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兴汉室从亭长开始》最新章节。
豪强们妥协的速度,比刘珩想象的还要快。
程银伏法刚过去半个月,豪强们便给出了一个让杨毅非常满意的提议,即,从今年开始,盐池每年的产盐量会比去年提升一成半,为期三年。
三年,刚好是杨毅在盐官丞一职上的任期。
也就是说,到杨毅卸任的那一年,盐池年产量会比去年提升五成,也即三十万石。
杨毅当然满意。
事实上,他从来没想过让盐池年产量恢复顶峰的五十万石,他也不可能做到——想做到这一步,除非改朝换代。
五成增幅,已经达到了杨毅的预期目标。
最直观的一点是,当盐池年产量达到三十万石时,每年的盐税会从四万石盐增加到六万石。两万石的差额,意味着八百万钱的税收。
八百万钱!
这种功绩,已经足够他运作一个大县县令的位子了。
凭他的人脉关系,只要在县令一职上干满三年,不出太大差错,回到京就能挂个议郎的职。
议郎是什么?
说的直白点,就是两千石地方大员的预备役。
就算不能一步跨入郡守、国相这种真两千石的层次,稍低一些的比两千石属国都尉,总是能够做到的。
两千石啊,那将是他杨毅人生中的另一个高峰。
不过,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刘珩时,后者并没有觉得开心。倒不是针对这件事本身,相处两个多月后,刘珩已经比较清楚自己这位上司的秉性,不觉得意外。
刘珩内心不悦,是因为杨毅不是单独跟他在静室密谈的,身边竟然一直带着一个名叫屈赞的解县本地士人——屈赞的父亲名叫屈楷,就是被关羽杀死的那个解县豪强。
先不提屈赞的身份。
杨毅和豪强达成共识的事情,能放到明面上么?
显然不能。
这种事情,二人肯定是要私下商议的。
这个道理杨毅不明白么?
他在大汉官场里混了将近十年了,怎么可能不懂,但他还是一直把屈赞留在身边,用意不言自明——他在明明白白的告诉刘珩,屈赞也是他的心腹。
收纳亲信这种事情本身很正常,但他偏偏故意展示给刘珩,就显得不正常了。
刘珩心中冷笑,脸上却丝毫不显。
穿越后,别的不说,他控制面部表情的能力提升极大。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随地作出任何一种表情。
而随着豪强们的妥协,程氏的家产也被瓜分殆尽。
杨毅兑现了对刘珩的承诺,不仅分给后者一百亩盐田,还额外赠送了五匹匈奴马。
打一棒再给一个甜枣的手段,玩的无比纯熟。
匈奴马虽然在体型、负重、爆发力上,比不上凉州马——这是汉武帝时期引入大宛马改良而成的,但也有其优点。
比如说,匈奴马的适应性很强,耐寒、耐旱,无需固定牧场,而且耐力也不错,能适应复杂地形。
简单概括,就是不矫情、皮厚耐用。
价格也不低,边郡大约五六千钱一匹。
不过运到河东,价格至少要翻一倍。如果继续往大汉腹地运,比如兖豫青徐这些地方,没有两万钱,想都别想。
五匹匈奴马,给的好处不算低了。
刘珩欣然笑纳,心里其实没太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