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最新章节。
晋省的百姓们纷纷响应,与八路军战士们并肩作战。
在一个村庄,129 师的战士们与当地百姓一起,挖掘了复杂的地道网络。当敌人前来进攻时,战士们和百姓们巧妙地利用地道,与敌人周旋。
他们在地道中设置了各种机关和陷阱,敌人一进入村庄,便陷入了重重困境。战士们从地道的各个出口突然出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在百姓们的支持下,129 师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保卫了村庄。
在晋省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八路军各师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守着抗日的信念,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抗争。
尽管晋绥军的背叛给抗战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八路军战士们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收复失地,迎来最终的胜利。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局势瞬息万变。陈振华和陈副师长深知肩头责任重大,在365师于冀省的战斗告一段落之际,他们迅速整理详细的战斗进展报告,通过秘密而高效的通讯渠道,向八路军总部作了全面且细致的汇报。
每一个战斗细节、每一处战略布局、每一次人员伤亡,都清晰无误地呈现在报告之中。
八路军总部收到报告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与延安方向取得联系。电波在空气中穿梭,传递着晋冀地区紧张而复杂的战局信息。
延安方面和八路军总部的首长们,对着地图,仔细研究365师的作战情况,以及陈振华和陈副师长针对后续战斗所制定的计划,特别是关于对北平与津门的战略威慑措施。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与分析,无论是八路军总部,还是远在延安的领导们,都对陈振华和陈副师长的作战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
此时,进攻平津地区,看似是一个极具战略意义的目标,但实际上,时机尚未成熟。平津地区作为华北重镇,日军在此部署了重兵,防御体系极为严密。
同时,北平城中各国使馆林立,一旦发动进攻,局势极有可能变得错综复杂,引发国际争端。
而且,当前晋省的晋绥军反水事件,已经让八路军在该地区的抗战形势变得极为严峻。若不能妥善处理,稳固晋冀鲁豫根据地,贸然进攻平津,无疑是冒险之举。
只有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彻底稳固,甚至在取得对国军在该地区的绝对优势之后,再图谋平津,才是稳妥且明智的战略选择。
因此,八路军总部和延安方面对365师陈振华与陈副师长针对平津的作战处理方法,给予了高度赞同。
然而,相较于平津的战略考量,八路军总部此时更为焦急的,是晋省晋绥军反水所带来的巨大威胁。
虽说当前在晋省的小鬼子仅有八千余人,但晋绥军却不容小觑。这是一支拥有完整武器装备的军队,再加上日军补充的大量杀伤力武器,晋绥军的兵力接近十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一股力量突然倒戈相向,对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以及365师而言,威胁之大不言而喻。
原本,八路军总部预估晋绥军即便反水,最多也只是与八路军产生一些局部摩擦,不至于发展到全面进攻的地步。
但晋绥军在日军的蛊惑与利诱下,完全不顾民族大义,悍然发动全面进攻。这一局面的出现,大大超出了八路军总部的预料,使得八路军在晋省的抗战形势急转直下。
在这样的局势下,365师的863旅和386旅若继续按照原计划攻打平津,显然极为不利。此时,回师西进,集中力量彻底解决晋省的晋绥军,成为了八路军当下最为紧迫且关键的作战任务。
陈振华和陈副师长在得知八路军总部与延安方面的意见后,立刻展开了紧急商议。
他们深知,虽然此时日军114师团尚未完成主力集结,但即便该师团上万人的主力全部到位,在晋省复杂的地形和八路军各师的顽强抵抗下,也难以对八路军展开大规模、有效的进攻。
经过反复沟通与权衡,两人最终决定在永清、静海、大兴、门头沟地区进行战略部署。这些地方,地处冀中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交通要道纵横交错,是军事战略要冲。
陈振华和陈副师长选择此地,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一方面,这些地方进可攻、退可守,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地区形成军事威慑。
另一方面,这里距离晋省相对较近,便于365师迅速回师,从而支援在晋省作战的兄弟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