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第773章 特区的经济(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房玄龄问道:“既然说潮州城百姓都搬迁了,那么现在潮州城这些高楼都是谁出钱建造的?”

长孙无忌等人也反应过来了,看向了潮州城内。

虽然城墙依然在,可依稀的能看见几栋比城墙还高的高楼。

全是水泥建造的。

看上去就比木质的要坚固许多。

权万纪看了眼李承乾笑道:“这也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大唐会所和大唐钱庄的功劳。”

嗯?

又跟太子有关?

不等众人细想,权万纪便解释道:“大唐会所和大唐钱庄再各地都有,招募了全大唐商贾来投资,在潮州证券商行出台了一个证券票,募集了两千万贯,其中还有不少的胡商都买了证券票。”

“两千万贯全部都用于打造新的潮州城,就是如今的样子。”

“先是建造了新的居民区,搬迁潮州城内的百姓,建造一个新的商业圈,这是太子殿下的原话。”

“如今的这些楼并不属于任何人,而是属于特区府衙的。”

“什么?属于特区府衙?”大伙儿都惊叫出声。

甚至惊动了前面的李世民。

他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儿,询问发生了何事。

房玄龄自然是将事情都告知给了李世民。

后者听后,他不敢置信的问道:“你是说,如今潮州城内所有的房子是属于特区府衙的?”

“可以这么说。”权万纪尴尬的笑了笑,解释道:“房契地契被抵押在了证券商行,毕竟当初募资的证券票还未全部收回,也就是代表着特区府衙还欠了一笔银钱,每年所有的租金都是拿去回收证券票。”

忽然大家觉得这操作简直是太大胆了,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承乾利用一千万贯,不止将整个特区的土地全部收回特区府衙所有,而且还公开募集了两千万贯,来建设如今的潮州商业圈。

太疯狂了。

最起码房玄龄和长孙无忌这些大唐顶级的大佬,都没有这样的魄力。

是他们想不到借钱下蛋的事情吗?

不,他们想到了,可他们不敢把这种模式搬到朝堂之上。

一旦失败,那么朝廷绝对会被动。

可李承乾敢。

众人脑中都出现了两个词:富,巨富。

没错,就是李承乾有钱,他不怕亏钱。

这才是关键所在。

众人看向李承乾,此刻的他正靠在石墩上,眺望大海。

立马就要天黑了,可就是这种夕阳的状况下看大海,才是极美的。

不止吸引了李承乾,也吸引了长孙皇后和李丽质他们这些女性。

“好美啊。”李丽质感叹的说了句。

李承乾听见后笑道:“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想要在海边建造一个城堡,然后每日清晨能够起床看见大海,咸咸的味,大自然的味道。”

“每日晚膳后,坐在沙滩上,看着落日余晖。”

闻言后的长孙皇后、李丽质和几位公主脑海中都出现了这种惬意的生活。

李明达虽然小,可也是非常喜欢美的事物,扭头对李承乾道:“阿兄,阿兄,等阿兄把城堡建起来了,一定要带兕子去住,以后兕子就住阿兄家。”

哈哈~

听着李明达孩子气的话,引得不少人哄堂大笑。

李世民这才发现,前后人行道都没有人,奇怪的问了嘴:“为何朕一个百姓都未曾看见?不是说这个时候有很多百姓吗?”

这个疑惑同样大家也有。

权万纪笑着解释道:“陛下,这里属于商业圈,并不是居民区。下面才是居民区,商业圈这边很少有百姓会来,而商业圈的人大多数都是能坐马车就坐马车。”

“而且臣在前面放了一块维修的牌子,所以百姓见到就不会往这边走了。”

主要还是白天的时候,权万纪处理起来有经验了。

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而且还不能暴露李世民等人的身份,属实太难了。

他便直接让人将维修的牌子挂起来,这样也就没有人来打扰了。

想问什么,想回答什么都可以。

“陛下,前面就是夜市了。”权万纪立马转移话题,指向前面不远处的夜市说道。

李世民看了眼,点点头,喊上了看着美景有些忘神的长孙皇后,一行人便往夜市而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寸寸山河寸寸血
寸寸山河寸寸血
民国时期,中国积弱,内忧外患。黄埔军官,联大学生,普通农民,年轻医生,交际名媛,几个不同身份的年轻人背负国仇家恨,在这段烽火岁月里选择了同样的道路:抗日,救国。为保卫脚下这片生养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土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
油油的八爪鱼