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

第129章 夜宵(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最新章节。

亥时,新县。

工坊之中,还亮着些许灯光。

农闲了。

刘臻却闲不下来。

蒸汽机都造出来了,总要物尽其用,不能收割完麦子就放一旁吃灰。

几台蒸汽机全都被安置在了工坊之中。

刘臻绞尽了脑汁,设计了一些能与之配套的工业器械,比如简易的车床,磨床,钻床,一应木工机械……

总之一切都先紧着工坊这边的需求来。

这些机器,全都跟后世的相似,但细节上有因为技术限制,有所不同。

比如钻床,倒是能够实现靠着蒸汽动力自动钻孔了,可现在新县还造不出后世那种螺旋的钻头。

于是,只能新旧搭配,床是新式的。

钻头却依旧是平常匠人用的,头部尖锐伴有锯齿的老样子。

不过哪怕是新旧搭配,生产效率也已经比原来提高了很多倍。

公输望和蒲胜两个人,带着一群小徒弟,围着这些新机器,一天干六七个时辰都不嫌累。

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刘臻是后世之人,穿越前熬夜是常事儿。

穿过来这么久,他的生物钟也没完全改过来。

尤其建了新县之后,天天点着油灯画图到半夜。

县民们一看“恩公”如此“殚精竭虑”,一个个也都跟着效仿。

尤其是几个核心人物,也都养成了晚睡的习惯。

这会儿,刘臻、蒲胜、公输望、刘氏、典韦、关羽就全都聚在工坊。

他们围着一张大桌子。

桌子中间抠了洞,洞上架着一个咕嘟冒泡的铜锅,锅子外边摆了一圈儿的碗盘碟子,盛的全是各色野物。

没错,他们又在吃火锅。

这顿火锅,是为了刘臻给蒲胜的那些龙鳞,终于全都做成了护甲!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先前刘臻把龙鳞交给蒲胜,让他研究研究怎么造成护甲。

蒲胜肯定是放心上了。

问题这些龙鳞,刀劈不烂,斧剁不开,难以加工!

蒲胜原来以为这是某种金属,就拿了一块放进炉子里烧,坩埚里炼。

结果炉子里的火吧,温度不够,烧不动。

坩埚里的火倒是温度够了,但却把它烧没了。

这可把蒲胜给难为坏了,真不知道这玩意儿该怎么做成护甲穿在人身上。

期间刘臻又给了他别的活,这龙鳞的事儿,就暂时搁置了。

直到后来,蒲胜有天吃饭的时候和公输望闲谈,被刘氏给听见了。

刘氏当时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在龙鳞上钻洞缝到布上,就能当衣服穿了。

蒲胜回去试了试,倒是真能在龙鳞上钻孔,就是太费时间。

钻一个洞就得一个多时辰,效率太低。

再后来,刘臻让他造机械犁,收割机,蒸汽机的部件。

这“护甲”的事儿,蒲胜就给暂时搁置了。

直到前段时间,刘臻让他造出了钻床、磨机、并且告诉他了使用方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