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第232章 朱权痛骂方孝孺!(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最新章节。

方孝孺被触动了。

接下来的几日,在知府李程的陪同下,穿行于苏州的街巷之间。

此前,他听闻苏州士绅势力庞大,在地方上几乎一手遮天。

不过这街市热闹非凡,商贾云集,行人摩肩接踵,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些事情,难道不是士绅们立下的功劳吗?

“这苏州城,倒是繁华的很啊。”方孝孺声音低沉而平静,听不出情绪。

李程挺直了腰板,笑呵呵道:“回大人,苏州向来是我大明的富庶之地,百姓安居乐业,全赖朝廷的庇佑和士绅们的尽心经营啊。”

“近十年来,士绅们一共建设了一百三十余座石桥,三百五十口井,还开垦了大量的田地,兴修水利,实乃我苏州的幸事啊!”

方孝孺微微侧头,瞥了李程一眼,没有回话。

两人行至一处开阔的广场,前方人群熙攘,喧闹声此起彼伏。

方孝孺看到一座粥棚映入眼帘,粥棚上方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善济粥棚”四个大字,笔墨苍劲有力。

在粥棚前面,还围绕着几十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以及面露菜色的孩童。

李程脸上的笑容更盛了,指着粥棚说道:“方大人啊,您瞧,这便是士绅们自发搭建的粥棚,每日施粥救济城中贫苦之人。士绅们心怀慈悲,不忍见百姓受饥挨饿啊。”

“您也知道,百姓生性愚昧,有时候生下来孩子,却不懂得照料,残忍的将孩童抛弃。士绅们便成立了救济堂,用以接待那些无家可归的幼童。”

“若不是士绅们救助,但凡遇到灾荒之年,百姓们必然尸横遍野。”

方孝孺目光冷峻,没有回应李程,而是迈步走近粥棚。

但见棚内,几位身着粗布衣衫的伙计正从大锅中舀出热粥,分发给排队的贫民。

贫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中却透着期许,急忙接过粥碗,脸上满是感激之色,低声说着感恩的话语。

方孝孺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双手颤抖着接过粥碗,嘴唇嗫嚅着,眼中闪烁着泪花。

“李知府,这粥棚设立多久了?”方孝孺开口问道。

李程忙不迭道:“回大人,这粥棚已设立数月有余,风雨无阻,每日都有施粥。士绅们为了能让贫苦百姓吃上热乎饭,可没少费心思啊。”

方孝孺微微点头,心中不免叹了口气。

想当初,太上皇朱元璋若是能有一口饱饭吃,何至于起兵造反呢?

他走近大锅,只见那粥虽算不上丰盛,却也浓稠,米粒颗颗饱满,还能隐约看到一些菜叶和碎肉,确是能解人饥肠。

“平日里,来这粥棚领粥的百姓多吗?”方孝孺又问道。

李程连忙说道:“回大人,每日都有不少百姓前来,尤其是那些乞丐和孩童。而且,士绅们还会定期为这些贫民发放衣物和生活用品,让他们能度过难关。”

方孝孺听着李程的话,心中渐渐放下对士绅的戒备。

又过几日,李程引着方孝孺前往一座寺庙。

但见那寺庙红墙青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宏,门前的石狮子栩栩如生。

“方大人,此庙乃士绅捐献修建,寺中香火鼎盛。平日里,寺中僧侣教导百姓与人为善,还化解不少邻里纷争。”

李程谄媚地介绍着,脸上满是自豪之色。

方孝孺踏入寺庙,香烟袅袅,梵音阵阵,让人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宁静。寺中僧侣们身着灰色僧袍,见有贵客到来,纷纷合十行礼,面容祥和。

方孝孺在寺中漫步,开口询问道:“李知府,士绅们修建此庙,耗费不少钱财吧?”

李程笑道:“方大人,这寺庙从选址、设计到建造,每一个环节士绅们都亲自参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寺庙建成后,士绅们还会定期捐赠香油钱,用于寺庙的维护和僧侣们的生活。”

方孝孺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士绅们富甲一方,多有奢靡之态,且把控产业,恐对民生不利啊。”

见状,李程立刻严肃的说道:“方大人,此言谬矣,苏州的士绅均是饱读诗书之士,明真理、辩是非,岂能做出压迫百姓的错事?”

“您细想,士绅们不仅为朝廷缴纳了大量的赋税,更是心怀天下,救济贫苦,维护治安,实乃有功之臣啊。而且,士绅们还会出资修建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方便百姓的出行和贸易。”

方孝孺微微颔首,心中思绪万千。

朝廷的士绅一体纳粮政策,真的是正确的吗?

这个政策,主要是从士绅手中拿银子,可士绅们受了委屈,会不会对朝廷不利?会不会引起国家动荡?

孰轻孰重?

方孝孺陷入两难境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等回到府邸,才严肃的说道。

“李知府,本官明白,士绅于我大明而言,至关重要……不过朝廷的政令,也罢,容我斟酌几日,才能下定决心。”

李程面露喜色,恭敬地说道:“大人能明察秋毫,实乃苏州之福,大明之福。相信在大人的治理下,苏州定会更加繁荣,士绅们也定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另外,士绅们准备了一些礼物,还请大人笑纳……”

方孝孺立刻板起了脸,呵斥道:“本官是来治理苏州的,并非是抢掠民财,这样的话休要再提,不然别怪本官翻脸!”

“是,是,下官明白。”

李程急忙致歉,见左右无事,便缓步离开了房间。

房间内,方孝孺按着太阳穴揉捏,陷入了深思。这次的苏州之行,让他察觉到苏州的士绅们,似乎一个个都是大善人。

真要对这些大善人动手吗?

当初,朱元璋认为开国功臣权势过大,便随意找个“谋反”的理由,一手掀起四大案,将开国功臣们杀的七零八落,十不存一。

那时候,方孝孺也曾劝阻过朱元璋,认为李善长、刘伯温这些谋士,均是有利于国家,岂能不分黑白的一律杀戮、流放?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方孝孺都认为朱元璋是个暴君、昏君。

如今,方孝孺不知道该不该推行这个“士绅一体纳粮”政策了。

良久,他喊来随从,低声询问道:“听闻陛下也在苏州,你可有什么办法联络陛下?”

随从点点头,又迟疑的询问道:“大人,您可是想询问陛下的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夺舍明仁宗:上正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之积弊,下扼明堡宗叫门天子朱祁镇之孽缘双一流高校最年轻历史系副教授,一次下墓考古时突发意外,醒来发现穿越成为仁宣之治开创者朱高炽。这一世,他带着脑中的知识意气风发;这一世,他改变身体的羸弱大展雄风;这一世,承永乐盛世,启仁宣之治,把大明帝国带到全新高度!
荻雪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晚唐:开局一条船
晚唐:开局一条船
关于晚唐:开局一条船:一场意外“交通事故,让李唐随同他工作在的一艘远洋集装箱货轮穿越时空,来到河西走廊祈连山山脉深处。船不往水里游,偏往山谷走。好在船山号货轮装载的集装箱多,各类物资不缺。而且还有三名外太空来的“交通肇事者当小弟。李唐在这个混乱的晚唐河西走廊有了生存的原始资本。为了打通从深山通往河西走廊的通道,李唐带着三名仿生机器人小弟玩起了单机种田游戏。哪曾想,这个游戏越玩越大。喜玛拉雅山脉挡
熔海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