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

第91章 老丈人的执念(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悠闲的大学时代海钓社团生活》最新章节。

但是,嘴里的鱼肉有些辣啊。

哈~嘶哈~饮料呢?雪碧呢?肥宅快乐水呢?

跟着姐弟俩一起进来的还有李建颖的父母。

“爸,妈,快进来坐着,喝口热茶咱们准备开饭。”

李建颖老爸李国振,今年65了,退休前是中国海监第一支队的一名渔业专家。

“海源啊,我听小颖说你今天收获不小,我看看。”

说着,李国振站在了照片墙前。

“嚯,这大黄鱼不小啊!这是驴皮寨还是寨花?”

“寨花吗?寨花长这么大可真是不容易啊!”

“但是,咱这边儿也不会出现大黄鱼啊?它哪来的呢?”

“爸,先来吃饭吧,一边吃一边聊。”敖海源把碗碟筷子放在桌子上,解下了围裙说道。

“行了,老头子,别研究了,快坐下来吃饭。”

岳母邱淑敏拽了一下自家老头子。

“来,慕之博兮,坐姥姥身边来。尝尝你爸的手艺。”

对于这个女婿,老两口是相当的满意的。

脾气好,能赚钱,还会做饭。

给老丈人倒了一杯花雕,自己则整了一杯二锅头。

“嗯,鱼肉鲜甜嫩滑之余,还有柠檬清香味与鲜辣味。”吃了一块泰式青柠蒸海鲈,李国振竖起大拇指。

“别说,这个菜还真是,整体味道酸辣鲜香,有柠檬的香气。”岳母也对敖海源的这道菜称赞有加。

柠檬有除腥、解腻的作用外,还能提鲜的作用。

“您二老再尝尝这个香辣鲈鱼锅。”敖海源又给岳父母各夹了一块鱼块。

“麻辣鲜香!麻辣鲜香!”

“下肚之后整个人都热乎乎的,真不错!”

今天的两道菜算是大获成功。

除了聊天说话,这晚餐桌上最多的声音就被辣的嘶哈吸凉气的声音。

吃完晚饭,敖慕之和敖博兮的小嘴红彤彤的,跟抹了口红唇膏一样。

晚饭后一壶普洱,四个大人喝茶聊天,两个小的端着一杯水去写作业。

话题说着说着又回到了今天的大黄鱼身上。

“可能你今天钓的这条鱼是随着日本暖流过来的,虽说大黄鱼有明显的越冬、生殖、索饵洄游习惯,秋末时便会游回水深100m左右的越冬场进行越冬,这条鱼与族群游散了也说不定。”

喝了一口茶,李国振摇头轻叹。

“‘琐碎金鳞软玉膏,冰缸满载入关舫。’这是清代诗人王莳蕙在《黄花鱼》一诗中对浙江省沿海一带渔民捕捞大黄鱼时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四大海产之一的大黄鱼,那过去是有多无比辉煌的捕捞产量记录和加工产业,如今却落入野生种群一鱼难求的尴尬境地。”

对于野生大黄鱼近乎绝迹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像武侠世界的六指琴魔用琴声杀人于无形的绝技,敲罟(gu(∨)),一种利用声音捕杀鱼类的古老渔法,跟其他一切捕鱼方法相比,其威力实在是太强悍太霸道了!

半个世纪前,这种原来只在潮汕蜑(da(\)n)家渔民之间秘密流传的捕鱼利器突然像魔剑一样出鞘,划过了大半个南中国海,在中国的近海渔业身上留下了一道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

1954年初,敲罟作业先是扩散到毗邻潮汕的福建东山和诏安,随即作为一种先进的渔法被福建省水产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1956年传入浙江后,从温州到舟山渔场,大黄鱼捕获量一下子增产十倍以上,随后又一落千丈。1959年,鉴于敲罟作业对鱼类资源破坏严重,且屡次引发渔场纠纷,遂被国务院明令禁止,但迟至1964年才完全绝迹。

那么为什么这种被后世认为是造成野生大黄鱼绝迹的“终极渔法”,却能够在发源地潮汕流传几百年而相安无事呢?

跟华南虎和长江鲥鱼一样,野生大黄鱼灭绝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资源永无休止的掠夺!

清嘉庆《澄海县志》对敲罟有过这样的记载:“春夏间天晴无风,掌圈者集数十蜑船出港,给以饮食,择老练者为长年(即舵公)。至洋,长年居中,众蜑群而听命焉。以旗挥之,咸相率远布,令幼稚环圈击板以驱鱼。逾时,复以旗招之,使圈渐逼,而击板益急,不论何鱼,凡头有沙者,毕集圈内,困不能舒,若其头无沙,即逝矣。长年张网取之,或多至数十担,获利什伯。若所获少,俗谓之扣白圈。”

地方志书的记载也透露:第一,敲罟只在春夏间进行;第二,敲罟是蜑民采用的捕捞方式。

旧时潮汕虽然海边各县均有敲罟,但范围较小,如潮阳全县只是达濠的东湖和广澳村有罟艚,而且多在春汛进行,对资源破坏不太严重。

这大概是因为蜑民虽然是潮州人的族源之一,但这种“水上人家”很像西方的吉普赛人,人数不多而且对自然存有敬畏之心。

但是大黄鱼实在太美味了,美味到能感动人的灵魂。也正是它的美味,导致了它会被大量捕捉濒临灭绝的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就曾被感动过。洪武开元后,渔业赋税非常繁重,当时江苏吕四镇的渔民就几次向朝廷请求减税,结果没有回音。这其中有一位渔民叫葛原六,非常聪明,他精心挑选了100条上好的黄鱼去南京见皇帝。这供上去的大黄鱼无论是红烧还是熬汤,蒜瓣状的鱼肉细嫩香滑,让人无不回味,朱皇帝吃得甚是开心,于是就召见了葛原六。听完他的诉求之后,朱元璋当即就减免了举国的渔业赋税。大黄鱼就这样华丽丽地将大明王朝渔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一个档次。

再有就是中医对大黄鱼的推崇和民间的极力吹捧,也让这些石首科鱼类处于濒临灭绝的尴尬处境。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唇鱼(Bahaba taipingensis)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上等大补品”的黄唇鱼鱼肚,俗称鳘(mǐn)鱼胶,一两百万都不能阻止收藏人士们极力抢着去下单的冲动。

不幸的是,随着大黄鱼资源的极度匮乏,现在市场上的黄花胶恐怕都是用其他石首鱼的鳔来假冒的了,其实也算不上假冒,只是在市场上售卖的各种鱼胶很多都叫黄花胶罢了。

李国振退休前的最主要工作,就是从事鱼苗人工增殖放流,作为外派专家,专门去过东海进行过工作。

“你们说的那个一网1500斤的新闻我也看了。”

“1500斤大黄鱼,谈不上成为族群,但也是非常庞大的数量,如果这些大黄鱼在放流过程中慢慢成群成族的话,被一网打尽,说实话实在太可惜了。”

今天的老岳父晚饭没少喝,或许是看到姑爷钓了一条大黄鱼高兴,也可能是想到这个鱼种现在的尴尬,说的有些多。

一直聊到晚上快22点,才被老岳母拉着打车回家睡觉。

临走前还在跟敖海源说再去钓鱼喊着他,他也好久没出去钓鱼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叫李三一,自创武学的天才
我叫李三一,自创武学的天才
关于我叫李三一,自创武学的天才:非穿越,无系统,偏高武,多线感情,不低智。故事发生在一个葫芦形的世界,主角李三一很有修武的天赋,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走出家乡,成就武学巅峰。成长的过程中,李三一得到的很多人的帮助,结交了许多朋友,也收获了爱情。成长的路自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这个世界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所以并不会没完没了的打打杀杀,李三一的成长之路也不需要踏着尸山血海。故事情节发展与大多数高武玄幻世界的
BuonoSky
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
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
关于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刚从加拿大回国的许筠豪在一次偶遇中对邵舒妍一见钟情,刚好两人当晚要参加同一个晚会,晚会上本想抓弄人的邵舒妍却被许筠豪霸气抓去跳舞,气得邵舒妍发誓要好好报复,两人的生活从此交织在了一起,两人强大的魅力却又各引狂蜂浪蝶……好不容易两人在一起又因青春不懂爱,总是误会重重……
任晴希
开局天降正义,我竟被FBI盯上
开局天降正义,我竟被FBI盯上
关于开局天降正义,我竟被FBI盯上:作者:我安排了你穿越李子书:太好了作者:还是个富四代,身价超过十亿美刀李子书:真棒作者:还给你一个名为天降正义的金手指,打击犯罪就能获得奖励李子书:那么说我就像钢铁侠一样是个有钱的正义化身。超级英雄作者:没有那么夸张,你还是大集团老板,唐人街的领袖。李子书:越来越期待了作者:就是有点问题李子书:没事,其他都是小问题作者:作为圣洛都最大的华人家族首领,龙头,你一
台灯下的节奏
我在天庭作死的日子
我在天庭作死的日子
关于我在天庭作死的日子:玉帝:现在是天庭时间晚上七点整,天庭改革以来,日新月异,沧海桑田,神仙安居乐业,恪尽职守,妖族安分守己,凡人自立自强,天庭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的努力。现在发布紧急预警,紧急预警,蒋游又出现了,大家赶紧回家,晚上不要出门,严防死守,这货又要作死...
台灯下的节奏
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
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
1962年秋,20岁的李建平大学毕业,凭借炼钢专业背景分配至红星轧钢厂技术科。他带着前世记忆穿越而来,深知四合院剧情走向,一边在轧钢厂规划职业晋升,一边在四合院布局家业,在特殊年代里,以大学生的智慧和对时代的预判,开启了事业与家业的双线逆袭之路。
鲸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