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兴汉室从亭长开始》最新章节。
正事谈完,又说了些没有营养的闲话,时间也悄然来到酉时一刻。
天色将暗,晚宴随即开始。
刘珩不仅让仆役准备了丰盛的菜肴,更是将蚩尤里几个重要人物请来,一起招待韩康。
同时刘珩又摆低姿态,奉承恭维。
韩康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因为,这其实才是一个里聚豪强面对县君主簿的正常态度。
不过,他并不在意刘昱、刘钧、刘朗等人,反而执意要让周礼等人入席陪同。
然后与后者相谈甚欢,谈论起军中往事,更是连连浮白。
其拉拢之意,昭然若揭。
也不难理解,虽然对董卓这种出身背景、高度的人来说,手下并不缺少能提刀杀人的悍卒。
但对于韩康或者赵谦来说,周礼这种在战场上厮杀过的老兵,还是很难得的。如果能够收为己用,对增强自身实力颇有好处。
刘珩冷眼旁观,不以为忤。
韩康的这种做法,他乐见其成。
酒宴开始后不久,刘珩便以不胜酒力为由,暂时离席。
不过他并未走远,摇晃着身子直接趴伏在耳房榻上,鼾声震天。
耳房与正堂相连,如果位置合适,站在正堂可以隐约看到耳房内的情况。
而韩康,就身处这样一个位置。
在客人面前醉倒酣睡,是非常失礼的行为,所以韩康等人看见刘珩这般模样,纷纷出言取笑。
宴会氛围也因此更加热烈。
众人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然而,在韩康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地方时,与刘珩打扮相同、身形近似的刘骏,赫然已经取代刘珩,安静趴在耳房床榻上。
刘珩本人,则通过耳房暗门,径直离开了坞院。
......
若非实在无路可走,刘珩并不愿意选择杀人这种最极端的方式。
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听起来很豪气、洒脱,好像大山就是无忧无虑、没有欺压的世外桃源,到了山里就能自由生活。
但怎么可能呢?
现实情况,大多都比人类的美好想象更加残酷。
后世除了少数一些地方,绝大多数山川都已经遍布人类足迹。
但刘珩如今身处的这个年代,受限于物质水平,人类对大山的开发程度极低。
莽荒、原始,才是此时这片土地上各个崇山峻岭的代名词。
那里是野兽的乐园,是人类的禁区。
一旦踏入深山,除了要面临虎豹豺狼、蛇虫鼠蚁随时随地各种角度的侵袭,还要面对食物短缺的难题。
深山中的土地贫瘠,耕种条件恶劣,只靠树上结的果子、捕捉到的猎物,根本无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即使山里不缺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但交通闭塞的情况下,缺乏有效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手段,无法转化为生活必需品。
更别提,人总归是社会性动物。
想要真正长时间居住在深山里,规模庞大的人群是必要条件。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有多少人愿意抛弃祖辈传下来的土地,去深山老林里过野人一样的生活呢?
要知道,一旦当了野人,再想重新拿回户籍,可就难了。
流民还有机会回到原籍,承平时节,身上背负罪责的野人却不会有这样的机会,除非愿意投身奴籍。
但是。
总归是要有但是的。
但是刘珩忍不了了。
穿越后这些天,大多数时间里,他都被一股极其复杂难以辨别却又重若千钧的情绪,压得喘不过气。
得到关爱时的快乐;
担心美好生活毁于一旦时的忧虑;
生命受到威胁时的愤怒;
亲手杀死同类时的悲哀;
看到熟悉面孔死于非命、只留下如他一般形单形只的孤儿时的同情;
亲近之人受到迫害欺压时的憎恨;
看着亲近之人承受屈辱、自己却无能为力时的羞愧;
...
如此种种,几乎把刘珩逼疯。
这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猛烈冲击的滋味,比肉体上的折磨,更让人觉得痛苦。
而韩康今日的一番言行,彻底摧毁了刘珩仅存的理智。
既然不让他好好过日子,那就都别过了。
本来,刘珩还在犹豫要不要伺机杀了韩康,但今日见到此人,他立刻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只杀掉韩康一人并没有多大用处,只要赵谦不死,永远都不会有安稳生活。
安邑县令赵谦,才是一切祸害的根源。
所以,才有了今晚的表演。
刘珩知道自己的计划很粗糙很冒险,但还是那句话,他忍不了了。
他不想等了。
他已经和皇甫威、周礼商议好,一旦刺杀之行不顺利,亦或者发现蚩尤里内外有任何异动,就直接宰了韩康,带着祖母、刘芷、贞娘等人,逃进中条山内建造好的据点。
大乱已经快来了,祖母他们不需要在山里躲藏很久,总能找到生路。
至于他刘珩,一条命而已。
下定决心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了关羽。
后者决定杀人时的心情,或许跟他别无二致?
......
天色入暮。
刘珩悄声无息翻过里垣,找到了在蚩尤里外等候多时的刘预。
但当刘珩看到刘预的一刹那,脚步却猛地停下。
因为刘预身边除了马匹,竟还有一道人影。
“长生,你怎么会在这里?”
虽然是问关羽,但刘珩的目光却一直看着刘预。
夜幕下,刘预脸庞被冷风刮得通红,刚想说话,却被关羽挥手打断。
“兄长不要责怪阿预,是我一直缠着他不放。”
关羽神色如常,脸上甚至还带了些笑意。
刘珩默然无语。
关羽这幅表情,必然已经从刘预那里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而他仍旧选择留在此地,意思不言而喻。
但刘珩真不想把关羽拖下水。
“长生,当日贼匪屠戮蚩尤里,你已经舍命帮过为兄一次,欠为兄的早就还清了,不必再蹚浑水。而且,赵谦不比乡里间的豪强,他是深得天子信任的中常侍、大长秋赵忠的侄儿。杀官等同于造反,而杀赵谦之事一旦败露,汉家天下几无存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