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

第108章 黄巾军又来袭了!(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最新章节。

已经决定在土地做文章的郭嘉,打算鼓励百姓流民开垦荒地,以此达到逐步将世家之中黑户解放出来的目的。

不得不说,郭嘉分析的确实是面面俱到十分稳妥。

但赵勇毕竟是一个武将!

作为能动手绝对不动脑子的选手,摸了摸自己下巴以后,感觉若是按照郭嘉的方法,虽然能逐步蚕食世家,但速度实在是太慢!

按照赵勇的想法,便是如今乱世已经开启,曹操手下又兵强马壮,与其步步为营在世家身上浪费时间,不如一口吃成个胖子在慢慢消化!

于是当即将自己想利用民意来加速世族和百姓矛盾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若是按照龙象之计,刚刚经历了黄巾之乱的东郡又要乱起来了啊!”

看着面色有些犹豫的郭嘉,赵勇眯了眯眼眸。

他可是知道,历史上曹操占据东郡以后虽然也打压了这些世族。

但就是因为手段就是不够狠辣,造给了群世家留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这也为曹操埋下了一个隐患,而且这个隐患在这曹操出征徐州之时彻底爆发。

当地世家与吕布这头豺狼合谋,给曹老板来了一波大大的背刺!

也是因为这一次背刺,曹操不仅征战天下的步伐被延缓了两年之久,还险些死于此次战役!

知道这一切的赵勇既然已经选择了辅佐曹操,日后自己一家老小可都要托付在这东郡城内,他可不想让这种狗血的事情重新发生!

“新秩序的建立,必将触碰旧时代的利益!东郡世家既然已经选择了站在我们的对立面,那便是我们的敌人!”

“如果将现在的东郡比作一块肥肉,那么如今当地世家便是占据这块肥肉的豺狼!”

“与其钝刀割肉,不如将这些贪婪之辈彻底清除,然后这块肥肉由我们重新分配,这样一来岂不是更好?”

虽然平息粮价,安抚民生打压世族的任务曹操交给了赵勇!

但作为配合对方的郭嘉也有着自己的担忧,现在见到对方心意已决,还是忍不住提醒道:

“龙象可要想清楚了,我们此行虽然带来了很大一部分学子,但城内大小官员还是有不少当地世家之人!”

“一旦动手,整个东郡上至县令县丞,下至衙役小吏定然要大换血!”

“单凭我们带来的人手,怕是远远不足!”

早就考虑到这点的赵勇神秘一笑,“无需多虑,我自有办法!”

见到对方心意已决,于是当即郭嘉便和赵勇商议起具体行动的计划!

..........

东郡城内,就在大小世家被迫听从钱家的安排,跟随曹操一同平息粮价之时。

青州黄巾贼寇再次来犯的消息,犹如一股狂风一般传遍了大街小巷!

城内的张家,原本不过是一个靠卖粮而富甲一方的小世家。

凭借着家中丰富的存粮,借助前段时间粮价暴涨的风口,一举敛财无数,勉强挤入中等世家的行列。

因为钱家的安排,虽然不舍,但也身为一个小家族,张家家主也不敢违背对方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