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兴汉室从亭长开始》最新章节。
听见耳边传来的让人无比羞耻的话语,宛娘俏脸变得通红,双腿情不自禁绷紧,下意识想要拒绝。
但当她小心翼翼抬起头,看到刘珩目光灼灼、兴致颇高的样子,话到嘴边却又改变了主意,口中轻嗯一声,算是应了下来。
无论如何,她都不愿违逆刘珩的想法。
见宛娘答应,刘珩忍不住在她丰臀上拍了一把,才放开手。
二人刚刚穿上衣服,就听见旁边小床上响起来刘瑶的哭声。
又是一番鸡飞狗跳。
等安抚好刘瑶,再去隔壁给祖母问安,再吃完早饭,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吃完饭,宛娘就带着刘瑶去了织房。
不止是她,祖母、刘芷以及家中几乎所有的仆妇,这几天都会化身织女,忙碌在织机前。
因为再过几天,就没有这么多空闲时间了。
男人要忙于耕田翻土。
女人们则要栽种各种蔬菜,比如葵菜、韭菜、葱;还要制作各种酱,比如肉酱、鱼酱、清酱(就是后世常见的酱油)。
今年刘珩祖母还打算酿造一些春酒,也需要投入一定人力。
当然了,刘珩自然是不需要管这些杂事的,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刘家坞院西侧,有一条自北向南流向、横穿整个蚩尤里的水渠。
而在水渠西侧,则耸立着几座连排土屋。
这些夯土建成的屋子并非民居,而是刘家冶铁的地方。
蚩尤里居民使用的绝大多数铁器,诸如铁制犁壁、矩犁、全铁曲柄锄、耜头,乃至一些铁锄、镰刀、耙、锸,均出自此处。
当然,这里也会锻造一些常用武器,比如刀、矛,只是数量相对较少。
寻常时节,铁制武器的需求量肯定远远低于铁制农具。
而且前者的锻造难度,也远大于后者。
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汉代的盐铁政策。
汉武帝之前,国家沿袭秦制且推行黄老之术,主张无为而治,不过多干预民间经济,故允许民间私营盐铁,官府仅征税(山泽之税的一部分)。这也造就了一些垄断盐铁业的富商大贾,如蜀地卓氏、程郑,富埒诸侯。
汉武帝时,出于对外战争急需开拓财源以及抑制地方豪强的缘故,国家正式颁布法律,施行盐铁官营。其中,国家经营盐和铁的方式又有一定区别。盐业上,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设盐官控制生产流通。铁业上则是完全官营,从采矿到铸造均由官府垄断,设铁官管理。
但实际上,政府和民间对于盐铁官营政策的意见并不统一,一直处于争辩状态。
汉武帝驾崩六年之后,汉昭帝刘弗陵召集郡国贤良文学举行的盐铁会议,便是两种不同意见最激烈的一次交锋。
此次辩论之后,朝廷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
武帝驾崩四十多年后,曾短暂“罢盐铁官”,但三年后因财政压力再次恢复。
直到光武帝时,终于又在建武年间废止盐铁官营,允许民间经营,仅征税(盐铁税复归于郡县)。
此后,和帝、章帝也计划恢复盐铁官营,但在地方豪强的抵制下无疾而终。
两汉盐铁政策变迁的本质,其实是国家财政、社会控制、经济效率三者之间的三角博弈。
盐铁官营究竟是对是错,其实很难评判。
但总而言之,此时的盐铁业还是延续光武帝时的政策,以私营为主,朝廷会设置一些官营产业作为补充,这部分并不向民间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