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世轮回,开局买下江玉燕

第77章 以防万一(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诸世轮回,开局买下江玉燕》最新章节。

“少林?”听到孟礼的回答,周伯通面露诧异。

少林的名号他当然听过,但不知道那儿居然有这么多厉害的武功。

盖因少林寺由于一些原因,在射雕乃至神雕时期都极为低调,存在感近无,直到神雕末期和倚天时期才重新活跃。

孟礼之所以会这么多少林绝技,是上一世遇到的少林弃徒较多。

对此,他没有多解释,而是转头望向郭靖:“学到了多少?”

郭靖挠了挠头,如实回道:“都记得一些,但都没记全。”

孟礼和周伯通互相传授武功的时候,并没有避讳他和穆念慈,但也没有针对性地指导,二人就是纯旁听状态。

郭靖明白这是机缘,所以一直很认真地在听、在看、在记。

只不过,他不似黄蓉能过目不忘,记忆效果不如人意。

一些相对简单的功夫,记了大部分,复杂的就记得一点。

闻言,孟礼并不意外。

郭靖的武学天赋属于偏科型,只能走专精路线,没法儿像黄药师那般样样通、样样精。

至于穆念慈,她能在三天内学会洪七的逍遥游拳法,资质自然不差。不过,孟礼方才用来交换的武功走的都是纯阳刚猛路线,不适合女子,九阴真经上卷又太杂了。

他就让她有选择地听,不必强记。

孟礼想了想,对郭靖说道:“其他的你可以暂时不管,我接下来说的内容,你重点记住,把它背下来。”

“好。”郭靖欣然答应。

周伯通和穆念慈则有些疑惑。

因为九阴真经上卷的内容孟礼都换过去了,没必要再和周伯通交换。

孟礼没解释,直接开始念诵内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郭靖跟着念了一句。

周伯通细细品味了一下这句话,觉得有些玄妙和熟悉,但一时记不起来在哪儿看到过,便耐着性子往下听。

孟礼继续念诵:“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郭靖跟着道:“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周伯通越听越觉得熟悉。

忽然,他脑海划过一线灵光,拍着大腿道:“这是九阴真经下卷的内容!”

他曾持有过九阴真经下卷,虽因王重阳的遗嘱没有去翻看学习,但偶然瞧到过上面的部分内容。

紧接着,周伯通盯着孟礼道:“你看过九阴真经下卷?!”

孟礼坦然道:“从梅超风手上‘借’阅过。这也是我想获得九阴真经上卷的原因之一,只有下卷,不完整,上面的武功练了也是弊大于利。”

周伯通瞪大了眼睛道:“如此说来,你已经掌握了全本的九阴真经?!”

孟礼点头:“可以这么说。”

“那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厉害很多?”周伯通好奇地问。

孟礼道:“有些增益,但具体长进了多少,不大清楚。”

周伯通皱眉:“怎么会不清楚呢?你都会全本九阴真经了啊!”

孟礼答道:“因为我这辈子从练武到现在,还没遇到过能逼我全力出手的人。”

周伯通:“……”

他怀疑孟礼在吹牛皮,但没有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朝圣途
朝圣途
关于朝圣途:朝圣之途,百般坎坷,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为何仙人就能遨游尘世,而凡人却只能做这井底之蛙,管中窥豹,任人宰割?慢热+无系统+传统玄幻简介无法体现一本好书的内容,请各位一起来品味人生一路的苦辣酸甜。若能成仙,究竟是抛弃红尘一路登天,还是为念心中七情六欲,谋福天地,开创盛世繁华。
雀雀
坐拥修仙界后龙崽她天天磕金
坐拥修仙界后龙崽她天天磕金
仙界上神金玉璃,金龙出身,视金如命,可一场追逐珍宝的战争中却意外坠落下凡,成为修仙界玉门宗有名的刁蛮大小姐。别人在修炼,她抱着金子。别人去历练,她抱着金子。别人拜师学艺,她还是不为所动的抱着金子。终于有一天,她的爹爹忍不住了:“璃宝啊,金子...
霜浅凤
迷失在修真界
迷失在修真界
关于迷失在修真界:康浩和他的同学一起旅游,无意间来到了修真界,在这里,他们语言不通,大字不识,别说修炼,生存都是问题。在陌生的世界中,他们将何去何从……
会飞的乌龟1
综武:和女侠关系好点没毛病吧?
综武:和女侠关系好点没毛病吧?
“灵珊妹妹,你那令狐大哥不靠谱啊~“邀月姐姐,那个江枫一点都不心疼你~“龙儿宝宝,这蜂蜜虽好不过我做的素斋也不差~“黄蓉嫂嫂,郭靖大哥虽然木讷一点,不过你还请……自重啊
烤肉大仙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
关于终翼:成为小说路人王的日记:(有感情线,非后宫文,非第一人称,轻搞笑,且本书较为慢热,主角非圣母,非特殊情况下遇强敌能跑则跑,不会硬拼,有五大国国战情节,谢谢支持。)我穿越了,穿越到自己写的小说世界里面。没想到我穿越一个国家的王子身体里面,这实在太棒了!终于可以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左拥右抱的日子了。但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啊,自己穿越的这个国家两年后就要灭亡了。这可怎么办啊!……无意中我看到了一
万诗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