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为蜀汉一谋臣》最新章节。
“我曾听闻小民流言,说是‘贼来如梳,兵来如篦’。我原本对此不以为意,直到我前些日子亲向南中行旅一番,才知此言非虚。”
马良叹了口气。
“成都乃是天子所在之地,军中将士尚且不敢猖狂;可出了成都城呢?我初至阐县,又至定莋。沿途百姓听闻匪寇尚且只存戒心;但若是得知是军队行旅,便吓得四处逃窜。”
“呵呵。”
诸葛亮听懂了他话中的意思:
“季常这是在讽喻我要注重军纪。这点你可放心:蜀中将士军纪严明,行军途中与百姓互不打扰。虽不至于军民一家,但也能算得上相安无事。”
“仅仅这样尚且不够。丞相,敢问这用兵之中,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士气、战术、后勤。”
“没错。士气尚且为营中操练以得,战术由将帅统御以得。可这后勤,又该如何保证?行军三月,便要备粮六月以供军需;远征一年便要运粮三年以防变化。能保证如此大开支的,不在将,不在帅,而在民。”
“季常所言极是。想来季常回蜀之后,先是努力筹备遏制粮价之事,又是打量蜀锦之心思,都是为此做铺垫?”
“正是。有钱粮做保,则兵可募、军可行。”
“季常之意,我已知晓。军营之事我自今日离去后便安排下去,汝勿虑也。”
“那我便继续说下去:丞相以兵融入民中,既可向百姓显示我军军纪之严明,从而消弭因夷陵之败、南中反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可帮助地区粮食生产,恢复民生的同时以供军需。
除此之外。有一点尤为重要:丞相需以一名头,将这些将士从军中隐去。传至外界,只说是为了复苏创伤,削减当年军队解甲归田。
随后,丞相可留有一定部队,向南中用兵以平定后方。南中地区百姓备受欺压,早已苦不堪言;在枭首南中各郡贼人后,丞相便可从中重新招揽将士,以扩军需。
这些队伍由于本身生活不佳,配以优待方可稳定军心;同时定当以极严的军纪校正,如此一来,必定是长胜之师。”
“此计甚好。如此一来,民生可定,军容可正。”
诸葛亮已然知晓马良眼下的部署。
“依季常之见,应当用多久完成这些?”
“两年之内,平稳益州全境;三年之内,使百姓富足,民生安定;五年之内,囤兵汉中攻取雍州三郡;七年之内,抚平凉州全境,以训新军,为还于旧都做准备。”
“如此规划,实令亮心生惭愧;季常从武陵平安归来,实乃我大汉之幸!”
诸葛亮忍不住感叹。
二人畅谈一番,天边的夜空也已暗淡下去。
管家从外面走来敲了敲门框。
“丞相,老爷,饭食已为二位备好,到了吃饭的时候了。”
马良向诸葛亮投来一个询问的眼光。
“好啊,好啊。今日与季常对谈,当真是痛快无比。就依季常之见。明日一早,我便前往宫中急奏陛下,将详细的情况和他说了。计行之后,季常当为首功。”
马良连忙摆摆手。
“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良不过以宏观之,细细施行起来,还需诸位将领与丞相共同努力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