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蹄哀明

第386章 暂歇(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蹄哀明》最新章节。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八日清晨,天空正飘落点点雪花。三屯营城内和东城外的余火未熄,几个硕大的烟柱腾空,灰烬腾卷上天,让方圆几里内的下的雪都呈黑色。

韩林站在鼓楼上,用远镜观望着敌情。

昨日厮杀几乎持续了一天一夜,城墙几度被蚁附而上都被击退,随后奴贼声东击西,掘墙而入,关键时刻金士麟以五百骑兵星驰夜袭多尔衮的中军,才让已经攻入三屯营的鞑子不得不退却回援。

至此时,双方都已经人马困顿,到现在鞑子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继续攻坚的意愿,只是派出骑兵在三屯营附近逡巡。

韩林这边同样将原三屯营千总虎力派了出去,双方的小股骑兵在三屯营外的旷野上游斗,你追我赶,不过本身的战斗意愿就不大,因此几乎没有伤亡,只是相互挤压对方的窥探空间。

多尔衮的镶白旗以及蒙古左营的固山旗已经向后退了三里驻扎,看起来昨夜金士麟的夜袭给他带来了不少的惊吓。

城东的诸庙宇已经被熊熊的大火烧成了一片废墟,目镜当中,韩林看见女真人清理出了一片空地来,在那里焚烧尸体。

几个穿着萨满服的萨满,正围着尸堆又唱又跳,随后一个萨满又取出弓箭来,对着尸堆前面穿着衣服的草人射箭。

这是女真人送魂的仪式,萨满向草人射箭是在指引亡灵去往阴间的路途与方向。

至明末时,受汉人的影响,土葬已经成为了女真人的定制,严禁各部私下火葬。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战场上,同一牛录下,生者有义务将死者的尸体带回,然后择地进行统一焚烧,这一方面代表了对死者的重视,而最主要的,就是为了防止明军斩级。

韩林看着那几个尸堆,估计里面的尸体少不了。

明军这边的战损也在统计,单就拿他和几个把总都受了伤来看,己方的折损伤亡也很大。

他一边看着,旁边的令兵和书办官正在向其汇报着城内各处的情况。

昨夜的厮杀当中,小东门北二十步被鞑子挖出了一个宽达两丈的缺口,此时已经派民夫和余丁用磨盘、石头、木头、米袋等物堵上,韩林还让人在其后十步左右的距离挖了一道壕,壕后垒胸垒,以防止鞑子再次从这个薄弱之处突入。

此外,南城楼西六步也有不少城砖被鞑子挖走,此时也已有民夫缒城而出重新填上砖石以米浆加固。

“郭司总那边有消息没有?”

书办官翻了翻手中的纸页摇了摇头道:“暂未。”

韩林揉了揉太阳穴,一天一夜未曾合眼的他,此时感觉分外的疲惫,但女真鞑子现在的意向不明,韩林也只能强撑着。

他刚要问城中的粮食和器械的损耗,就听见鼓楼的楼梯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片刻以后全身着甲的金士麟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当中。

“我再去找找。”

上了鼓楼,金士麟没说废话,直奔主题。

韩林知道他要找什么,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昨夜你率队突袭,多尔衮看起来是真的怕了,不仅将驻营后移,还派了大批的骑兵在四处游弋,现在天光放亮,咱们也只能以小股骑兵应对,要是带大股人出去,定遭围堵。”

一个时辰以前,金士麟率队赶了回来,与出城时相比,突袭去的骑兵也折损了不少人,不过这队骑兵看起来整体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是获胜的一方。

不过让韩林感到心情沉重的是,苏日格失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历新明
万历新明
穿越成皇帝爽吗?说真的,一点都不爽,因为要担负的、要克服的,比草根还多。在一张涂满油彩的烂画布上重新作画很难,朱翊钧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一个机会,我还想再干500年!书友群:感谢小龙鹅962358765
摩碣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史鉴明古
史鉴明古
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载治乱,知兴衰。
齐辛重光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