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三国志,刘辩乱汉登帝位

第5章 我有一计(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手握三国志,刘辩乱汉登帝位》最新章节。

曹操心中清楚,董卓今天之位乃是从一名小小的从事,凭借自己一身勇武打回来的。

西北诸军几乎全以董卓马首是瞻,而董卓在并、凉二州耕耘多年,部将故吏无数。

刘辩一句话夺了董卓的兵权,无异于搅动起了整个西北的局势。

不出十日,董卓升迁的消息传回并州,西北必乱!

曹操此时虽然还未带兵,但其在政治上天生的敏感度已经完全展现了出来。

他一路走,一路端详着董卓,心里盘算着如果西北起乱,应该如何平定。

他甚至想过,如果自己将董卓就地斩杀在此处,以自己一命,能否报答刘辩的知遇之恩,将西北乱局掐死在萌芽当中。

这个想法太冒险了,曹操一路走到洛阳城,进了北宫,也没下这个决心。

回到北宫之后,刘辩下令各家公卿散去,并让曹操暂领北军中候一职,负责京中护卫。

夜晚,曹操奔走于五营之间巡查,心中犹如一团乱麻一般。

这一夜,睡不着的除了曹操,还有三个人:

董卓、董旻以及董卓的谋士李儒。此时三人正在董旻的家中密谋。

董卓一身戎装,拍着桌子大骂:“小儿欺我太甚!”

董旻赶紧拦住董卓,出门看看左右无人,这才关紧门窗道:“大兄息怒,有些话说不得。”

董卓乃是粗人,哪管那一套,瓮声瓮气地说道:

“叔颖,吾自桓帝始,破匈奴、战鲜卑、灭羌叛、平黄巾,不说战功赫赫,也算公忠体国。

数十年戎马生涯,如今竟做个鸟大鸿胪!刘辩小儿,真真欺我太甚!”

李儒在旁边捻着胡须笑眯眯地说道:“莫非明公不愿升迁?”

“混账!”董卓愤然道。

“如今四处战事蜂起,朝政昏暗欲垂。吾做并州牧,大权在握,谁人都动我不得。

如今做大鸿胪,手中无兵,宦官谗言即可置我于死地。尔不见何进之事乎?”

“既然战事蜂起,因何独西北安定?”李儒接着问道。

“还不是吾在西北耕耘多……”董卓突然顿住,眼前一亮道,“先生已有计策?”

李儒笑眯眯地说道:“明公于西北耕耘多年,大小战事无数。凡遇战事,西北士卒均以明公马首是瞻。

昔日公镇边陲,匈奴、鲜卑、黄巾军无人敢犯。

今公入朝政,边陲无猛将,则难保安然无事矣。”

董卓大喜过望,连忙道:“先生妙计!叔颖,即刻同我传书于李傕、郭汜等将,让其冒充匈奴、鲜卑兵卒,寇略诸县,并明令凉、并二州兵马,不得妄动干预!”

“是!”董旻也面带喜色,刚要往外走,却被李儒拦住。

“慢!”李儒捻着胡须道,“朝中多有明睿聪慧之辈,如此安排,只怕战事平息,明公再入朝廷。”

董卓一愣:“先生有计,还请示下。”

李儒眼珠一转,面带阴笑,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谋划。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