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第147章 义利之争(下)(1/1)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最新章节。

庾于陵则大觉钦佩,心想舜帝和子贡的例子我怎么没想到,这《书大传》和《史记》我也是读过的呀!看来还是读得不熟啊!不行!得下功夫苦读才是!

庾黔娄见场面隐隐有失控的苗头,赶紧眼神询问父亲,是否要出面制止争执。

庾易则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插手。

柳憕冷笑道:“文过饰非,言辩而伪。冀以聋瞽人之耳目,颠倒黑白,实在是不入流的做法。王扬,你若直承己过,我反而高看你一眼。强词夺理,遂堕下品!”

他坐正身体,收敛笑容,严肃说道:

“舜帝起于民间,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虽为邀利,然当此之时,尚非士大夫也,故不可责之。子贡本上智之才,却分心于功利机巧,由是不及颜回,不能得大道!所以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居然还厚着脸皮和圣王贤达相提并论?何其可笑!”

众人闻此,脸色皆变。

这番话不仅攻击性强,侮辱性大,立论还极稳!可谓字字用经典,句句是道理,将王扬举的两个例子一举推翻!一句‘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已让人不能驳,再来一句‘相提并论’直接封死王扬后路,简直让人辩无可辩,说无可说!

颜幼成不禁想如果自己是王扬,那真是得面红耳赤,不能出一言以对了。

庾黔娄心道,上次王扬论南北形势,说得柳憕哑口无言,这次恐怕要颠倒过来了。

庾于陵则听得心惊肉跳,很是担心王扬下不了台,失了颜面。先圣于利义之辨早有定论,柳憕占着圣贤道义,居高临下,势大难挡啊!

谢星涵虽不信王扬会被驳倒,但眉间亦现担忧之色,手指微握。

王扬也不生气,微微笑道:

“瞽者不能享文章之观,聋者不能听钟鼓之声。岂唯耳目有聋盲哉?知亦有之!唐虞之世,风俗淳朴。上如标枝,无临下之心;下如野鹿,无卑缩之态。尊若尧舜,不过夏日葛衣,冬日鹿裘,茅茨不翦,采椽不刮,贵庶之别,岂如今日哉?

于时没有士,也没有大夫,你所津津乐道之‘士大夫’,上推春秋之初,亦非如何高贵之身份。《左传》言:‘士有隶子弟’,即是以自己子弟为仆隶。故杜预注云:‘士卑,自以其子弟为仆隶也。’《曲礼》言:‘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亦是为隶之证!《说文》谓:‘士者,事也。’幼则为隶,长则任事,何高贵之有?

你以士大夫拟于舜,意其未成士大夫前可求利,成于士大夫则不可,此可谓擂鼓两通,不(扑)通、不(扑)通——”王扬蹙着眉,拖着长音,有如吟读戏词。

座中包括庾易、颜幼成在内,听到此处都忍不住发笑,柳憕则面如猪肝色。

王扬话锋一转,声调恢复正常:“但这是你学问不到,我不怪你。可你说子贡分心商贾故不能及颜回,不能得大道。这就属于事理不明了。譬如我说你柳憕气量不如我大,所以学问不如我高——”

柳憕大怒:“王扬!你竟敢羞辱我!”

王扬收扇一指:“你看,我就知道你会生气。因为你学问不如我高,并不一定是由于气量造成的啊!当然,你的气量是没问题的,大家都知道,我就是举个例子,你别配合印证我......”

柳憕气得身子发颤,庾于陵捂额憋笑,颜幼成差点喷酒,谢星涵直接以扇遮面,扇面连抖!庾易笑着摇头,庾黔娄则一边忍笑一边发誓:以后不管什么情况,绝对不和王扬辩论,这厮太无敌了......

王扬折扇一敲桌案:“所以啊,你说子贡不及颜回,不能得道,也不一定就和从商有关。若按你这么说,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除了颜回自己,全都不如颜回,难道都是从商分心害的?孔子说自己和颜回比‘弗如也。’难道孔子也是从商分心——”

柳憕好不容易抓住王扬漏洞,立即道:“这是谦辞!谦辞你懂吗?”

王扬得逞而笑:“是啊!那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如何就不能是谦辞了呢?”

柳憕一噎,大悔中计。

“还有你引庄子的‘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引得很好,以后就别引了。此乃道家坐忘反真之说,与你据儒家道义驳我之目的刚好相反。若按你这个引用法,那孔子嗜仁,孟子欲义,天机岂不都浅?至于你柳憕自诩执义而辨,那更是浅上加浅,不值一观了。”

“你!”柳憕气结,手指王扬,胸膛起伏。

“还有你说我厚脸皮和圣王贤达相提并论,这个我承认。但我为什么厚脸皮你自己心里没数吗?还不是要照顾你这个浅人!浅人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因为人浅啊,只知道法古循旧,安于故俗,所以只能接受先贤的例子。但别看你推崇舜帝。使舜帝生于今时,而圣天子拔擢其于田亩之中,凭你耳聋目盲,知少识浅,必然大放厥词,说什么‘身卑位贱,机巧求利,非可比肩士大夫者也’。你自己说,这像不像你的词儿?”

庾于陵只觉五体投地!

颜幼成心中惊叹不已,噫吁连连:此人辩才,未必在王融之下啊!

庾黔娄心骇之余,竟对柳憕生出了“同情”之意!

谢星涵则越发觉得王扬辩论看似大水漫灌,横扫千军,实际章法谨然,环环相扣,尤其最后那句“耳聋目盲,知少识浅”正扣回第一句“岂唯耳目有聋盲哉,知亦有之”,如同做文章一般。

柳憕听王扬学他的口吻居然学了七八分像,只觉气血上涌,眼冒金星!手在桌案上一挪,恰巧碰到酒杯,顺手抓起就想掷王扬,陈青珊一直在注意柳憕动向,柳憕刚有扔的迹象,陈青珊剑鞘已动,可柳憕却硬生生忍住,又把酒杯放了下来。

他深深吸了口气,压下怒火,平复心情,问道:“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张口利,闭口利,是自承小人吗?”

王扬见柳憕忍怒而不发,把话题重新引回利义相较上,也高看了他一眼,反问道:‘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你是说圣人是小人吗?’

柳憕沉默几秒,冷静说道:“《论语·子罕篇》开篇便是‘子罕言利’。孟子见梁惠王第一句即:‘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利义之辨,早着经典。我闻‘见利思义’,未闻‘见义思利’。至于王兄你,恐怕是见利忘义吧!”

好厉害!庾于陵听得暗暗咂舌。

庾黔娄心想王扬固然有不羁之才,但这柳憕也确实不负才子之名。若非遇到王扬,一定在荆州大放异彩。

谢星涵则知柳憕已经清醒过来,迁延枝蔓,旁涉推衍,根本赢不了王扬,反而自取其辱。唯有回到先儒早已严明的“义利之辨”上,才能竖起高墙,让王扬无所遁辞。此城甚坚,王君勉之!

王扬摇头道:“柳兄说的是小义小利,能利国利天下,这才是大义大利!故《墨子·兼爱篇》言‘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利国利天下之事不多,‘商’之一字,便在其中。若能用得好,可大利国家,大利天下!”

王扬此言一出,座中少年俱觉诧异。

毕竟重农抑商,自古皆然,此时早已深入人心。世家行商者,不过求财而已,还觉得有亏义理,并不以此为光彩之事。管仲兴商而成齐桓公霸业,但儒家尚言,五霸之事,五尺童子皆羞之!自秦汉之后,历朝抑商,可现在王扬居然公开说商能大利国家天下!这不是骇人听闻吗?!

庾易则倾身向前,肘压食盘而不觉,神色郑重。

——————

注:柳憕引子贡的那句“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尚有其他几种解法,但王扬若点出,便容易转移辩论焦点,所以就置之不论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大明:开局驴车漂移,吓坏百官!
穿越成了朱祁镇,发现土木堡之变,竟然是一场多方势力围猎皇帝的大阴谋!随后朱祁镇靠着系统开始暴走!“陛下!您睡了也先媳妇,他打过来了!朱祁镇:“慌什么!大明之巅,傲世间,有朕朱祁镇便有天!“陛下!您要清丈田亩,南方士族造反了!朱祁镇:“怕什么!朕身驼江山社稷,一手擎天地日月,朕之大明无敌世间!“陛下!和亲吧!朱祁镇:“来人!拖出阉了!“陛下!南迁吧!朱祁镇:“阉了!竖着阉!“昏君!残
笔触金鱼
归晋
归晋
关于归晋:五胡乱华,神州天倾,大厦已崩!一朝枭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然而,即将拔剑而起的人物还有太多,汉家劫难几时休?战鼓声声,铁马破关门。无人愿为汉人出头?他说:既然我来了!便让这神州之地,汪洋东海,万里西域,汉道再昌!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至,皆为汉之臣妾!
慕容绍宗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从小旗做起,马踏天下
一名边军侦查夜不收传奇的一生。在国家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一场场阴谋,一场场争斗,一次次的情报。这里有大漠孤烟的豪情,塞外江湖的云烟。夜不收,游走在塞外的孤魂亦是这万里长城的守望者。黄沙漫漫,千里大漠,落日塞外,一人一马、一雁翎。世间孤寞,夜不收齐风只能紧握雁翎刀,看向那遥不可及的庙台。
写作需坚持
综影视:热爱和平
综影视:热爱和平
世界一——墨兰已完结世界二——少年白马已完结世界三——邻居长不大已完结世界四——云之羽已完结世界五——月光变奏曲连载中
一抹浮尘
手眼通天
手眼通天
【新书《我不想争》正在连载中……】一盘大棋,南北相衡。天下众生,皆进局中。有单车直撞,有马踏连营;有炮打两岸,有百将争雄;有国士无双,有大象无形。乱世狂澜里,有一袭白衣渡江,如小卒过河,一人一剑,一往无前。
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