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兽修仙:我能血脉返祖

第152章 御兽加速(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御兽修仙:我能血脉返祖》最新章节。

“确实能让御兽成长加速,只是这事儿是有代价的,那便是寿元。”

“什么?寿元!”王德发一听,顿时大惊失色,“万万使不得,你这小子还年轻着,日后大有晋升更高境界的希望,怎可将寿元浪费在这加速培育妖兽之事上。”

“老祖莫急,并非是我的寿元,而是御兽的。”王昭柱赶忙解释道。

“哦?是御兽的寿元啊。”王德发微微松了口气,“如此倒也无妨,这便相当于节省了时间。

有这般能力,你这御兽体质才真正称得上可怕。

想当初,不管是加快你自身的修炼速度,还是知晓御兽的进化之法,单靠这些,你这御兽体质也称不上有多厉害。

毕竟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得准备海量的资源。

可如今就大不一样了,能够加速御兽的成长。

要是有大量的种兽,那就意味着可以迅速繁衍出幼崽,在咱们家族内部很快就能形成一群御兽种群。”

王德发细细地分析着。

王昭柱点了点头,缓声道:“老祖,这加速御兽成长之事,其代价亦是不菲,同样需要为它们筹备诸多资源。”

“哦?”王德发眼中满是好奇,“你可将御兽成长速度最高加速至几倍?”

王昭柱稍稍沉思片刻,方才答道:“两倍到五倍罢了。”

王德发一听这话,顿时惊得站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立下道心誓言:

“我王德发今日听闻之事,定不会向外传播,若有违背,道途尽毁。”

显然,他一开始以为两倍已然极为可观了,却没料到对方竟能达到五倍……

大抵多数一阶妖兽,数年乃至十余年便会孕育幼崽,若是能加速一番,这幼崽诞生的恐怖速度简直超乎想象。

立下誓言之后,他又重新坐下,打趣道:

“昭柱,你这御兽体质简直超乎老夫想象,至少具备三到四种与妖兽相关的能力。

若不是老夫查看了你在家族中的过往记录,恐怕都要怀疑你是不是大能重生之人了。”

王昭柱一听这话,心中猛地一紧,赶忙说道:

“老祖,是否为大能重生又如何?只要我身为王家之人便足矣。”

“也对。”王德发此刻心中实则已有几分怀疑,觉得这王昭柱或许就是大能转世之身,只是他无法确定。

毕竟转世之人按常理应该带有诸多修炼记忆,然而王昭柱却表现得如同一个初入修仙界的小修士。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不能完全笃定。

不过当下,对方已然点化了他,不管怎样,如今王家与对方已然如同在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一般。

王家凭借对方得以快速成长,而对方依靠王家的庇佑发展自身,可谓是相辅相成。

“昭柱,老夫可向你保证,王家永远都会是你的坚实后盾。”王德发一脸诚恳地说道。

“多谢老祖厚爱,我生是王家人,死是王家鬼。”

王昭柱目光坚定。

两人相视一笑,虽未言语,却已然心照不宣,如同达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给彼此都有了一个交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令狐志传
令狐志传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光羽潇潇
仙子她只想杀了作者
仙子她只想杀了作者
关于仙子她只想杀了作者:【重生+双疯批+作者穿书+女主复仇反抗+无cp】晏昭死后才知道,自己竟是一本小说里的女主。作为女主她本该顺风顺水修行飞升,谁知却遇上了作者穿书,成了她的小师妹!进入书里的作者首要目标就是抢走属于她的人生。本该家世显赫天赋惊人的晏昭,在小师妹来后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可怜。疼她宠她的师尊,为了小师妹挖她灵根金丹,毁她修为。从小带她长大的师兄,也对她狠下杀手。女主?呵呵,谁家女
木筠笙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关于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穿越倚天,成了主角张无忌的怨种老爹张翠山?明明是武当七侠最具天赋的弟子,武林神话张三丰最得意的爱徒!明明师门团结,妻贤子孝,魔教代教主是他义兄,魔教法王为他岳父,正邪两道,无人能出其左右……结果却因为一点压力和打击而羞愧自尽,看似悲壮,实则懦弱!既然让他以张翠山的身份重活一世,那这一次,他选硬刚五大派。……十年之后,百岁寿诞。五大派齐至武当山。少林派:“大家一
桃花仙人儿
朝圣途
朝圣途
关于朝圣途:朝圣之途,百般坎坷,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何仙人就能遨游尘世,而凡人却只能做这井底之蛙,管中窥豹,任人宰割?慢热+无系统+传统玄幻简介无法体现一本好书的内容,请各位一起来品味人生一路的苦辣酸甜。若能成仙,究竟是抛弃红尘一路登天,还是为念心中七情六欲,谋福天地,开创盛世繁华。
雀雀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关于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有感情线,非后宫文,非第一人称,轻搞笑,且本书较为慢热,主角非圣母,非特殊情况下遇强敌能跑则跑,不会硬拼,有五大国国战情节,谢谢支持。)我穿越了,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世界里面。没想到我穿越一个国家的王子身体里面,这实在太棒了!终于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拥右抱的日子了。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自己穿越的这个国家两年后就要灭亡了。这可怎么办啊!……无意中我看到了一
万诗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