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皇帝们的烧脑智斗》最新章节。
“南北朝时,北方就有数个胡人政权。”
孙权:“这个信息还真是明确。”
“这样,你可以删减着暗示拓跋珪他们。他们既然有心,我们就可以帮忙。”
李隆基:“那样的话,反正之后会更混乱,是否拉拢李晔也就无所谓了。”
“同样,两面摇摆的李忱也就不用动了。”
他们现在被李世民看得很紧,与其动他们,还不如先拉拢更加容易的目标。
乱世将临,他们不愁找不到机会。
另一边,李晔、李儇和刘协聊了一整夜,他们也没有参与刚才的大会。
其实主要是李晔和刘协在谈。
刘协邀请李晔加入自己的“傀儡小队”,建议他好好享受生活,其余的听从祖宗安排即可。
“过段时间,你就会发现那些怨恨其实毫无意义。”
“朝代不断更迭,众人互相怨恨。空间这么乱就是因为他们全都放不下。”
“我们在人间都尽力了,在这可以长久的休息了,何必要把那些痛楚带过来呢?”
“我想,你的祖宗会尊重你的想法,他不会强求你的。”
李晔接受了加入小组的邀请。他虽然能理解刘协的话,但此时还是无法做到。
他还是在乎人间,尤其是自己家人的境遇。
……
904年8月,唐昭宗被杀后,朱温当即从前线返回洛阳,“痛哭流涕”。
然后以弑君的罪名处死了麾下大将朱友恭、氏叔琮。
李晔:“真虚伪!”
刘邦摇了摇头,“其实他应该在清理功臣,可时机选得不对啊。”
后梁的其余将领因朱温所为寒心。10月,朱温长子朱友裕病逝。
朱温麾下将领出现断层。没了张氏的劝谏,朱温的行事愈发荒诞。
后梁尚未建立,但上升期就此结束。
不过这些就是后话了。先把目光放到杨行密这边。
905年,润州被攻破,安仁义叛乱被平定。
李神福病死,杨行密派刘存接替他讨伐鄂州,将杜洪消灭。
做完这些后,杨行密的生命也即将到达尽头,该考虑传位的事了。
可儿子杨渥为人轻浮,名声不好,其他儿子年龄又尚小。
杨渥被派到宣州作为观察使,徐温向杨渥说明了利害,提醒他要谨慎。
905年9月,杨行密病情恶化。周隐等人却想绕开杨行密之子拥立刘威。
杨行密靠着徐温、张颢、严可求等人的协助才顺利将杨渥召回,有惊无险地完成传位。
11月,杨行密病逝。
他没有看到唐朝灭亡,但维持了江淮的稳定,奠定了南北格局,被称为“十国第一人”。
可他过早离世也为南吴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南吴也没有真正完成政权建设。
孙权、刘裕等南方皇帝都摇头叹息着。
杨渥即位后,忌惮老将,重用拥立有功的徐温、张颢等人。
906年1月,杨渥派逼反王茂章,派李简偷袭宣州。
王茂章被迫投奔钱镠,钱镠占据衢州等地。
3月,杨渥派陈知新击败许德勋,攻克岳州。
钟传以保境安民为基本政策,吸引了大批文人来到江西。
906年4月,钟传离世,其子钟匡时被拥立为留后。
杨渥趁机派秦裴击败钟匡时,占据洪州,吉州的彭玕向马殷投降。
杨渥多路出击皆获胜,已经飘了,更加轻视老将。淮南也将更加动荡。
现在把目光回到朱温这边,在行舜禹之事前,他要做一些准备。
905年2月,朱温让蒋玄晖设宴邀请李晔的其他儿子,然后在宴会上全部缢杀。
李晔一脉只剩了李柷和(胡昌翼)。
905年6月,白马驿之祸,朱温将裴枢等大批忠于唐朝的官员处死,抛尸河中。
就此,困扰唐朝的党争问题被彻底解决。
8月,朱温派杨师厚讨伐占据襄州的一直不太安分的赵匡凝。
赵匡凝、赵匡明兄弟水平不高,无力抵挡,最终前者投奔杨行密,后者投奔王建。
这对兄弟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转世成为了两位宋朝皇帝(不是)。
平定赵氏兄弟后,朱温不顾谋士敬翔的反对继续南下,攻打杨行密的光州和寿州。
结果接连失利,军队被光州守将柴在用收割了不少。
魏博牙兵与节度使并不是一心,当节度使不能满足牙兵的利益时他们就会换掉节度使。
罗绍威担心牙兵作乱,便向朱温求援,帮自己消灭牙兵。
906年1月,朱温进入魏州,与罗绍威一同大肆屠杀魏博牙兵。
魏博其他地带的军队也开始反抗,4月,史仁遇据高唐起兵反抗罗绍威。
罗绍威再次向朱温求援,汴州军拿下高唐,朱温下令屠城。
7月,魏博之乱才彻底平定。
罗绍威这才发现自己是引狼入室。
魏博兵被朱温大肆屠杀,自己还要承担朱温军队的吃喝用度。
可面对朱温的实力,罗绍威真的有的选吗?
总之,困扰唐朝多年的魏博藩镇便衰落下去。
客观上,魏博为唐朝延长了几个月的国祚。
宦官被消灭,朝臣被血洗,河北藩镇被平定,中晚唐的三大问题全被解决了!
906年9月,朱温攻打沧州刘守文。
刘仁恭在幽州统治残暴,大肆征发幽州百姓,发兵十万南下支援。
他打不过朱温,向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在李存勖的建议下同意合作,让刘仁恭派兵支援他攻打潞州。
周德威等人前来攻打,而潞州守将丁会不堪朱温的猜忌,向李克用投降。
同时,李茂贞攻打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向朱温求援。
朱温派出刘知俊,击败李茂贞。
雷彦恭攻打荆南的贺瑰,朱温派高季昌去荆南接替贺瑰抵挡。
面对多地变故,朱温于12月撤军,这次他没占到便宜,还丢了潞州。
三大问题被解决,自己的威信受损,那下一步就只能是解决唐朝了。
按道理接下来就要走禅位流程,可朱温着急篡位,根本不想走流程。
他猜忌蒋玄晖和柳璨借流程拖延时间,是要拥戴大唐,又听信了谗言,便将他们杀害。
何太后也被诬陷与蒋玄晖私通,被杀。
可怜何太后生前多次哀求蒋玄晖等人,希望在禅位后能留下母子二人的性命。
907年1月,前线战事结束。李柷派宰相慰劳朱温,劝他赶紧接受禅位。
907年4月,朱温终于接受禅位,于汴梁称帝,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唐朝灭亡,立国289(274)年。
王莽:“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西北有孤忠,中原有全忠。孤忠真有忠,全忠全不忠。”
……
此时,所有的唐朝皇帝都站到了一起,空间外面的李纯也短暂回到了空间。
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平静接受,有的自责,有的仇恨悲伤面如死灰。
李晔是最后一种情况。虽说他早有预料,但还是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
“亡我大唐,害我妻儿。你坏事做尽,我就在这里等着你!”
除了曹丕吐槽王莽的破诗外,其他皇帝也不禁感慨起来。
嬴政:“天下还有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不知这个时代被后世如何称呼。”
王莽:“这个你们后面就知道了。”
刘邦:“唐朝……也真是个精彩的朝代啊。”
李世民却略带惭愧地叹息道:
“经历过璀璨的盛世,可最终留给华夏的却是残酷黑暗的战乱。”
“唉,留给后人的就是这样的烂摊子。”
事情已经发生,具体的责任也早就说不清了。
李渊幽幽地说道:“大唐兴起于隋末丧乱,最终也亡于丧乱。”
听到“隋朝”两个字,杨坚侧身离开人群,悄悄往慕容燕的朝代楼方向走去……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距李隆基封禅泰山已经过去了182年。
……
人群中,拓跋珪爷孙在窃窃私语,他们也在感叹,但内容却不一样。
相比于沙陀,他们更重视契丹,尤其是那个叫耶律阿保机的人物。
他一向仰慕汉文化,渴望吸收其先进知识。
于是他便劫掠内地的汉人,将他们带到塞外安置,也完善了自己的基本盘。
904年,耶律阿保机大破刘仁恭的盟友黑车子室韦部。
905年末,耶律阿保机与李克用在云州会盟,约为兄弟(李克用为兄)。
阿保机的实力强劲,得到了大多契丹部族的认同。
907年1月,痕德堇可汗体面让位,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
拓跋珪在耶律阿保机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佛狸,你去找他们吧,老地方见。”
“是。”
此刻,杨坚与姚苌打过招呼后就将物资放在了桌上。
司马懿昏迷至今,不知何时才能醒来。他也在怀疑自己选择。
忽然间,他看到司马懿的手指动了一下。
是错觉吗?还是……
而在另一边,高洋的意识也有了复苏……
……
(唐朝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