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最新章节。
想到下午那美味的红烧肉,那弹牙的猪蹄、卤猪头肉,酥烂的排骨和那浓稠的酥肉汤后,李崇义不由感叹道,自己怎么又饿了?刚才吃的挺饱呀。
“那明天我能过去吗?”
一听李崇义这话,长孙冲是一脸为难,李崇义和自己关系要好,但和程家、尉迟家就有些疏远了。而且这次聚会,是程处默敲了尉迟宝琪一顿,自己要是随便带人去,不好。最后只能迟疑道:“这……要不明天问问程家兄弟?”
看着长孙冲迟疑的模样,李崇义也微微发怒了,下意识便脱口而出,“问什么?作为尉迟宝琪的大舅兄,我还不信,我进不去尉迟府?”
“等等,你说什么?你是尉迟宝琪的大舅兄?这是什么时候的事?”长孙冲听到这一大瓜,震惊的夺命三连问道。
李崇义这时反应过来,亲事还没定下呢。他做贼心虚的左右看了看,发现周围都是两家的护卫,不是多嘴的人,才小声说道:“我家雪玲,许给尉迟宝琪了。圣人和阿耶都同意了。等过了休沐,就会和尉迟大将军商量。”
长孙冲一听李二陛下都同意了,知道这事是板上钉钉了,马上笑呵呵的说道:“圣人都同意了,也就明天下午的事。明天咱们一起去尉迟府就行。”
“往后咱们再聚,就拜托崇义,让宝琪下厨了。”
“我这张破嘴呀,你也别往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可不想让这事出什么意外。”
“放心,我嘴严着呢。”
两人定好明天去尉迟府的时间,便匆匆告别,各自往自家打马走去。
长孙冲回到长孙府,便看着自己阿耶正在吃着红烧肉和卤猪头肉,旁边还热着黄酒。便走了过去,跟长孙无忌将李崇义的话复述了一遍。
听完长孙冲的话后,长孙无忌喝了一口酒,才缓缓说道:“这事是昨天夜里定下的。河间郡王还是那么有魄力,而眼光,还是那么毒辣啊。尉迟宝琪,刚刚显露才能,便毫不犹豫的下注,河间郡王果然还是那个南平萧氏的河间郡王呀。”
……
第二天,尉迟宝琪依然早起,沿着宅院的道路跑步,跑完步后,便吩咐厨娘开始处理食材。而他自己则去到书房内,将王家和李二陛下赐下的《三国志》,全部拿了过来。对照着看看自家的《三国志》,有没有遗漏和错漏的地方,然后便是将王家《三国志》内的注和释,一并抄写下来。
《三国志》(注1)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因为作者陈寿,是晋朝大臣,而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故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和吴二志只有列传。
《三国志》取材精审,陈寿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三国志》和《新唐书》、《资治通鉴》的审核,可谓是截然相反。《新唐书》内,大量充斥着野史和民间不可考的说法。就拿大唐绿帽王房遗爱来举例,对于这绿帽王说法,尉迟宝琪却不认可。翻遍史书,唐初的公主还是不错的,尤其是李世民的女儿,历史上记载李世民有21女,《新唐书》记载兰陵公主为李世民第十二女,但兰陵公主墓前碑文却记载:兰陵公主为李世民第十九女。可见李世民应该不止21女。
李世民这么多的女儿,大部分记载才德品行不错。唯有高阳公主,历史上记载她恶贯满盈,又和辩机私通。这里有很多存疑的地方,高阳公主深受李世民宠爱,那么长孙皇后呢?李世民对长孙皇后是什么态度,史书有明确记载(我就不在这抄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长孙皇后也很宠爱高阳公主这个结论?而且和那么多才德品行不错的姐姐妹妹相处,高阳公主的德行会差?史书可是明确记载:襄城公主雅礼有度,太宗贤之。就是李世民让众公主以襄城公主为榜样。如果高阳真是刁蛮的德行,她还会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吗?还有,那辩机后面跟着唐玄奘在大慈恩寺翻译佛经。大慈恩寺建造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长孙皇后。高阳公主的脑子是有多大病?才会和纪念长孙皇后寺院内的高僧私通?这可是对人孝道要求极高的封建王朝。
那辩机可是名气很大的高僧,而且大唐寺庙管理极为严格。这就又出现了问题,那辩机有时间和高阳公主私通吗?辩机每天要翻译佛经,史书记载辩机一生出佛经八十余卷,加上寺庙管理极严,他从哪里找的时间跟高阳公主私通?
《旧唐书》明确记载着,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病重,仍通过高阳公主对李世民上奏。且房遗爱母亲是一品国公夫人,他自己的姐姐或妹妹还是韩王妃。如果高阳公主和辩机真的私通,她们会不管吗?
而败坏高阳公主名声的记载,则出自《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所以小伙伴们在读史书的时候,最好参照着这一历史时期的其它史书。
等到日中的时候,尉迟宝琪出来吃过午饭后。便领着自家厨娘又开始在灶边忙碌起来。
今天尉迟宝琪还是准备做四道新蔡,分别是红烧鹿肉、葱爆羊肉、一品豆腐、姜爆鸭子。
这鹿还是庄子上午给送来的,今天早上刚打的。
……
夜幕降临,天空中又开始飘起了雪花。尉迟宝琪正跟在尉迟宝琳身后,送着这群大唐“官二代”出门。
这些人出门后,纷纷对着尉迟兄弟抱拳行礼后,便领着自家拿着食盒的护卫,朝夜幕中走去。
到了最后,一位皮肤白皙,和尉迟宝琳差不多高,比尉迟宝琪高半头的男子走了过来。尉迟宝琳立即拉着尉迟宝琪对他行礼,“崇义,咱以后就是亲戚了。有空就过来,宝琪绝不会让你失望的。”尉迟宝琳说着,还狠狠拍了拍尉迟宝琪。
李崇义又仔细看了眼尉迟宝琪,然后便领着护卫上马,朝河间王府方向而去。
尉迟宝琪看着河间王府的护卫居然拿了四个食盒,不由诧异的朝尉迟宝琳问道:“这人到底是谁?昨天他也没来呀,还有我和他应该没仇吧?他在宴席上,可是盯着我看了好久。”
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一起走进尉迟府后,看着尉迟敬德房内的灯已经熄灭,便转身朝着尉迟宝琪的小院走去。
到了小院正厅内,尉迟两兄弟坐定后,春桃放上茶饮,便准备出去。
这时,尉迟宝琳说话了,“春桃,不用忙了。刚才那人是河间郡王的嫡长子,李崇义,也是二郎未来的大舅兄。二郎啊,你的亲事,定下了。”
“什么?我的亲事定下了?我怎么不知道?”两辈子光棍的尉迟宝琪,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惊的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