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兽修仙:我能血脉返祖

第243章 移植灵植(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御兽修仙:我能血脉返祖》最新章节。

至于灵植的种植,王昭柱也有了新的规划。

金属性的灵植在第一层空间内已有不少,但最适合大规模种植的,莫过于金惢竹。

这种灵竹不仅是金属性灵植,还是一种三阶灵材,最高可用来打造三阶中品的法宝。

他的金陨飞灯,便是以金惢竹为主材炼制而成。

于是,王昭柱毫不迟疑,神识探入珠子空间,开始忙碌起来。

两个时辰后,他终于将第三层空间内的三亩灵田全部种上了金惢竹。

这些灵竹幼苗在浓郁的金属性灵气滋养下,显得生机勃勃,竹叶上隐隐泛着金色光泽,显然成长速度极快。

不过,想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还需等待这些金惢竹成长到一定程度,生出嫩竹后才能进行分株移植。

目前,他只能暂时种植三亩。

接下来,他将第一层空间内的铁麟木、血璃木和青玉竹等木属性灵植,全部移植到了第四层空间。

这片木属性空间灵气充沛,只要不是特定属性的灵植,皆可在此茁壮成长。

至于火云芝、暴炎枣树等火属性灵植,则依旧留在第一层空间内。

移植了一部分灵植后,第一层空间顿时显得空荡了许多。

王昭柱稍加整理,将之前收获的一百多株三阶灵药集中种植在一起,同时将天妖草的种植面积扩增到了五亩。

如今,第一层空间的十六亩灵田已被合理分配:五亩种植天妖草,三亩种植三阶灵药,两亩种植火云芝,一亩种植紫玉灵果树、焱元梨树等重要的一二阶灵植。

剩下的六亩灵田中,四亩被他种上了各种灵花,其中不仅有一阶灵花,还有二阶灵花。

这些灵花主要用于扩大灵蜂种群的饲养规模。

最后两亩灵田,则专门种植雷属性灵植,包括雷元花、雷元果、雷元草以及五雷果。

这些灵植是他修炼《五雷锻体诀》的资源。

从得到这些灵植至今,已种植了超过二十年,加上最初从王德发那里获得的雷属性资源,他完全有把握将《五雷锻体诀》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修炼成功。

至于那四亩灵花,王昭柱特意扩大了种植规模,正是为了接下来扩大灵蜂种群的饲养。

他计划重点培育七星毒瘴蜂,这是一种三阶血脉灵蜂,足以让他在紫府境界内碾压其他修士。

而冰翼蜂、鸾玉蜂等二阶血脉灵蜂,未来则只能用于探路,或者交给族内培养。

七星毒瘴蜂的培育,他之前并未大规模进行,只是培育了一只母蜂,并将其契约,蜂群数量也不过两三百只。

如今有了四亩灵田的加持,灵蜂规模在几年内必定暴增至数千只。

而四亩灵花的产量,至少可以满足四千只以上灵蜂的成长需求。

在数日辛劳后,珠子空间内那四十八亩灵田终被规划得井井有条。

随后,他转身回到洞府,盘坐于蒲团之上,闭目凝神,开始规划接下来的修炼之路。

此番收获颇丰,他手中已握有不少三阶灵药,足以令五只反哺御兽晋升至三阶中期,而他自身亦可借此契机踏入紫府中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令狐志传
令狐志传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光羽潇潇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关于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有感情线,非后宫文,非第一人称,轻搞笑,且本书较为慢热,主角非圣母,非特殊情况下遇强敌能跑则跑,不会硬拼,有五大国国战情节,谢谢支持。)我穿越了,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世界里面。没想到我穿越一个国家的王子身体里面,这实在太棒了!终于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拥右抱的日子了。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自己穿越的这个国家两年后就要灭亡了。这可怎么办啊!……无意中我看到了一
万诗沧桑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关于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穿越倚天,成了主角张无忌的怨种老爹张翠山?明明是武当七侠最具天赋的弟子,武林神话张三丰最得意的爱徒!明明师门团结,妻贤子孝,魔教代教主是他义兄,魔教法王为他岳父,正邪两道,无人能出其左右……结果却因为一点压力和打击而羞愧自尽,看似悲壮,实则懦弱!既然让他以张翠山的身份重活一世,那这一次,他选硬刚五大派。……十年之后,百岁寿诞。五大派齐至武当山。少林派:“大家一
桃花仙人儿
渊鱼
渊鱼
主角是燕国的一个杀手,在一次刺杀任务中被人设局重伤濒死,却被刺杀目标所救,授以剑道,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发现自己早已生在局中,为了查找真相,步步为营,潜伏,拨开种种谜团,在江湖和庙堂掀起血雨腥风,主角最终能否找到答案?一剑万里问苍天,快意春秋尽风流!
季飞
我欲乘仙,法力无边
我欲乘仙,法力无边
关于我欲乘仙,法力无边:系统十年终觉醒,只要欲望足,一切皆可换。云曦撞上一件件诡事,比如夜半诡敲门,爬床送温暖;人面狗竟是人类所生。故系统检测宿主恐惧值达到100%,触发任务。……奇怪的是,云曦每次一晕倒后,周围都人烟寂灭,寸草不生,她原以为是系统失控,精神错乱。直到她知道自己被千年妖仙玄敕寄生,一路靠献祭族人友人爱人得机缘。她反而更加兴奋了,“我成仙,即众人成仙。
荞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