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捷克崛起,从造枪到军工巨头》最新章节。
“大力同志,你们吃亏了!”孙茹着急的一跺腿,
“我们那辆车上的书,都是我们小姐从欧洲带来的,东北军实际才给了你们两车半的物资。”
李大力爽朗地笑了笑,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
“嘿嘿,孙茹同志,兵不厌诈嘛!你们小姐带来的书,可是宝贝啊!”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比安卡同志,我跟你说,首长说了,你带来的那些洋书,比那三车物资更重要!
你们三个活人,比那些书更重要!
哪怕我们这只队伍全部牺牲,也得把你们三个人完好无损地送到保安。
(陕北根据地当时的临时首都)”
比安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她感受到赤军的真诚和决心,光是这几句话,就让她觉得这些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李大力带着比安卡一行人继续前进,一路上,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赤军的英勇事迹,以及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与敌人周旋。
比安卡听得津津有味,她虽然读过一些关于这个时代的书,但百闻终究不如一见,亲自看到鲜活的赤军战士,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比书本上冰冷的文字更加有趣。
走了大概半天,众人来到一道不起眼的黄土沟中。脚下的溪流早已干涸,只留下冻结的淤泥,凝固成一片黄白的河床。骡子的蹄子踏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咔咔声。
山谷两侧,高低错落的洞口和小窗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山体上,仿佛天然的装饰,又像神秘的眼睛注视着谷底的一切。
“这就是我们的临时驻地!”李大力指着那些大小不一的土洞,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李大力率先走向其中一个窑洞,示意比安卡等人跟上。
窑洞的入口低矮狭窄,即使比安卡身材高挑,也不得不低下头才能通过,其他人更是需要弯腰才能进入。
比安卡小心翼翼地穿过洞口,眼前豁然开朗。
“你们这洞口也太矮了,就不能挖高一些方便进出吗?”
里面坐着一位中年男子,留着短须,眼神锐利,身上穿着一件朴素的军装。
听到比安卡的抱怨,他放下手中的笔,抬头微微一笑,语气和缓地解释道:
“小姑娘,这可不是普通的洞口,它的高度是有讲究的。
我们的经验是,洞口挖得矮一些,敌人想要冲进来就不得不像刚才你一样低下头弯着腰。
这样一来,他们的动作便会受限,没法正常行走,更别提警戒、瞄准和射击了。
里面的空间其实并不小,足够我们行动自如,不会对内部防守造成困扰。
但这个低矮的洞口却能够在关键时刻帮我们拖住敌人。
利用地形优势,哪怕只有几个战士,也能做到以少胜多,把敌人挡在外头。”
中年男子站起身,走到比安卡面前,伸出手,微笑道:
“欢迎外国专家同志们的到来,你就是比安卡同志吧?
我叫陈正湘,是赤一师一团团长,你可以叫我老陈。”
“很高兴见到你,陈团长。”
陈团长招呼比安卡一行人坐下,然后让人端来热水和几张玉米馍馍。
“比安卡同志,我知道你们一路辛苦了,先休息一下,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等明天一早,我便安排刘大力的特务连,护送你们去后方。”
陈正湘团长和比安卡寒暄几句后,便一头扎进了桌上的地图和文件堆里,时不时用铅笔在地图上圈圈点点,嘴里念念有词。
比安卡三人不好打扰,便起身告辞,打算在附近转转,了解一下赤军的日常生活。
三人沿着山谷的小路慢慢走着,两旁的窑洞里不时传来战士们爽朗的笑声。
比安卡注意到,一些战士正围坐在一个窑洞前,众人手里拿着书本,摇头晃脑地读着什么。好奇心驱使下,她走近那个窑洞,探头往里看去。
窑洞内,一位年长的战士正站在一块粗糙的黄土板前,手里握着一根简陋的碳笔,一笔一划地在土板上写着字。
他的动作缓慢而认真,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土板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像一群迷路的蚂蚁,但每个字都饱含着力量,透露出写字者的认真和专注。
年轻的战士们则捧着书本,目光紧随着土板上的字迹,跟着年长的战士一起大声诵读:
“人、民、万、岁……”
他们的声音稚嫩却充满热情,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点亮了昏暗的窑洞。
比安卡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幕,心想这些战士还真是好学。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斯文儒雅的男子走了过来,看到比安卡站在窑洞口探头探脑,便上前打招呼:
“这位老乡,你好!你是来识字班找人的吗?我是赤一团的教导员,我姓王。”
“王教导员,你好。”
比安卡礼貌地回应,并做了自我介绍,
“我叫比安卡,是刚到赤一团的,明天出发前往根据地内部。今天正好有时间,所以就四处走走,看看。”
王教导员听到比安卡的名字,又仔细看了看她的面容,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
“外国人?是来自老大哥国家的国际友人吗?
欢迎欢迎!没想到我们赤一团还能迎来外国友人。
不过同志,你这是……”
“哦,我只是随便走走,想了解一下战士们的日常生活。”
比安卡解释道,“我刚才看到门外的战士们都在学习,感到很好奇,所以就过来看看。”
“哈哈,比安卡同志,你可来对地方了。”
王教导员笑道,
“我们华国工农赤军啊,最重视的就是战士们的文化素养。
别看我们华国教育基础差,这些战士现在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学习的热情可是非常高涨的。
我们赤一军团上下,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学习,哪怕是在行军打仗的路上,也要见缝插针地学习。”
“战士们都学些什么呢?”比安卡问道。
“主要是一些基础的文化知识,识字、写字、算术,还有政治理论学习。”
王教导员解释道,“我们相信,只有提高了战士们的文化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革命的道理,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比安卡点点头,表示赞同。她又问道:“这些战士都是陕北当地的新兵吧?”
“没错,都是陕北本地的小伙子。”
王教导员看向低头认真写字的战士们,眼中流露一丝温柔,
“小伙子们都是苦出身,从小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也没机会上学识字。来到部队后,大部分人对学习的热情都非常高。”
比安卡和她的后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