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值此关键时刻,府属官员、将领们,皆屏住呼吸,不敢打扰。
殿内安静如幽谷,只有司马元显脚上革鞜,踩在青砖石板上,发出的轻微“噗噗”声。
好一会儿过后,司马元显平静开口:“无妨。诏令内外,谢琰抵御叛乱有大功,准许他在三吴广招士卒,建立西府,剿灭贼寇。司马尚之、王谧前往三吴协助!”
“刘牢之等人,协同剿寇有功,着令吏部酌情封赏。”
众人瞠目结舌。
他们万万没想到,王谧、张法顺二人已经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司马元显居然还会同意谢琰的表请。
王谧急切阻止:“殿下,三思啊....”
尽管他被派去“协助”筹建,实为监督谢琰,但作为对头,他真不愿意看到谢氏牵头,再组建一个军府。
这里面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
而且,听闻谢琰因剿寇功绩,以及仁政抚慰当地,在三吴乃至周边诸郡,声望甚高,不少世家大族和庶民百姓,对其很是认可。
他和谯王司马尚之想要架空谢琰,还真不容易。
其余人也拱手想要谏言,此事太过重大,由不得他们不急。
司马元显喝止:“勿要再言,命中书省拟制诏书!”
见司马元显态度坚决,在场众人只能闭嘴。
一群大臣又商议了一些其他政事后,便心不在焉纷纷告退。
张法顺被单独留下。
“你是否也觉得,本世子处理此事欠妥?”
司马元显闭着眼,肘撑案牍,以手扶额,有些倦容。
他近日因忧虑,心力耗费巨大。
张法顺是他倚重的谋士,很多内心真实想法,都愿与之讨论,这次对谢琰的处理,同样也不例外。
张法顺恭敬行礼后,实话实说:“殿下,臣确实不太明白。”
司马元显微微一叹:“唉!只因桓玄威胁太大,我不得已而为之。”
此前,他在三吴及周边几郡免奴为客,目的便是扩充京师兵力。
这样既能与上游桓玄抗衡,又能防范下游的刘牢之。
两人一个掌控西府兵,一个掌控北府兵,都不是省油的灯。
可惜他的举措引得当地大族不满,甚至奴众百姓也在抵触,孙恩趁机作乱,导致扬州沿海诸郡陷入动荡。
扩备京师的谋划,也不得不胎死腹中。
如今谢琰盘活三吴之地,又有大量流民,正好借他之手组建一支府军,有备无患。
虽说谢琰的种种反常迹象,表明其有争权想法,但相较于桓、刘二人,可信度更高一些,也更容易掌控。
只要假谢琰之手,组建好军府,当年父王他们能逼迫谢安、谢玄让步,他自然也能逼迫谢琰父子妥协。
他有这个自信!
张法顺有些愕然。
骄傲如司马元显竟然会说出“不得已而为之”,着实令他感到意外。
顺着思索下去,他也逐渐明悟司马元显心中所忧,以及想法。
不禁暗叹:身处高位,哪有那么容易。
...
司马元显赞同谢琰建立南府军的事,被有心人捅到了司马道子、司马德文耳中。
继而广泛扩散,整个建康,乃至远在荆州的桓玄,也知道了这个事。
乌衣巷中。
两名官员于路上闲聊,不自觉说及这事。
“听说了吗,谢琰表请立新军府,元显世子欲诏令同意!”
“此事早已沸沸扬扬,谁人不知。我还知晓,中书省有人故意压着诏书,正在商议对策。”
“此事莫非还能有转机?”
“那是自然,元显世子又并非一手遮天。此事,还要问问各著姓大族答不答应,会稽王、琅琊王他们答不答应。”
“哈哈,如此看来,谢琰的谋划悬咯。”
就在两人聊得正起劲。
“咳咳!”身后咳嗽声传来。
二人转头。
见是王韶之,边上还有王谧,当即小心问候一声,匆匆离开。
“堂叔,司马元显怎会如此昏了头?”王韶之不解,嘴上也毫不顾忌。
如今他是祠部郎中,主管祠祀、享祭、天文、僧尼等事务,并未在司马元显的西府。
事后从王谧口中得知,简直无法理解。
这可是建立新军府。
毫不夸张的说,一旦南府军建立,瞬间便能造就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
如果是其他人,其他士族,王韶之顶多心中羡慕,然后随大流反对一番。
可偏偏这组建人是谢氏谢琰,那他就是心生嫉妒,甚至敌视了。
王谧没心情呵斥侄儿口无遮拦。
他也焦头烂额。
没人愿意见到仇人发达,若有能力阻止,绝对会想尽办法打压。
王谧便是如此,他正在思考对策。
“堂叔?”
见王谧没搭理自己,王韶之又轻轻唤了一声。
被打断思绪,王谧满脸不悦,好在他已经有了大致思路:直接从诸士族入手,把能游说的,全部游说一遍。
当然,主要是渡江的诸士族,如河内马氏,琅琊诸葛氏、颜氏,太原王氏、郭氏、唐氏,颍川荀氏、陈氏等等。
庾氏因庾楷在王恭第二次叛乱中,被朝廷击败,全家被杀,自己单骑出逃桓玄,现在仅为区区武昌太守,已无关紧要。
高平郗氏也一蹶不振,郗恢被殷仲堪派人杀了一家六口,也可以不考虑。
至于南方土著士族,王谧有些拿不定主意。
如吴郡的顾陆朱张,会稽孔氏,吴兴沈氏、钱氏、姚氏等大族,皆在三吴之地。据密探消息,现在谢琰在当地甚得人心,很多士族都向他靠拢。
不知道能游说到几家,只能尽力所为。
介时再由几家高门带头,共同前往西府谏言司马元显,阻止南府军建立。
如若进谏不成,王谧还有后手。
再组织这些士族,一起去东府找司马道子,去宫中找司马德文,请他们出面劝阻司马元显。
王谧觉得,诸士族、父权、皇亲,三方出动,司马元显应该会松口了。
甚至,他还准备密信桓玄,请其表奏反对。
“堂叔,你看对面...”
王韶之忽然又开口,并朝前方扬了扬下巴。
王谧回过神来往前看去,眉头一皱。
低头想事的谢重心有所感,抬起头与王谧四目相望。
两人皆轻哼一声,一脸嫌弃地将头撇向一边。
随后,双方谁也没理谁,默契错开,各自离去。
王谧是赶着游说各士族,不想耽误时间。
谢重则是不想在这节骨眼,横生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