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家族:金陵仙族崛起

第397章 吴国聚会(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修仙家族:金陵仙族崛起》最新章节。

只见夏玉辉在一旁若有所思,而夏光耀则在另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家族修士,迅速施展木属性法术,如变魔术般又建成了一座屋舍。

这座屋舍乃是夏家专门用来招待那些无足轻重之人的,自然不可不建。

在此地稍作停留之后,夏玉辉便转身回到了洞府之中。

两个月后,他即将踏上征程,必须要精心筹备一番了,而他刚才已经吩咐夏光耀去准备一些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五国一宗究竟有多少个金丹修士,他不得而知,但他心里清楚,这些人齐聚一堂,必定会举办一场盛大的交易会。

所以他要未雨绸缪,准备好一些宝贝,到时候若有中意之物,便可换取过来。

如此众多的金丹修士,他都难以想象会遇到多少奇珍异宝。

当然,其中或许也潜藏着危险,所以他必须要有所防备。

就这样,夏玉辉和整个夏家都马不停蹄地准备起来。

然而,未及两个月时间,便有一名修士如飞鸟般疾驰而来,携带着一封信来到了夏家,而那名修士正是楚国叶家之人。

最终,那封信成功落入了夏玉辉的手中。

夏玉辉稍作浏览,脸上便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封信的内容,正是楚国叶家邀请他一同前往那场聚会。

显然,叶家也想与夏家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他们而言大有裨益。

毕竟,若是夏玉辉站在他们那一边,待到战争再度爆发之时,那楚国必将占据古国大半领土。

最后,夏玉辉略加思索,便即刻回了一封信。

他自然是婉言谢绝了,不过言辞颇为委婉,还提及要与楚国的三个金丹修士结交之类的话语。

楚国与古国近在咫尺,必须要搞好关系才行。

而在最后的那段时光里,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时间一到,夏玉辉便带着清风明月,骑着狮岩吼迅速出发了。

他的首个目标,便是前往云梦郡与黑震龙会合。

虽然他没有自己全力飞行,但是狮岩吼却如离弦之箭,全力以赴地狂奔,十几天后,一人一兽两鬼便如流星般成功抵达了云梦郡。

而夏玉辉刚刚踏入云梦郡不久,他的神识范围内,黑震龙便骑着水蛟急速向他飞驰而来。

“哈哈,夏道友别来无恙啊?”远远地,黑震龙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起。

夏玉辉骑着狮岩吼如同一朵飘逸的彩云,也飞在空中,对着黑震龙恭敬地行了一礼。

“黑龙道友安好。”

两人成功汇合后,黑震龙便说道:“道友,要不要先去我那边坐坐。”

“不了,时间紧迫,我们还是抓紧出发吧。”他可没有习惯随意进别人的大本营。

就这样,两人如同两颗闪耀的流星,各自骑着自己的坐骑,开始向着吴国风驰电掣般前进。

而这次聚会之所以选择在吴国举行,那是因为吴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整个地区处于中心位置,各方金丹赶来犹如百川归海,方便至极。

在同行的过程中,黑震龙和夏玉辉除了偶尔像蜻蜓点水般聊上几句之外,并没有过多的交流。

毕竟两人的关系就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曾经的夏玉辉尚未成就金丹之时,两人便如同陌路人,从未谋面,所以总共也才见过寥寥数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
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
一觉醒来,姜离成为镇武侯府最不受宠的庶子,不得习武不能修道,更沦为赘婿贱籍,逼他去嫁连克三位夫君的二八未亡人。开局不顺,前途暗淡无光,姜离却意外获得道家最强神通天罡三十六变和盘帝遗骨。【斡旋造化】:斡旋天地,玄堪造化,以无生有,以死为活,变化万物。【颠倒阴阳】:使天地失其序,日月失其常。【回天返日】:洞察诸天,遍照阎浮世界,亿万恒沙界,能显现过去、现在、未来。【九息服气】:金丹大道,生演万物宇宙
我弯道超车最稳
仙农天下
仙农天下
关于仙农天下:农夫武力可能是1,可天下的基础却是N个1的农夫组成。仙门的世界也是如此。
自由的轻骑兵
凡人飞升传
凡人飞升传
人间阳神现,仙界化金仙。千险觅大道,携手共飞天。寒阳历经千险终飞升仙界。携知己开创仙界盛世,游历征战各仙域。终成一代仙圣“九天道祖。
汉公子少阳
神话纪:羲皇大道
神话纪:羲皇大道
关于神话纪:羲皇大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此时,没有太上道祖,没有西方如来,三皇五帝还未出世;此时,天上的诸神司牧苍生,地上有妖魔肆虐不休;这是一个古老到不可触及,人族初生,尚且弱小年代;这是一个神灵纷争不已,诸族间冲突不断的乱世神话世界;这是一个人道取代神道,定鼎天地的故事……
筑梦家
带着全宗门把恐怖游戏一锅端了
带着全宗门把恐怖游戏一锅端了
关于带着全宗门把恐怖游戏一锅端了:作为一名被天雷劈进恐怖无限流游戏的符修,桑祈在奋斗和躺平之间选择了批发符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符箓大甩卖!比系统价低9.9!没有贫穷的玩家,只有险恶的商战!她一边愉快地算着利润,一边看向四周的店铺,寻找新的商机。等等。怎么她的医修师妹在隔壁开小诊所,希声阁的乐修在街头卖艺,长青宗的卜修在天桥上算命——还有那位天才剑修,你怎么在路口磨刀??这年头的恐怖游戏是逮着他
宋半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