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国:海晏河清

第81章 糯米凉糕(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谋国:海晏河清》最新章节。

今日早朝,昭仁帝收到了不少于二十封弹劾崔知宜的折子。

明面上是弹劾崔知宜德行不修,但其实都在拐着弯敲打昭仁帝,提醒他不要忘记崔氏之祸,不要忘记先帝临终前的旨意。

一整个早朝,听御史台和六科给事中从夏桀商纣念叨到安史之乱,吵得他头疼。

但由于天兖以武建国的特殊性,他又不得不对文臣言官百般容忍。

前朝末年,诸侯割据混战。天下四分五裂,战争频仍,民不聊生。

天兖王朝的开国皇帝澹台屠,出身草莽,揭竿而起,一步一步打下了整个天下,结束诸侯割据征伐之乱象,建立一统国家,国号天兖。

但问题在于,象征着天子君权神授的九鼎,在混战中遗失。

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九州各自上贡青铜,以青铜铸造九鼎,并将九州大地的名山大川、奇珍异兽镌刻于鼎身。

从此,九鼎便成为了大一统王权的象征。

《史记·封禅书》有言:“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自此,九鼎,被与社稷兴衰相挂钩。

人们普遍以为,只有可以缔造太平盛世的中兴之主,才能得到九鼎的认可。

而若君主昏庸,王道没落,九鼎则会像周显王时期,没于泗水之下。

澹台一族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但九鼎的缺失,却使其显得德不配位。

在前朝遗老,和讲究正统传承的儒林士子心中,澹台一族终究不是天命所归。

太祖皇帝澹台屠的临终旨意,奠定了天兖朝重文抑武的倾向。

太宗皇帝一朝,虽南征北战不断,但对文臣的尊崇却始终与日俱增。

直至昭仁帝一朝,重文抑武的风气被推至了巅峰。

所以言官的笔,万万得罪不起。

昭仁帝做了这么多年皇帝,日日在后宫前朝的勾心斗角中打转,按理说修身养性的功夫应该极好才是。

但今日朝上,听言官们将崔氏和崔知宜鞭笞得体无完肤,他心中突然莫名烦躁,这金台御幄,他是一刻都坐不下去。

于是,当御史中丞捋着胡子引经据典,提醒昭仁帝提防姻亲之祸时,孟祀礼扬了扬手中的拂尘,第一次没规矩地打断了大臣的话,以陛下身子不适为由,宣布退朝。

若换做平时,昭仁帝也算是深入贯彻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但这一次,他却一反常态地流露出了些许叛逆的小儿心性。

言官越是上书反对,他越是铁了心想将崔知宜复位。

出了垂拱殿,昭仁帝的步子明显比往常更加急促,他板着脸,面若冰霜,大踏步往文徳殿走去。

孟祀礼迈着小碎步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屏气凝神,大气不敢出。

越是脾气好的人,一旦动怒,越是吓人。

“孟祀礼。”

“奴才在。”

“今日朝上一事,你如何看?”

孟祀礼闻言,身子不觉放得更低了些,赔笑道:“奴才惶恐,早朝所议,兹事体大,奴才怎么会懂得这些。”

昭仁帝偏头扫了他一眼,冷声道:“让你说你就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族:权力终章
龙族:权力终章
是否还记得,那个叫路明非的衰小孩屠龙的故事......凡王之血,必以剑终......故事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继续,名为绝望的黑龙终将归来。当钟声响起,千帆过尽,在那世界尽头的王座上,执掌的究竟是至高的权与力,还是永恒的悲伤和孤独?PS:剧情上接...
秋梦爱喝茶
差佬的故事
差佬的故事
这是一个主角在港岛电影世界当差的故事,从巡逻军装开始,和陈家驹并肩作战,与刘建明暗地交锋,跟李文斌夺位一哥!——叮!系统已刷出宝箱,坐标759.455。刚走出考试厅的李少泽,掏出了口袋里的BB机,看着地图导航破口大骂:“扑街,这不是洪兴铜锣堂口?“陈浩南,你老豆我来了。作者已完本两部百万字作品,人品坚挺,书友群:368358479
萌俊
鬼灭手握彼岸花的我
鬼灭手握彼岸花的我
一个雪天,栗山栗子遇到鬼舞辻无惨,对方非要问她,自己的脸色怎么样。栗子觉得这个人脑子有问题,但是她还是十分温柔的告诉对方,“脸色挺好的。对面一脸我知道你在说假话的表情,栗子不想搭理他,奈何甩不掉人。于是,栗子决定干掉对方,结果把自己干挂了.....栗山栗子:真是见鬼了。没想到吐槽变真,是真见鬼了,不仅见鬼,自己也变成了鬼。就.....挺不错的.....变成鬼以后,栗子才发现自己的直觉多么的正确,
用户53258986
人生如大海,来了,别白来
人生如大海,来了,别白来
关于人生如大海,来了,别白来:以霸总的口吻,写人生态度、人生感悟、人生方法、人生道路,涵盖思想、哲学、概念、理论、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点滴探讨。
倔奇
太太请自重
太太请自重
关于太太请自重:穿越过来,直接略过恋爱的步骤,喜提一儿一女刘长青很忧郁大儿子懂事聪明,年幼的小女儿因为父母离异将过错怪罪在刘长青身上,敌视着。前任身体的主人舔狗舔到极致,被岳母的一纸协议让前妻拿走了所有财产换来了一对儿女的监护权。工厂倒闭的刘长青苦恼着,怎么抚养一对儿女,是他目前最头疼的事。——————————————不复合,不卑微,三观正。
刘家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