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这事也不能完全怪尉迟宝琪。现代的我们,都是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且生活在和平年代,能照顾好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已属不易;但在贞观年间的尉迟宝琪,性命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他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分量,让自己经的起风雨。而武勋家族的圈子,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聚集起来的。
尉迟宝琪之前思量尉迟府的立场和阶层,但却将重要的圈子的忽略了。他们这个圈子是真正能同气连枝、守望相助且可以托妻献子的呀。现在刘家遇到了难事,尉迟宝琪却买了他家的家业,这是碰触到武勋家族的红线了。毕竟谁家都会有衰落的时候,刘家现在正是需要圈子里的人拉一把的时候,但尉迟宝琪却落井下石了,这样其他各家怎么看尉迟家?以后尉迟家也会衰落,那时的尉迟家又该如何自保,且重新繁盛呢?
这时尉迟环鬼鬼祟祟跑了进来,他提着一个食盒,朝着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说道:“大兄、二兄,这是驱寒的羹汤,是阿娘亲自煮的。”
裴氏真的是命运多舛,刚嫁进尉迟府,尉迟环就发生高热不退的事情,好不容易怀孕了,又发生尉迟宝琪被罚跪祠堂这事。这让她是倍感无语,所以决定明天去寺庙,求求佛,去去晦气。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此时太极宫甘露殿内,李二陛下看着躺在床上的长孙皇后,见她腹部微微隆起,不禁伸出大手,落在长孙皇后腹部。“观音婢,这次应该是个儿子。”
长孙皇后泛着母性光辉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意,“我觉得也应该是个儿子,妾身怀承乾、青雀的时候,肚子也是这样有些尖的呢。”
李二陛下看着撒娇的长孙皇后,脸上露出柔情,轻轻将长孙皇后揽入怀中。
“对了,还需要感谢尉迟宝琪呢。”
“哈哈哈哈。”李二陛下听见尉迟宝琪的名字,不由笑出了声,看着一脸疑惑的长孙皇后,他笑着说道:“这次‘尉迟家的傻儿子’,确实做了一件傻事。他这个名号,算是彻底做实了。”
“发生了何事?尉迟宝琪老实的外表下,不是有一副玲珑心肝吗?怎么又成了‘尉迟家的傻儿子’了呢?”
李二陛下将今天上午发生在刘弘基府邸的事情,详细跟长孙皇后说了一遍,说完他不由感叹道:“还是需要‘磨一磨’呀。”
“是呀。”长孙皇后在李二陛下怀中,找了个舒适的位置,然后附和了李二陛下一声,紧接着便问道:“之前尉迟宝琪聪明伶俐,且每每都有新奇玩意,怎么在这件事情上,会如此不智呢?要知道如果以后尉迟府有什么风波,这群将军们一定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的呀!”
李二陛下沉思片刻,才开口说道:“应该是敬德疏忽了。没有跟宝琪说明其中的厉害,毕竟他之前只是一个庶子,且身体羸弱。谁都没有想到他会突然开窍。”
长孙皇后听了李二陛下的话,微微点头,“谁也不是生而知之,犯了错,改了就是好孩子。”
“对,改了就还是好孩子。”
“您看宝琪都会犯错,您是不是对承乾要求太严格了?要知道宝琪马上就18岁了,承乾过了元日才10岁呀。”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紧了紧怀中的长孙皇后。
……
而此时的长孙府,也在谈论这件事情。长孙冲一脸疑惑的朝长孙无忌问道:“阿耶的意思是,这次对于尉迟宝琪仅仅只是一个教训?”
长孙无忌轻抚胡须,笑着点了点头,也没有说话。
长孙冲见此情形,便知道这是长孙无忌开始考验他了,他慢慢走了几步,然后肯定的说道:“尉迟宝琪今年才17岁,年纪还小。且曲辕犁的出现,让更多的土地得以耕种,再有两年好年景,圣人应该就会考虑对突厥用兵了。尉迟宝琪作为武将子弟,一定会上战场。”
长孙无忌笑着摇了摇头,“圣人现在已经考虑对突厥用兵了,只是时机未到而已。尉迟宝琪这次无事,是因为尉迟宝琪是武勋家族除嫡长子外所有家族子弟,向上攀爬的领路人。这群大将军们,是绝对不会让他出事的。”
“那武勋家族会不会因此做大?那我们长孙家族……”
看着露出凝重之色的长孙冲,长孙无忌微微叹了一口气,“大郎,阿耶知道你淡泊宁静,但有些事情你必须清楚。尉迟家能和各武勋家族守望相助,但我们家不行,我们长孙家是外戚,和文官和武将不一样,现在我们能找的,只有关中这些世家。”
“至于你考虑的武勋家族会不会做大?在圣人在位的时候,绝对不会。虎牢关之战,圣人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战败被俘,随后,洛阳的王世充也被消灭,彻底平定北方,威震天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圣人不怕这些武勋家族做大,他担心的是这些武勋家族抗衡不住那些‘五姓七望’。朝堂绝不能一团和气。”
李二陛下在贞观年间就是通过控制、平衡和利用阶级矛盾来巩固权力和影响力的。这种控制不仅仅是直接控制某一个阶级或层级,而是对整个朝廷制度下的大唐,进行全面控制。李二陛下依赖官僚体系和地方地主等既得利益者来帮助自己管理国家,形成一种联合治理的模式。
长孙无忌见长孙冲一时明白不了,便耐着性子,一点一点通透的讲给长孙冲。长孙冲努力的消化着,半响之后,他叹了口气,“阿耶,我是不是不是做官的材料呀?这也太复杂了。”
“好好看,好好学。在你这个年纪,能明白这道理的人,整个大唐绝对不会超过一掌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