送去些许物件,担心慈明先生用不习惯。”
“今日小女订婚,特意摆宴席,一来谢天家大恩,二来也想见见慈明先生。”
说完,董卓立定,躬身一礼。
荀爽低头,瞥见董卓竟然没穿鞋,只穿着袜子站于堂内,嘴角微挑,仿佛没看见。
“卫将军请起,老朽白身,哪担得起如此礼节……”
没等说完,就听旁边蔡邕啊呀一声。
“卫将军为迎接慈明先生,竟然来不及穿上鞋,实在是……哎呀呀!”
“早听闻伯喈琴艺登峰造极,近年来又得焦尾琴,莫不是弹琴时还有余温,以至于至今还只会大呼小叫,莫不是灼伤之痛还没好?”
蔡邕本就不善于言辞,一时间被怼得张口却无言,脸色渐渐由红转白。
“慈明先生说笑了,伯喈先生开书法之先河,日后也是竹帛留名之人,琴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名,也必然有史书一笔。”
李儒本躲在后堂,见荀爽怼蔡邕,心知不好,急忙出来解围。
“想来这位便是李文儒了吧,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不敢当,不敢当。”
李儒下意识回了两句,心里却思索自己有什么大名能入了这位的耳。
“哪里有不敢之说,用不了多少时日,天下谁不知你李文儒?数千兵马在洛阳内外来来回回走了五六日还多,莫不是学孙武增灶吗?”
此话一出,董卓和李儒都变了脸色,而蔡邕则是一头雾水。
……
“原来如此,之前听说慈明先生来京,却未曾露面,还以为是讹传。”
袁基与袁术,荀攸站在院中墙边闲谈。
“不是讹传,月初我便照常去信问候叔祖,不几日便听说叔祖要来京了,想必也只是闲来无事。”
袁基点头,袁术则是微微皱眉。
这么巧吗?
三人正闲聊间,看见大门外一名武将被接入庭院。
“这位是丁原丁建阳,驻扎在河内,今日也接到董仲颖的请帖了?”
荀攸面露疑惑,倒也不觉得有什么特殊。
而袁术的关注点却完全不在丁原,其身后有一名卫士,腰挎长剑,身长九尺,威风凛凛。
吕布?吕布!
一时间袁术心思电转,各种想法都浮上心头。
两米二!一定有两米二,袁术几人身高都接近一米八,也就能到这人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