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遁美文荟萃

第57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远遁美文荟萃》最新章节。

公元822年正月,刘禹锡抵夔州任。在夔州任上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勤政爱民、抚养柳宗元遗孤、刊印柳宗元遗作外,刘禹锡或将当地山歌之词入于格律,或依照山歌将目睹情景形于文字,由此创造出了一种别具情采的全新诗体——《竹枝词》。现摘录几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郎意的花红易衰多像圣意;侬愁的水流无限多似臣心。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信在成都万里桥。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水虽无情而桀骜,还需借助于地势的险峻才能发威;而人心则不然,你往往还不知道原因,就莫名其妙地得罪了人,从而被人算计报复了。

刘禹锡的竹枝词很快地被往来于长江的百姓传开了。时隔一千二百多年,我们闭上眼睛,还是能想象出长江上的少数民族美女,撑着船篙,她们的歌声荡漾在崇山峻岭中;两岸的村寨中,人们丰衣足食,高举银杯,啜着春酒,听着山歌。何等惬意!

公元824年正月,穆宗皇帝驾崩,年方十六的太子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经李程与窦易直两位重臣的用力,刘禹锡得以调任和州(现在的安徽省MAS市)刺史。这使得刘禹锡距离政治中心又近了一些。

由夔州赴和州路上,刘禹锡一路饱览山川名胜。船走到西塞山时,刘禹锡望着波涛滚滚的长江,遥想当年晋将王浚率军东下,势如破竹,一举扫平东吴。古今相鉴,今日的大唐与当年的东吴、六朝何其相似,那国破家亡的危机,怎么不令刘禹锡这等有识之士为之担忧。出于对历史潮流的深刻洞察,刘禹锡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八月,刘禹锡抵和州任。刘禹锡到达和州时,正值百年未遇的大旱。和州大地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他未及休息,便立即召集州内田父野老了解旱情。随后又徒步走遍州内各地,深入到旱情最严重的地区,亲自发动民众抗旱救灾。他知道大灾后必有大疫,所以一边视察灾情,一边用他多年留心搜集到的各种单方、验方为灾民看病,一言一行都饱含着一片真情。

和州虽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百姓被征去服兵役的比例很高,还需上交许多军粮,再加上旱灾,使得州内民众生活很苦。刘禹锡痛心疾首地在《历阳书事七十四韵》中写道:“比屋惸嫠辈,连年水旱并,遐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充分表达了他关心和州民众疾苦的拳拳之心。最感人的是他结束考察后,立即冒着被削职的危险,在和州谢上表中大胆求援:“伏以地在江淮,俗参吴楚。灾旱之后,绥抚诚难。谨当奉宣皇恩,慰彼黎庶。”在得到唐敬宗的恩准后,他立即下令减免和州农民当年的一切税负,并开仓放粮,赈灾济民。

此后,刘禹锡利用冬闲亲自带领民众挖塘筑坝,疏浚河道,掀起了兴修水利的高潮,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率领百姓艰苦奋斗、克勤克俭、励精图治,并做到“遐思常后已”,所以他执意不住府衙,而是依土山(今仙山)傍浅池(今龙池)盖了几间茅屋庐舍,自称“陋室”。在他身体力行的感召下,再加上他颁布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令法规,经过数月的悉心治理,和州的农业生产又重现了生机。第二年即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的六月二十日,刘禹锡就在他的《和州刺史厅壁记》中兴奋地写道:“田艺四谷,豢全六扰。庐有旨酒,庖有腴鱼。”可见,在刘禹锡的治理下,和州在极短的时间内已到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他的“革新”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他借“陋室”而抒怀: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今天MAS市和县“陋室”大门的迎屏上,和州人为刘禹锡刻下了“政擢贤良,学通经史,颉韦颃白,卓哉刺史”这十六个字,体现了后世百姓对他中肯的评价和深切的怀念。

自柳宗元过世后,刘禹锡将他的两个遗孤接到自己身边,同自己的孩子一起教育。824年十二月,韩愈病逝。刘禹锡用韩愈同刑部郎中张又新作对比来教育后辈:“汝等勿以金帛财物为念,亦勿以玩笑而遮目。需看韩公一生从不谄事贵臣,并非只为自抬身价。任何权豪,旁人畏之如虎,韩公却视之如鼠,当年极言诤谏宪宗迎佛骨事,几乎丧命,绝非贪财惜命之辈可以为之。而同为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之辈,张又新能连中三元,旷古罕闻,但他依附奸佞,与一群宵小号称八关十六子,自毁名节,百年之后史书评论,二人必然迥若云泥,诸子需鉴之。”

公元826年二月,裴度自山南西道入朝拜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经裴度和先已入相的李程用力,到了当年冬季,刘禹锡和州刺史官秩将满,朝廷将他征还洛阳,一洗二十余年的冤屈,从此彻底脱离谪籍。

手捧征还诏书,刘禹锡横生孤寂之感。在等待这份诏书的时光中,和他一起并肩战斗过的王叔文、王伾、柳宗元、韦执谊、陈谏、凌准、吕温等友人已相继死于贬所,杜佑、权德舆、李吉甫、韩愈之辈也已先后故去,志同道合之人,屈指可数,唯有裴度,尚且如履薄冰。至于后辈,最富时望者李德裕避在藩镇,牛僧孺虽负文采,却少胸襟,更兼牛、李二人争斗不息,搅动百官分班站队,坐视宦官败坏纲常。大唐江山摇摇欲坠,怎不令满怀壮志之辈捶胸顿足?想到自己虽得脱谪籍,却无新职所授,也许此生就将闲老洛阳,刘禹锡只笑这等“赦免”其实毫无价值。

辞别和州,刘禹锡并未立即北上洛阳。江南本是刘禹锡生长之地,但因种种因缘际会,他始终没有浏览过金陵。在和州任上时,亦不能擅离职守。逢此闲暇之际,刘禹锡登船东进,旬月之后,在扬州与当时告病从苏州刺史任上罢官的白居易相逢在淮南节度使王播所设的群贤毕集的宴席上。

文人相聚,自是少不了唱和应答之事。席间众人共同鉴赏了刘禹锡的怀古巨作: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五题之一:石头城》

刘禹锡到访石头城故址时正是初冬时节,坐在石头城外的江滩上,可见秦淮河上依旧春意盎然的游船画舫和南岸灯火通明的秦楼楚馆。一河之隔,两样天地。昔日扼守金陵的坚固堡垒已变成荒草丛中的乱石岗,那些在美馔裙钗之间醉生梦死的大唐子民,可否意识到他们正在享受的荣华富贵其实已经没有保护了呢?

刘禹锡痛感于大唐官民普遍的盲目和享乐,但他的怒吼、他的呐喊、他的悲泣,除了徐徐升起的明月,又有谁在倾听?一腔炽烈的豪情壮志与这满目萧索的寒清寂寞激烈的碰撞,闪耀的人文光辉照亮了刘禹锡的诗思,为后人留下了这首彪炳千秋的《石头城》。

王播的侄儿王通朗声诵读《金陵五题》之二: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通吟毕,相询道:“刘使君咏王、谢两家堂前燕子今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莫非意在点明荣华富贵转瞬即逝,功名利禄皆非君子所求,寄望天下士子勿为仕途所羁?”

刘禹锡微微一笑道:“刘某作此诗,确有点明荣华富贵转瞬即逝之意,然而意趣所在,并非令人消极出世,不求功名利禄。人生在世,不过数十年而已,大丈夫当积极用命,建功立业,是为正道。”

王通不解,又问:“既是如此,使君以为应当渴求功名利禄?”

“恐亦非也!”白居易笑道,“梦得之诗,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仅从文字理解,难得其要旨。”

刘禹锡道:“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所谓三不朽也’。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言: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世;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古圣今贤,谁人以为王侯将相、公卿世禄谓之不朽?刘某于王谢旧地作《乌衣巷》,正为尚在名利泥淖中挣扎沉浮之辈当头棒喝,冀其看破腐朽,清净我心。然而,刘某亦非要天下士子都去出家为僧。为君子者,立德不以独善,而以兼济;立功不在君上,而在社稷;立言不在骈俪,而在大义。若不为腐朽之得失所困,则仕途浮沉不过一水一土之于大海高山,何伤之有哉?”

一群好友边喝边和,兴致渐浓。白居易哽咽道:“我悲上天为何如此不公?梦得当初少年得志,文章名声谁不称道?可是为何这一切都如此徒劳?命运的压迫真的就无力抗拒?白某在朝中时日较梦得稍多,长安满目繁华,贵人遍地,百官僚属不计其数,为何就容不下一个刘梦得?白某亦知,历代为才名所累者数不胜数,但梦得一折二十三年,岂非太过分?”

白居易说到动情处,以筷子击盘而唱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烟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的诗很深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刘禹锡的深切同情,也表达出忿忿不平之意。可是,诗一到刘禹锡的笔下马上就不一样了,情绪立刻变得高涨起来。他依样击盘和道: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千百年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联不知激励了多少失意的文人士子,真的是给中国人打气。在白居易的眼中,刘禹锡这二十三年很苦,可是,在刘禹锡这边,真是天边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十二月初八日,唐敬宗被宦官勒死。随后,唐穆宗次子江王李昂登基,是为唐文宗。

刘禹锡在洛阳困居半年,得一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的闲职,百无聊赖的生活便在亲朋唱和与迎来送往之中继续蹉跎,这与他在二十三年沉沦生涯中日夜期盼的归乡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刘禹锡曾有《罢郡归洛阳闲职》一诗,将赋闲中的苦闷与自励尽抒其中:

十年江外守,旦夕有归心。

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盏酒,月下一张琴。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东武吟》是李白的诗。此诗回顾作者长安三年的翰林生活及离开长安后的境况,写作者受到皇恩后,无比荣耀,身价倍增,广交王公;一旦离朝,宾客疏散,孤独凄凉;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后,决心学习商山四皓,隐居山林。

年轻的心时时都能泛起波澜。夏日,看到蜜蜂在花间劳作,刘禹锡来了灵感: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向在《杖铭》中讲道:“历危乘险,匪杖不行;年耆力竭,匪杖不强;有杖不任,颠跌谁怨?有士不用,害何足言。都蔗虽甘,殆不可杖。佞人悦己,亦不可相。杖必取任,不必用味。士必任贤,何必取贵?”文章讲的是任用人才的原则。刘禹锡借此典故讽刺朝廷有士不用。其内心之不平,在于心系社稷。

828年春天,在宰相裴度、窦易直和淮南节度使段文昌的极力举荐下,刘禹锡调回京城,任主客郎中(在礼部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接待事宜)。

刘禹锡到京赴任时没有直接去郎署报到,而是去了玄都观。那一年因在玄都观写诗,令他复官梦碎,外放了十三年。他曾无数次梦见玄都观中的桃花,他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再到玄都观,再写一首咏桃花的诗。

可是如今的玄都观早已不是当年的那副模样了。原来宪宗、穆宗两代皇帝都是因为服食金丹而暴毙,玄都观受到牵连,道士们早已四散,如今道观周围是一片杂草从生的荒野。

刘禹锡不禁仰面大笑:玄都观不仅桃花都已不见,连种桃树的道士也没了踪影,岂不恰好暗喻了奸邪小人们失势灭亡的命运吗?刘禹锡有感而发,挥笔成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

令刘禹锡没有想到的是,第二首写玄都观的诗又给他带来了麻烦。

这年秋天,受两位宰相和藩镇重臣的保荐,刘禹锡升任集贤殿学士(正二品,宰相的后备人员)。当时裴度在中书省,有令刘禹锡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令)之意。

可惜,《再游玄都观》一诗中透露出的桀骜之气和对朝廷新贵们的不屑之情刺痛了牛李党争的“牛党”领袖李宗闵的神经。他指使言官上书弹劾,导致裴度欲使刘禹锡知制诰的计划失败。

无奈之下,829年,裴度帮助刘禹锡得到了礼部郎中的职位,同时兼集贤殿学士,每日与古今典籍为伴,兼管判别从天下州道送来的各种详瑞呈报。数年之中,刘禹锡在长安除编纂书册外,只能常随朝中阁老们饮宴游乐,作些应景唱和的文章,虽然博得虚名无数,但他越来越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身体枯萎的声音,这象征着生命之火将要燃尽的声音不断督促着他,一定还要为社稷做些实在的贡献。

830年,裴度调离京城。失去了裴度的庇佑,刘禹锡求分司东都未果。又经一年,刘禹锡得到了外调之令,以六十一岁的年龄出任苏州刺史。

大和六年二月,刘禹锡到达苏州任上。上任伊始,恰逢苏州水灾。刘禹锡为民请命,开仓赈饥,免赋减役,拯苏州百姓于水火。水灾过后,刘禹锡走入市井,探问农耕,教泽市民,安抚百姓。数月之后,苏州已复灾前繁盛之状。

曾任浙东观察使的李绅途经苏州,仰慕刘禹锡之名,着人持名札邀刘禹锡赴宴。席间,李绅邀舞女助兴,并着数名歌妓作陪。酒至半酣,刘禹锡见作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诗的李绅如此奢靡,不由赋诗道:

高髻云鬓宫样装,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赠李司空妓》

李绅曾当过司空(负责水利、营建方面的工作),这里是说李绅见惯了这种大排场,而刘禹锡见之却非常不忍。

“司空见惯”这句成语,从此不胫而走。能够写出成语的人,都不简单。

对权贵,刘禹锡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对百姓,他倡导“功利存乎人民”。无论身居何处,刘禹锡都能守正不阿,重土爱民,兴教重学。他的执政能力终于在苏州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和褒扬。浙西观察使王璠fán在苏州看到刘禹锡杰出的政绩后,在考课中将他列为“政最”——这是和平时期大唐地方官员极少能得到的荣誉。朝廷特加褒奖,赐刘禹锡紫袍、金鱼袋,以示荣宠。

与朝廷所加紫金鱼袋相比,苏州百姓对刘禹锡的爱戴,才是令他最为欣慰的奖赏。大和八年,刘禹锡在苏州百姓夹道相送的哭声中,在“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别苏州二首》其二)的不舍和惆怅中,调任汝州(现在的HEN省汝州市)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本道防御使(负责汝州行政、军事事务)。此后,苏州百姓自发地建起三贤祠,以供奉曾为苏州做出巨大贡献的韦应物、白居易和刘禹锡,千年以降,香火不断。

转过年来,已经习惯了闲居生活的白居易以病为由,拒绝授其同州(现在的SX省WN市大荔县)刺史的任命。这顶同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等使的乌纱帽,又落到了刘禹锡头上。

同州已连遭四年大旱。刘禹锡上任后,除赈灾放粮外,就是引众赴山祈雨。祈雨途中,因年事渐高(已六十五岁),不慎脚部受损,只好在府衙稍歇,并无多事。

不久,“甘露事变”爆发。刘禹锡的好友王涯、王璠在事变中被杀。刘禹锡深感凭一己之力无法力挽狂澜,心生退意。在同州未满一年,他便以足疾辞官,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闲职,在洛阳上班)。

洛阳是陪都,到这里来的中央籍官员基本上都是闲职。

刘禹锡在一天天地老去。

那么,刘禹锡放弃他的志向了吗?

绝对没有!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李德裕回京任宰相。他将咏怀壮志的《秋声赋》寄给刘禹锡,刘禹锡在回赠的《秋声赋》中有句云:“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gōu而有情。聆朔风而心动,盼天籁而神惊。力将痑tān兮足受绁xiè,犹奋迅于秋声!”

刘禹锡自比老骥伏枥,但仍想着驰骋千里;自比雄鹰受缚,但仍想着展翅高飞。已是古稀之年,尽管一生之中难得顺利,但是刘禹锡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激情,他的生命充满了活力。这首激情昂扬的秋歌,也是刘禹锡一生鼓角长鸣的战歌。

这一日,白居易邀刘禹锡到邙山聚会。此前数日,白居易曾命人将新作《咏老赠梦得》传书刘禹锡。诗中写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谈及此诗,刘禹锡见白居易热泪盈眶,宽慰道:“乐天何以如此悲伤?生老病死,乃天之道耶。既是天道,你我又何须伤怀?老则老矣,却仍可当家国事,岂不闻魏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诗?那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畔时,不过也是你我如今之岁数。”说罢,刘禹锡和诗一首: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酬乐天咏老见示》

如果单就这两首咏老诗而论,刘禹锡的胸襟和气度远远超过白居易了。

白居易谢刘禹锡道:“梦得不愧诗中豪者,一首诗便撞开了老朽心结!梦得所言甚是,人孰无老?纵如老朽诗中所言疾病缠身又能如何?经历了丰富的人生,看的人、看的事多了,自然格外看得准。细细想来,你我确实已经比很多人幸运。最妙是梦得末尾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你我虽半生坎坷,但如今朝廷对你我礼敬有加,晚辈后生常常登门,或讨教文章,或干谒求荐,正如晚霞般照耀天地。君之乐观旷达,世所罕见。老朽可算是见识了!”

其实刘禹锡不但在胸怀上有时超于白居易,在艺术创作上有时甚至压过李白一筹。

传说昔日有人往楚地经年不还,其妻登山望夫归来,遂化为石。李白曾作《姑孰十咏》,其中有诗曰《望夫山》:

颙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

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

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

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

刘禹锡当年离和州任时曾作《望夫石》,其境界远超李太白: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刘禹锡就像这个妇人千百年如一日地在那里等待丈夫归来一样,他无时无刻不在期望大唐的复兴,终生朝着兼济天下、拯救苍生的目标迈进,且始终永葆初心,不变本色。

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秋,刘禹锡溘然长逝于洛阳宅中,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后追赠兵部尚书,葬于祖坟荥阳檀山原。

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我”代表“我识”,即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保持本我更重要。人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唯独不能忘记自己的本心。刘禹锡正是将这种唯我独尊的浪漫主义情怀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当中,亘古地激发着民族的正能量,永远激励着我们。

注:①关于《陋室铭》的作者、写作时间及地点学界尚存争议,笔者暂定为刘禹锡在和州任上所作。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女相师
我是女相师
关于我是女相师:我出生于1991年腊月,出生便是六指儿,‘羊命论’莫名在我头顶坐实。在我还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就被家人送到开纸扎寿衣店的大奶奶身边生活。大奶奶说我有星宿入命,朱雀出马,命煞何妨!正所谓青龙白虎劈不详,朱雀玄武顺阴阳,寒雪苦辛霜后路,明朝明旭露芬芳。……谁说十羊九不全,姐姐偏要坐殿前!
小叙
家兄又在作死
家兄又在作死
关于家兄又在作死:修界第一人,玉华派太上老祖后池,修为深不可测,千百年来未逢敌手。却被魔尊嘲讽为骨灰级的老光棍,化石级的单身狗,别说是妹子,连个妹妹都没有。为了找回场子,他决定把对方如珠如宝的妹妹,拐过来当自己妹妹。先救她,养她,教她法术,喂她吃饭,给她讲床头故事,送她奇珍异宝。嗯,这样应该就是个完美的哥哥了,她绝对想不起原来的哥哥。妹妹时夏:这个一脸杀气,每天晚上拉她起来讲鬼故事的变态,到底想
尤前
穿书后我和反派成了兄弟
穿书后我和反派成了兄弟
尹宓穿书了!还穿成了恶毒女二!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被男二兼大反派搞死!想要活命的尹宓只能努力抱大腿,然而男主已经和女主甜甜蜜蜜了!没她攻略的位置。尹宓再三思考,觉得只能抱大反派的大腿了!不想被大反派搞死,就搞定大反派!啥?大反派已经被女主攻略了?那就帮大反派追女主!成为反派好兄弟!大反派崔景捏着尹宓后颈,阴测测道:我耳朵随你摸,尾巴随你摸,还变原型给你撸,这是我老婆才会有的待遇知不知道?
七七宇
快穿直播:宿主又把反派宠娇了
快穿直播:宿主又把反派宠娇了
关于快穿直播:宿主又把反派宠娇了:★女攻女宠男★最臭美的系统香娇带着直播间,找上了最貌美的宿主——东君。香娇一脸花痴:“亲亲宿主,你温柔和善又漂亮,什么虐文霸总之类的男主都会被你迷得神魂颠倒,只要你抱紧他们的大腿,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东君瘟柔核善:“好的系统,我一定走上人生巅峰……于是她干掉了所谓的虐文霸总,靠实力走上了人生巅峰,怀里还拥着被她戴上镣铐的病娇反派……香娇瞳孔震荡:“宿主你踏马才是
盘中鲸
许你情深深似海
许你情深深似海
关于许你情深深似海:一场别开生面的酒吧求职,让毫无交集的两人初次相遇。一个是家庭教师,一个是冷面阎王。一个负责撩,一个负责宠。后来谁也没想到矜贵冷欲的秦占会变成粘人的牛皮糖。恋爱后的日常更是让人不忍直视.....“老婆……“嗯?“你哄哄我行吗?“又怎么了?“做噩梦,害怕。
鱼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