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尉迟家,寒门乍富,居然惹到我们韦家头上。”还年轻的韦整,开口为韦国洪打抱不平。
“尉迟宝琪,还是武夫那副无赖做派。现在长安各家,都说尉迟家出了个真正的读书人,就这?尉迟宝琪这幅做派,也配称呼为读书人?”
看着大堂开始便的乱糟糟的,坐在主位的韦圆成开口了,“好了,这次是我韦家,有错在先。国洪以后的发展,就不能按照之前的规划了。幸好圣人重视水利工程,正是国洪,大展拳脚的机会,之后再外任一州刺史,然后便能回长安担任一部侍郎了。”
“哎,我们已经准备推国洪去工部,担任工部侍郎,没想到坏在了尉迟宝琪手里。”
“国洪,不要气馁。就当多历练几年。”
……
之后的一段时间,尉迟宝琪每天除了早上练武,便将自己关到了书房内。春桃进来送饭的时候,看着自家郎君,在书桌上对照着都水监的书籍,在纸上写写画画。
一天傍晚,孙大站在书房门外,“郎君,长安内传出一道流言,小的不知真假,特向郎君禀告。”
尉迟宝琪那空白纸张,盖住自己慢慢绘制的唐北部地图,然后说道:“进来说。”
“郎君,流言已经扩散几天了。流言声称:您因为大闹都水监,圣人将本来是您的太子左副率,赐给了长孙家。”
尉迟宝琪一愣,“好,我知道了。还有事吗?”
“还有就是,您又被人说是‘尉迟家的傻儿子’了。”
“还有其他消息吗?”
“没有了。”看着脸色变落寞的尉迟宝琪,孙大慢慢退出了书房。
尉迟宝琪为何会露出落寞之色?还不是他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强,自己的命运还是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什么太子左副率,狗都不当。尉迟宝琪绝对不允许自己,掺和夺嫡这么危险的事情。
“叼天之幸呀。”尉迟宝琪喃喃自语道:“没想到这次大闹都水监,居然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看来房家管家,说可惜了,应该也是这件事,我还是历练的不够呀,怎么会将东宫给忘了呢?”
尉迟宝琪前一段时间,在隔壁皇庄,是见过李承乾一次。
李承乾不知是自己好奇,还是有人怂恿,居然找太上皇李渊要虎鞭酒。而碰巧在皇庄的尉迟宝琪,说了句:“殿下,年纪还小,不宜饮此酒。”
出来皇庄后,尉迟宝琪朝李承乾行礼,李承乾跟没看见一样,拂袖而去。尉迟宝琪看着已经骑马走远的李承乾,不禁无语,这就是得到陆德明、孔颖达、于志宁、杜正伦悉心教导的太子殿下?他们是怎么有脸说出,太子殿下聪明仁爱的?
不是尉迟宝琪苛责已经快10岁的李承乾。李二陛下16岁,就首倡晋阳起兵,之后礼贤下士,征战沙场。现在的李承乾,将李二陛下的威严、姿态学了个十成十,但李二陛下虚心纳谏、礼贤下士、重视功臣的行为,尉迟宝琪在李承乾身上,哪怕是一星半点,都没有看到。
“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但在李承乾身上,尉迟宝琪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尉迟家,世家出身。但在隋末,尉迟家已经落魄成寒门,是尉迟敬德跪在尉迟家那时已经破落的祠堂里,整整一夜,黎明时分,尉迟敬德嘶哑的朝祠堂说道:“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孙尉迟恭,去了。”说完,尉迟敬德背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率领尉迟家部曲,毅然决然的投身隋末乱世。
之后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详。尉迟敬德勇冠三军,凭一己之力,光大尉迟家门庭。尉迟敬德也因此,在尉迟氏内,族谱单开一页。
族谱单开,通常意味着该成员拥有非凡的成就、或特殊的地位,值得在族谱中单独记录。是每一个家族成员的梦想。尉迟宝琪,现在就为此而奋斗着。
尉迟家族能重新崛起,且门庭显赫。尉迟敬德的贡献,故然不可磨灭,但尉迟宝琪不能忘记给尉迟敬德提供平台之人。没错,就是李二陛下。所以尉迟宝琪一直遵守尉迟家的立场,但也仅限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两人。李二陛下的亲属,如太上皇李渊、太子李承乾等等都不在其中。
“时势造英雄”,重要的是“时势”。刘邦,四十七岁看狗打架,五十四岁定鼎天下。没有秦朝末年的天下大乱,刘邦能脱颖而出吗?
还有,不得不说,李二陛下是个明君,能容人、虚心纳谏、不怕朝堂将领功劳大,能给尉迟宝琪提供一个巨大的平台。要是这个时候,是其他人当皇帝,尉迟宝琪绝对会像个鹌鹑一样,躲在没人注意的角落。毕竟说一千、道一万,首先要保证自己小命的安全。
如果上战场,情况又有所不同。“文死谏、武死战”,是刻在历朝历代人们骨子里的浪漫,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以身殉国同样令人敬佩。例如:明朝崇祯皇帝,说出“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后,在煤山自缢身亡,成了明朝最后的风骨。很难想像,如果崇祯皇帝向李自成投降,他会被人唾弃成什么样子。
这也是尉迟宝琪一直给李二陛下、长孙皇后送东西的主要原因。李二陛下活的越长,尉迟家的门庭就会越发显赫。等尉迟宝琪羽翼丰满,任何人想动尉迟家,就必须要仔细掂量一二了。而李二陛下晚年,有些飘了,所以尉迟宝琪现在,也给唯一任何时候都能劝住李二陛下的长孙皇后,送好东西。
尉迟宝琪见过李承乾后,就将这件事抛诸脑后。没想到,今天的消息,却让自己不得不将这件事情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